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103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8
本申请提供一种扬声器,包括磁罩、中心磁钢、中心极板、环形磁钢以及环形极板,环形磁钢间隔设于中心磁钢的外围且与中心磁钢之间形成磁间隙;磁罩朝向磁间隙凸设有第一加厚部,和/或,中心极板朝向磁间隙凸设有第二加厚部,和/或,环形极板朝向磁间隙凸设有第三加厚部。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加厚部、第二加厚部以及第三加厚部,对应增加磁罩对应磁间隙的部分的厚度、中心极板外边缘对应磁间隙部分的厚度以及环形极板内边缘对应磁间隙部分的厚度,对现有技术中扬声器漏磁严重的位置进行补强,进而可以改善磁饱和,使磁感线有效利用,提升扬声器BL值进而提升产品频响、改善音质。改善音质。改善音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扬声器


[0001]本申请涉及声电转换
,尤其是涉及一种扬声器。

技术介绍

[0002]扬声器作为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声能的器件,现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便携式摄像机、照相机及笔记本电脑等微电子设备中,微电子设备行业的飞速发展,其对设置于内部的扬声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扬声器在厚度最小化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好的声学性能和音质成为后续发展的一种趋势。
[0003]扬声器一般通过内部磁路组件形成磁回路,磁路组件由于受厚度尺寸限制,在贴近磁间隙的局部容易达到磁饱和而产生漏磁。如图1中所示,现有技术中扬声器的磁路组件中,通过系统模拟仿真发现,在环形磁钢与中心磁钢之间所形成磁间隙的两侧,即,磁罩对应磁间隙的A部分、中心极板外边缘对应磁间隙的B部分,以及环形极板内边缘对应磁间隙的C部分漏磁严重。
[0004]若漏磁严重将会导致设备BL值(即,间隙磁感应强度B与有效音圈长度L的乘积)降低、频响不足。因此,如何在保持扬声器声学性能、不增加产品尺寸的基础上将漏磁降低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产品漏磁现象的扬声器。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包括磁罩、中心磁钢、中心极板、环形磁钢以及环形极板,所述环形磁钢间隔设于所述中心磁钢的外围且与所述中心磁钢之间形成磁间隙,所述磁罩和所述中心极板分别设于所述中心磁钢的相对两侧,所述环形极板对应所述环形磁钢间隔设于所述中心极板的外围;
[0008]所述磁罩朝向所述磁间隙凸设有第一加厚部,以使所述磁罩在所述第一加厚部处的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厚度;和/或,所述中心极板朝向所述磁间隙凸设有第二加厚部,以使所述中心极板在所述第二加厚部处的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厚度;和/或,所述环形极板朝向所述磁间隙凸设有第三加厚部,以使所述环形极板在所述第三加厚部处的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厚度。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厚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磁间隙的宽度,所述中心磁钢的外侧凹设有第一避让部,所述环形磁钢的内侧凹设有第二避让部,所述第一加厚部的内侧嵌入所述第一避让部中,所述第一加厚部的外侧嵌入所述第二避让部中。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厚部D1的厚度小于所述磁罩其余部分厚度D
磁罩
的二分之一。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厚部的宽度W1、所述中心磁钢的宽度W
中心磁钢
与所
述环形磁钢的宽度W
环形磁钢
满足以下条件:W1≤(W
环形磁钢
+W
中心磁钢
)。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罩通过粘接形成所述第一加厚部;或,所述磁罩一体成型形成所述第一加厚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磁钢对应所述第二加厚部凹设有第三避让部,所述环形磁钢对应所述第三加厚部凹设有第四避让部。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厚部的厚度D2小于所述中心极板其余部分厚度D
中心极板
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三加厚部的厚度D3小于所述环形极板其余部分厚度D
环形极板
的二分之一。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厚部的宽度W2、所述第三加厚部的宽度W3、所述中心磁钢的宽度W
