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矿井巷道内矿物运输用的动力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95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矿井巷道内矿物运输用的动力车,涉及矿井运输技术领域,包括动力车主体,所述动力车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储放腔,所述储放腔一侧的底部通过轴装配有能够翻转的卸料座,所述动力车主体远离卸料座的那侧上方设置有卸料座开关操作装置,所述卸料座开关操作装置的下方还设置有驱动开关装置,所述动力车主体的前方底部固定有两处可自锁式万向脚轮,所述动力车主体的后方底部固定有两处可自锁式线性脚轮,所述动力车主体的后方底部还设置有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运输地下矿井开采后矿物的运输,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论是动力车的运输还是矿物的卸料都更加省力,能够大大降低矿井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能够大大降低矿井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能够大大降低矿井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矿井巷道内矿物运输用的动力车


[0001]专利技术涉及矿井运输
,具体为一种地下矿井巷道内矿物运输用的动力车。

技术介绍

[0002]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下煤矿和露天煤矿,而现有的煤矿以井下煤矿居多。
[0003]目前,地下矿井所开采的矿物主要通过运输车输送,而现有运输车为普通车,其未设置动力驱动机构,而矿物本身较重,矿井巷道的地面也并非全部水平,因此导致矿井工作人员在推动运输车时更加费力,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在卸货时,工作人员需要用手去开启车门卸料,而矿物会瞬间涌出车外,很容易误伤工作人员,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地下矿井巷道内矿物运输用的动力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矿井巷道内矿物运输用的动力车,包括动力车主体蜗轮;所述动力车主体蜗轮的内部开设有储放腔蜗轮,所述储放腔蜗轮的上方开设有开口,所述储放腔蜗轮一侧的底部通过轴蜗轮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矿井巷道内矿物运输用的动力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车主体(1);所述动力车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储放腔(2),所述储放腔(2)的上方开设有开口,所述储放腔(2)一侧的底部通过轴(3)装配有能够翻转的卸料座(4),所述卸料座(4)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侧护板(5);所述动力车主体(1)远离卸料座(4)的那侧上方设置有卸料座开关操作装置(6),所述卸料座开关操作装置(6)包括有固定于动力车主体(1)上的两处第一基准座(7),两处所述第一基准座(7)上贯穿装配有能够旋转且水平设置的转杆(8),所述转杆(8)的端头处对接固定有转把(9),所述转杆(8)的杆身上固定有两处卷收筒(10),所述卷收筒(10)上缠绕收纳有钢丝绳(11),两处所述卷收筒(10)之间固定有棘轮(12),所述棘轮(12)的外侧固定有第二基准座(13),所述第二基准座(13)上固定有开关插座(14),所述开关插座(14)的内部装配有弹性插销(15),所述弹性插销(15)的上下侧分别固定有导向块(16),所述导向块(16)贯穿装配于第一引导轴(17)上,所述第一引导轴(17)上还嵌套有第一弹簧(18);所述卸料座开关操作装置(6)的下方还设置有驱动开关装置(19),所述驱动开关装置(19)包括有固定于动力车主体(1)上的两处第三基准座(20),两处所述第三基准座(20)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推杆(21),所述推杆(21)的中间开设有避让槽(22),所述避让槽(22)内装配有弹性触发开关(23),所述弹性触发开关(23)的上下侧分别贯穿装配于第二引导轴(25)上,所述第二引导轴(25)上还嵌套有第二弹簧(26),所述弹性触发开关(23)的内侧固定有第一触发片(27)和第二触发片(28);所述动力车主体(1)的前方底部固定有两处可自锁式万向脚轮(29),所述动力车主体(1)的后方底部固定有两处可自锁式线性脚轮(30),所述动力车主体(1)的后方底部还设置有驱动装置(31),所述驱动装置(31)包括有固定于动力车主体(1)上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衍玉黄伟孙学芳张世奇梁玉霞覃璇李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统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