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层筒板一体化施工工艺的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39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层筒板一体化施工工艺的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包括若干层操作平台,下挂平台以及物料通道,若干层操作平台依次通过支撑架依次叠加设置;所述下挂平台附着于若干层操作平台中的首层操作平台底部并将荷载传递给上方的操作平台;所述物料通道贯穿于若干层操作平台中间;沿操作平台的底板纵向布置纵跨式支撑结构并与操作平台通过铰接结构进行铰接,可通过楼板的按压将纵跨式支撑结构相对于第一层操作平台顺着铰接结构进行旋转并与楼板脱离;纵跨式支撑结构与操作平台之间设有弹性组件,通过弹性组件将纵跨式支撑结构复位并与楼板配合连接。本方案对于支撑平台的收缩无需进行手动操作,大大提高了楼梯间施工平台的施工效率。施工平台的施工效率。施工平台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层筒板一体化施工工艺的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艺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层筒板一体化施工工艺的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采用核心筒—框架柱的超高层建筑在进行核心筒部分的施工时,需要保证同一楼层具有统一的施工进度。而由于楼梯间没有楼板,所以在施工时需要根据建筑物楼梯间的尺寸定制加工相应的施工平台。
[0003]传统的楼梯间施工平台的做法是将施工平台整体焊接在飞机腿上,使施工平台可以卡在楼梯洞口处。而当施工平台需要提升穿过楼梯间洞口时,焊接式的飞机腿又会影响施工平台的通过性,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将施工平台的飞机腿做成水平旋转型,待平台提升时将飞机腿旋转收回。然而这样每过一次洞口都需要手动旋转飞机腿,费时费力。并且施工平台需要洞口的两侧均有楼板作为平台的支撑,不适用于只有单侧具备支撑条件的楼梯间,适用场景受限。
[0004]因此现有的楼梯间施工平台所存在的缺点对施工的效率存在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现急需一种新型结构的楼梯间施工平台来提高施工效率为本领域技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于现有楼梯间施工平台存在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层筒板一体化施工工艺的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其能够在施工平台升降时,飞机腿能够自行进行收缩和伸展支撑,无需进行手动操作,大大提高了楼梯间施工平台的施工效率,很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层筒板一体化施工工艺的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包括若干层操作平台,下挂平台以及物料通道,所述若干层操作平台依次通过支撑架依次叠加设置;所述下挂平台附着于若干层操作平台中的首层操作平台底部并将荷载传递给上方的操作平台;所述物料通道贯穿于若干层操作平台中间;所述用于高层筒板一体化施工工艺的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还包括纵跨式支撑结构,所述纵跨式支撑结构沿操作平台的底板纵向布置并与操作平台通过设置铰接结构进行铰接,可通过楼板的按压将纵跨式支撑结构相对于第一层操作平台顺着铰接结构进行旋转并与楼板脱离;所述纵跨式支撑结构与操作平台之间设有弹性组件,通过弹性组件将纵跨式支撑结构复位并与楼板配合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纵跨式支撑结构包括连接板,弹性组件;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口与操作平台底部通过设置铰接结构进行铰接,所述连接板可通过此铰接结构相对于操作平台沿着铰接结构进行向下或向上的旋转;所述连接板的侧边通过弹性组件与操作平台的侧边进行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用于高层筒板一体化施工工艺的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还包括横担
式支撑结构;所述横担式支撑结构沿操作平台的底板对称横向布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横担式支撑结构包括承载梁,第一伸缩梁,第二伸缩梁,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承载梁横向设置于操作平台底部;所述第一导轨与承载梁的第一端配合连接并对应楼梯间墙壁上的预留洞口;所述第二导轨与承载梁的第二端配合连接并对应楼梯间的楼板;所述第一伸缩梁,第二伸缩梁可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配合连接,可沿着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相对于墙壁和楼板进行轴向移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伸缩梁贯穿于第一导轨内部并与墙壁上预留的洞口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梁沿着第一导轨内部进行轴向移动,可插进洞口进行连接或收缩脱离洞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上端面分布有若干档位的第一销孔,所述第一伸缩梁配合开设有若干第一销孔,所述第一伸缩梁可与第一导轨上任意档位的销孔配合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伸缩梁贯穿于第二导轨内部,在第二导轨内部相对于楼板进行轴向移动,可放置于楼板上部进行支撑或收缩脱离楼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上端面分布有若干档位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二伸缩梁配合开设有若干第二销孔,所述第二伸缩梁可与第二导轨上任意档位的销孔配合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通过钢柱与承载梁的第一端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相对于承载梁的位置低于第二导轨当相对于承载梁的位置。