一种自适应稳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170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自适应稳定平台属于精密仪器技术领域;所述自适应稳定平台,包括台面、位于台面下方中心位置的支撑,所述台面和支撑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所述台面的下方还设置有成阵列分布的气嘴;所述气嘴包括上部气道、阀门套筒、下部气道和支架;上部气道顶部开口,底部封闭,侧壁下方设置有多个进气口;下部气道顶部封闭,底部连接外部供气设备,侧壁上方设置有多个出气口;上部气道和下部气道上下同轴设置,所述阀门套筒同时包裹在上部气道侧壁下方和下部气道侧壁上方,且能够沿上部气道和下部气道所在方向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自适应稳定平台,实现了在不需要控制算法的条件下,平台的自适应稳定。自适应稳定。自适应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稳定平台
[0001]本申请是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气嘴及一种自适应稳定平台》的分案申请。
[0002]原案申请日:2019

08

11。
[0003]原案申请号:2019107371895。
[0004]原案专利技术名称:一种气嘴及一种自适应稳定平台。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适应稳定平台属于精密仪器


技术介绍

[0006]稳定平台是一种能够使被控对象相对某惯性空间保持方位不变,或者在一定力矩作用下,按给定规律调节被稳对象位置方位的装置。
[0007]稳定平台多用于目标跟踪,运动轨迹模拟等场合,在军事、科研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0008]目前,平台稳定回路的设计,都是把实际系统看做线性系统,并采用线性经典控制技术进行设计。包括超前

滞后矫正控制,PID控制等。但随着稳定平台的发展,对响应速度和补偿误差的要求越来越高,还出现了惯性平台稳定回路的复合控制、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模糊PID控制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0009]然而,这些控制方式都显得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现有稳定平台控制复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从机械设计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纯机械式的自适应稳定平台,并为该稳定平台设计了一种气嘴,无需软件控制即可实现平台的自适应稳定。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适应稳定平台,包括台面、位于台面下方中心位置的支撑,所述台面和支撑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所述台面的下方还设置有成阵列分布的气嘴。
[0012]上述自适应稳定平台,所述气嘴包括上部气道、阀门套筒、下部气道和支架;所述上部气道顶部开口,底部封闭,侧壁下方设置有多个进气口;所述下部气道顶部封闭,底部连接外部供气设备,侧壁上方设置有多个出气口;所述上部气道和下部气道上下同轴设置,所述阀门套筒同时包裹在上部气道侧壁下方和下部气道侧壁上方,且能够沿上部气道和下部气道所在方向运动;在阀门套筒运动范围里,上部气道的进气口全部被阀门套筒包裹,下部气道的出气口部分被阀门套筒包裹;所述支架分别与上部气道和下部气道连接,用于固定上部气道和下部气道的相对位置;所述阀门套筒由顶部环形盖、封闭侧壁和底部环形盖组成;所述顶部环形盖连接台面的下方,通过台面位置来确定阀门套筒相对于上部气道和下部气道的位置。
[0013]所述气嘴距离支撑越远,气嘴中上部气道的顶部开口距离台面越远。
[0014]所述气嘴距离支撑越远,气嘴的直径越大。
[0015]所述气嘴距离支撑越远,外部供气设备的供气气压越高。
[0016]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稳定平台控制算法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纯机械式的自适应稳定平台,同时设计了一种用于该自适应稳定平台的气嘴,实现了在不需要控制算法的条件下,平台的自适应稳定。
[0017]第二、本专利技术气嘴以牺牲一部分气体(即跑气)为代价,实现了仅仅需要上部气道、阀门套筒、下部气道和支架四个零部件即可实现自适应调整气压,零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
[0018]第三、在本专利技术气嘴中,在阀门套筒运动范围里,上部气道的进气口全部被阀门套筒包裹,下部气道的出气口部分被阀门套筒包裹;这种设计,使得阀门套筒运动,改变进入阀门套筒中的出气孔数量,从而改变进入阀门套筒中的气量,进而改变上部气道进气口的进气量,最终实现气嘴气量的自适应调整。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气嘴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气嘴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气嘴中阀门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自适应稳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台面、2支撑、3万向节、4气嘴、4

1上部气道、4

2阀门套筒、4
‑2‑
1顶部环形盖、4
‑2‑
2封闭侧壁、4
‑2‑
3底部环形盖、4

3下部气道、4

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具体实施方式一以下为气嘴的实施方式。
[0026]本实施方式下的气嘴,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是阀门套筒4

2位于最上方,即外部设备距离上部气道4

1最远时的示意图,图2是阀门套筒4

2位于最下方,即外部设备距离上部气道4

1最近时的示意图。在图1和图2中,单向箭头表示气体流动方向,双向箭头表示外部设备能够上下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和图2中,支架4

4与套筒4

2连接外部设备的零部件存在干涉,这仅仅是表示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支架4

4的两臂与套筒4

2连接外部设备的零部件位于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即图1和图2的俯视图中,支架4

4的两臂分别位于3点和9点位置,套筒4

2连接外部设备的零部件分别位于6点和12点位置。
[0027]该气嘴包括上部气道4

1、阀门套筒4

2、下部气道4

3和支架4

4;所述上部气道4

1顶部开口,底部封闭,侧壁下方设置有多个进气口;所述下部气道4

3顶部封闭,底部连接外部供气设备,侧壁上方设置有多个出气口;所述上部气道4

1和下部气道4

3上下同轴设置,所述阀门套筒4

2同时包裹在上
部气道4

1侧壁下方和下部气道4

3侧壁上方,且能够沿上部气道4

1和下部气道4

3所在方向运动;在阀门套筒4

2运动范围里,上部气道4

1的进气口全部被阀门套筒4

2包裹,下部气道4

3的出气口部分被阀门套筒4

2包裹;所述支架4

4分别与上部气道4

1和下部气道4

3连接,用于固定上部气道4

1和下部气道4

3的相对位置。
[0028]具体实施方式二以下为气嘴的实施方式。
[0029]本实施方式下的气嘴,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阀门套筒4

2的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阀门套筒4

2由顶部环形盖4
‑2‑
1、封闭侧壁4
‑2‑
2和底部环形盖4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稳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台面(1)、位于台面(1)下方中心位置的支撑(2),所述台面(1)和支撑(2)之间通过万向节(3)连接;所述台面(1)的下方还设置有成阵列分布的气嘴(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稳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嘴(4)包括上部气道(4

1)、阀门套筒(4

2)、下部气道(4

3)和支架(4

4);所述上部气道(4

1)顶部开口,底部封闭,侧壁下方设置有多个进气口;所述下部气道(4

3)顶部封闭,底部连接外部供气设备,侧壁上方设置有多个出气口;所述上部气道(4

1)和下部气道(4

3)上下同轴设置,所述阀门套筒(4

2)同时包裹在上部气道(4

1)侧壁下方和下部气道(4

3)侧壁上方,且能够沿上部气道(4

1)和下部气道(4

3)所在方向运动;在阀门套筒(4

2)运动范围里,上部气道(4

1)的进气口全部被阀门套筒(4

2)包裹,下部气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烟桥林海军张旭辉史玲梁肇聪叶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