中心磁钢
与所述环形磁钢的宽度W
环形磁钢
满足以下条件:W2+W3≤(W
环形磁钢
+W
中心磁钢
)。
[0016]本申请的一种扬声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一种扬声器,通过设置第一加厚部、第二加厚部以及第三加厚部,对应增加磁罩对应磁间隙的部分的厚度、中心极板外边缘对应磁间隙部分的厚度以及环形极板内边缘对应磁间隙部分的厚度,对现有技术中扬声器漏磁严重的位置进行补强,进而可以改善磁饱和,使磁感线有效利用,提升扬声器BL值进而提升产品频响、改善音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扬声器的磁路组件的磁路模拟仿真示意图;
[00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I部分的放大图;
[0020]图4为图2中II部分的放大图。
[0021]图中各元件标号如下:磁罩10;第一加厚部11;中心磁钢20;第一避让部21;第三避让部22;中心极板30;第二加厚部31;环形磁钢40;第二避让部41;第四避让部42;环形极板50;第三加厚部51;音圈60;磁间隙7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002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扬声器可以包括磁路组件和振动组件,其中,振动组件包括振膜和音圈,磁路组件内形成有磁间隙,音圈的一端延伸至磁间隙内。当音圈中通入电流时,处于磁间隙中的音圈因磁场的作用产生运动,随着电流的变化,这种运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带动振膜上下振动,产生声音。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在现有磁路组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包括磁罩10、中心磁钢20、中心极板30、环形磁钢40以及环形
极板50。其中,磁罩10优选为板状结构,且对中心磁钢20及环形磁钢40进行固定,中心磁钢20与中心极板30优选为板状结构,环形磁钢40和环形极板50优选为环形框架结构,中心磁钢20的一侧可以粘接于磁罩10上,环形磁钢40同样粘接于磁罩10上且间隔设于中心磁钢20的外围,环形磁钢40与中心磁钢20之间形成磁间隙70。中心极板30粘接于中心磁钢20的另一侧,环形极板50对应环形磁钢40间隔设于中心磁钢20的外围。磁罩10朝向中心磁钢20的一侧对应磁间隙70凸设有第一加厚部11,以使磁罩10在第一加厚部11处的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厚度。第一加厚部11呈与磁间隙70形状相适配的环形,通过设置第一加厚部11,可增加磁罩10对应磁间隙70的部分的厚度,从而可以改善磁饱和,使磁感线有效利用,提升扬声器BL值进而提升产品频响、改善音质。
[0025]优选地,第一加厚部11的宽度大于磁间隙70的宽度,即第一加厚部11的内外两侧分别延伸至与中心磁钢20的外侧、环形磁钢40的内侧相对应。对应的,中心磁钢20的外侧对应第一加厚部11的内侧凹设有第一避让部21,环形磁钢40的内侧对应第一加厚部11的外侧凹设有第二避让部41,第一加厚部11的内侧嵌入第一避让部21中,第一加厚部11的外侧嵌入第二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包括磁罩、中心磁钢、中心极板、环形磁钢以及环形极板,所述环形磁钢间隔设于所述中心磁钢的外围且与所述中心磁钢之间形成磁间隙,所述磁罩和所述中心极板分别设于所述中心磁钢的相对两侧,所述环形极板对应所述环形磁钢间隔设于所述中心极板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罩朝向所述磁间隙凸设有第一加厚部,以使所述磁罩在所述第一加厚部处的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厚度;和/或,所述中心极板朝向所述磁间隙凸设有第二加厚部,以使所述中心极板在所述第二加厚部处的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厚度;和/或,所述环形极板朝向所述磁间隙凸设有第三加厚部,以使所述环形极板在所述第三加厚部处的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厚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磁间隙的宽度,所述中心磁钢的外侧凹设有第一避让部,所述环形磁钢的内侧凹设有第二避让部,所述第一加厚部的内侧嵌入所述第一避让部中,所述第一加厚部的外侧嵌入所述第二避让部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厚部D1的厚度小于所述磁罩其余部分厚度D
磁罩
的二分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厚部的宽度W1、所述中心磁钢的宽度W
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成
申请(专利权)人: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