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层筒板一体化施工工艺的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其通过在飞机腿内部结构中增设弹性结构,可通过弹性结构对飞机腿自动进行旋转和复位,无需进行手动操作,大大提高了楼梯间施工平台的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8]图1为本施工平台中纵跨式支撑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施工平台中纵跨式支撑结构的装配局部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施工平台中纵跨式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施工平台中纵跨式支撑结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施工平台中纵跨式支撑结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施工平台中纵跨式支撑结构处于第三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施工平台中横担式支撑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施工平台中横担式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施工平台中横担式支撑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施工平台中横担式支撑结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施工平台中横担式支撑结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0029]图12为本施工平台中横担式支撑结构处于第三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0030]下面为附图中的部件标注说明:
[0031]100.下挂平台200.操作平台300.物料通道400.纵跨式支撑结构500.横跨式支撑结构410.第一耳板420.第二耳板430.第三耳板440.连接板450.拉簧460.铰接结构510.承
载梁520.第一伸缩梁530.第二伸缩梁540.第一导轨550.第二导轨560.销孔570.钢柱600.楼板700.墙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3]针对于现有楼梯间施工平台存在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层筒板一体化施工工艺的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其能够在施工平台升降时,飞机腿能够自行进行收缩和伸展支撑,无需进行手动操作,大大提高了楼梯间施工平台的施工效率。
[0034]新型超高层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既在垂直方向具备多个施工层以保证钢筋绑扎—模板架设等工序的同时施工,又可以通过支撑结构的变形使施工平台迅速地通过楼梯间洞口,并且在通过洞口后又具有一定的自动复位的功能,即平台在通过洞口后可迅速自动复位到支撑模式,快速完成重新布置。
[0035]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跃层施工平台具备两种支撑方案:当跃层施工平台的两侧均具备支撑条件时,可采用纵跨式支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层筒板一体化施工工艺的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包括若干层操作平台,下挂平台以及物料通道,所述若干层操作平台依次通过支撑架依次叠加设置;所述下挂平台附着于若干层操作平台中的首层操作平台底部并将荷载传递给上方的操作平台;所述物料通道贯穿于若干层操作平台中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高层筒板一体化施工工艺的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还包括纵跨式支撑结构,所述纵跨式支撑结构沿操作平台的底板纵向布置并与操作平台通过设置铰接结构进行铰接,可通过楼板的按压将纵跨式支撑结构相对于第一层操作平台顺着铰接结构进行旋转并与楼板脱离;所述纵跨式支撑结构与操作平台之间设有弹性组件,通过弹性组件将纵跨式支撑结构复位并与楼板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筒板一体化施工工艺的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跨式支撑结构包括连接板,弹性组件;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口与操作平台底部通过设置铰接结构进行铰接,所述连接板可通过此铰接结构相对于操作平台沿着铰接结构进行向下或向上的旋转;所述连接板的侧边通过弹性组件与操作平台的侧边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筒板一体化施工工艺的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高层筒板一体化施工工艺的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还包括横担式支撑结构;所述横担式支撑结构沿操作平台的底板对称横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筒板一体化施工工艺的楼梯间跃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式支撑结构包括承载梁,第一伸缩梁,第二伸缩梁,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承载梁横向设置于操作平台底部;所述第一导轨与承载梁的第一端配合连接并对应楼梯间墙壁上的预留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恒马昕煦阴光华吴运龙甘铭恒郝黎明张中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