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含着色绝缘涂层的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绝缘涂层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包含着色绝缘涂层的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消费电池、动力汽车以及储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由机械撞击、热滥用或电滥用引起的热失控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其中,作为正极集流体的铝箔与负极活性材料直接接触产生的内短路,会造成短时间内电芯迅速升温,进而引发电芯起火甚至爆炸,并且上述类型的内短路严重威胁着锂电池的安全性能。研究人员发现引起上述电池内短路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在电芯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电极片中活性材料膜区边缘涂布堆料以及模切过程所形成的毛刺或熔珠、负极边缘析锂等因素导致隔膜被刺穿失效。
[0003]鉴于上述情况,目前采用在集流体表面未涂覆电极活性材料的区域,即极耳空白区,涂覆一层陶瓷涂层进行阻隔。陶瓷涂层可以减少极耳边缘切割毛刺的形成,但是,其在进行电极片的辊压和模切等加工过程中,陶瓷涂层容易发生脱落,进而形成粉尘等异物掉入活性浆料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着色绝缘涂层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包括:集流体;电极活性物质层;着色绝缘涂层;所述着色绝缘涂层设置在集流体表面且未被电极活性物质层覆盖的区域;所述着色绝缘涂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高分子树脂80
‑
99.95%和有机着色剂0.5
‑
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绝缘涂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高分子树脂95
‑
99.95%和有机着色剂0.5
‑
5%;优选地,所述着色绝缘涂层的厚度为5
‑
200μm,宽度为1
‑
150mm;优选地,所述集流体包括铝箔或铜箔;优选地,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层或负极活性物质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树脂为粘结剂树脂;优选地,所述高分子树脂的聚合单体包括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全氟乙烯烷基醚、乙烯、丙烯、1,3
‑
丁二烯、氯乙烯、苯乙烯或醋酸乙烯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高分子树脂的聚合单体包括丙烯酸、丙烯酸酯、丙烯酰胺、N
‑
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腈、马来酸、衣康酸、马来酰亚胺或双马来酰亚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高分子树脂包括醇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硅酮树脂、聚酰胺、聚芳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硫醚、聚苯砜、聚醚砜、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酰胺
‑
酰亚胺、聚醚酰亚胺或聚酯
‑
酰亚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高分子树脂包括聚酰亚胺、聚酰胺
‑
酰亚胺、聚醚酰亚胺或聚酯
‑
酰亚胺、聚偏二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高分子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2万
‑
100万。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着色剂包括喹吖啶酮类化合物、苝类化合物、芘酮类化合物、异吲哚啉类化合物、异吲哚酮类化合物、二酮吡咯并吡咯类化合物、二恶嗪类化合物或硫靛类颜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的,所述喹吖啶酮类化合物的颜料索引号包括PO48、PO49、PR122、PR202、PR206、PR207、PR209或PV19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PR122和/或PV19;优选的,所述苝类化合物的颜料索引号包括PB32、PR123、PR149、R178、PR179或PR224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PR179;优选地,所述芘酮类化合物的颜料索引号包括PO43和/或PR194,优选为PO43;优选的,所述异吲哚啉类化合物的颜料索引号包括PO66、PO69、PY139、PY185或PR260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PY139;优选地,所述异吲哚酮类化合物的颜料索引号包括PO61、PY1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立航,阳铮,鲍倜傲,曾汉民,段栋,何巍,刘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