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033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肢体训练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球头柱塞、伸缩套、安装板、座椅、安装座、转轴、从动链轮、曲柄、脚踏板、减速电机、主动链轮、链条、安装块、把手、滑槽、定位槽、锁紧螺栓、安装槽、轴承以及固定带,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供第二支撑柱滑动的第一滑动组件,且安装块的内部设置有供把手滑动的第二滑动组件。该肢体训练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除了能够进行腿部骑行训练,患者的脚部还能够踩在脚踏座上对第二支撑柱进行加压,并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一方面给与患者腿部一个阻力进行锻炼,另一方面便于对第二支撑柱进行复位,对比现有的肢体训练装置,提高了锻炼的方式,从而提高了锻炼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锻炼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锻炼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肢体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肢体训练
,具体为一种肢体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
[0003]在对普外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肢体训练,中国专利网公告号CN216439565U公开了一种普外科护理肢体训练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球头柱塞、伸缩套、安装板、座椅、安装座、转轴、从动链轮、曲柄、脚踏板、减速电机、主动链轮、链条、安装块、把手、滑槽、定位槽、锁紧螺栓、安装槽、轴承、固定带;所述底板呈矩形板状;所述第一支撑柱设在底板顶端左侧,且第一支撑柱与底板螺栓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柱设在底板顶端中间,且第二支撑柱与底板螺栓固定。本技术通过对一种普外科护理肢体训练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通用性较好,安装较为稳定,操作较为简单,有利于康复,防护性较好,提高治愈效果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0004]该专利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对对患者的下肢腿部进行类似骑行的训练,但是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训练的方式较为单一,仅仅能够对腿部进行类似骑行的训练,底板的表面缺乏能够促使患者的腿部进行推力阻力的训练以及缺乏对患者手部进行训练的机构,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进度。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肢体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肢体训练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球头柱塞、伸缩套、安装板、座椅、安装座、转轴、从动链轮、曲柄、脚踏板、减速电机、主动链轮、链条、安装块、把手、滑槽、定位槽、锁紧螺栓、安装槽、轴承以及固定带,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供第二支撑柱滑动的第一滑动组件,且安装块的内部设置有供把手滑动的第二滑动组件;
[0008]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开设在底板上表面的矩形槽,以及固设在矩形槽内壁的滑杆,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块,且矩形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移动块进行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
[0009]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开设在安装块正面的矩形开口,且把手滑动设置在矩形开口的内壁,矩形开口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对把手进行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滑杆的表面,且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的侧面和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移动块与矩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且移动块的侧面开设有供滑杆滑动的滑动孔。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把手的表面和矩形开口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表面固设有脚踏座,且脚踏座的表面嵌设有若干个防滑条。
[0014]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两侧表面均固设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用于对移动块进行定位的定位螺栓。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肢体训练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肢体训练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除了能够进行腿部骑行训练,患者的脚部还能够踩在脚踏座上对第二支撑柱进行加压,并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一方面给与患者腿部一个阻力进行锻炼,另一方面便于对第二支撑柱进行复位,对比现有的肢体训练装置,提高了锻炼的方式,从而提高了锻炼的效果,而且在进行腿部骑行训练时,能够在定位螺栓的作用下对移动块进行定位,提高了骑行训练时的稳定性;
[0018]2.该肢体训练装置,当患者的手部抓在把手上时,能够向后拉动把手,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一方面给与患者手部阻力,对手部进行训练,另一方面便于把手进行复位,进行循环锻炼,进而使该装置能够实现对手部进行锻炼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锻炼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底板、2第一支撑柱、3第二支撑柱、4座椅、5安装块、6把手、7矩形槽、8滑杆、9移动块、10第一复位弹簧、11矩形开口、12第二复位弹簧、13脚踏座、14防滑条、15连接板、16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肢体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球头柱塞、伸缩套、安装板、座椅4、安装座、转轴、从动链轮、曲柄、脚踏板、减速电机、主动链轮、链条、安装块5、把手6、滑槽、定位槽、锁紧螺栓、安装槽、轴承以及固定带,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供第二支撑柱3滑动的第一滑动组件,且安装块5的内部设置有供把手6滑动的第二滑动组件;
[0025]第二支撑柱3的表面固设有脚踏座13,且脚踏座13的表面嵌设有若干个防滑条14。
[0026]第一滑动组件包括开设在底板1上表面的矩形槽7,以及固设在矩形槽7内壁的滑
杆8,滑杆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块9,移动块9的两侧表面均固设有连接板15,且连接板1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用于对移动块9进行定位的定位螺栓16。
[0027]且矩形槽7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移动块9进行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10;
[0028]移动块9与矩形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且移动块9的侧面开设有供滑杆8滑动的滑动孔。
[0029]第一复位弹簧10套设在滑杆8的表面,且第一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9的侧面和矩形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
[0030]该肢体训练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除了能够进行腿部骑行训练,患者的脚部还能够踩在脚踏座13上对第二支撑柱3进行加压,并在第一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一方面给与患者腿部一个阻力进行锻炼,另一方面便于对第二支撑柱3进行复位,对比现有的肢体训练装置,提高了锻炼的方式,从而提高了锻炼的效果,而且在进行腿部骑行训练时,能够在定位螺栓16的作用下对移动块9进行定位,提高了骑行训练时的稳定性。
[0031]第二滑动组件包括开设在安装块5正面的矩形开口11,且把手6滑动设置在矩形开口11的内壁,矩形开口11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对把手6进行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12。
[0032]第二复位弹簧1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第二复位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把手6的表面和矩形开口11的内壁固定连接。
[0033]该肢体训练装置,当患者的手部抓在把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球头柱塞、伸缩套、安装板、座椅(4)、安装座、转轴、从动链轮、曲柄、脚踏板、减速电机、主动链轮、链条、安装块(5)、把手(6)、滑槽、定位槽、锁紧螺栓、安装槽、轴承以及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供第二支撑柱(3)滑动的第一滑动组件,且安装块(5)的内部设置有供把手(6)滑动的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开设在底板(1)上表面的矩形槽(7),以及固设在矩形槽(7)内壁的滑杆(8),滑杆(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块(9),且矩形槽(7)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移动块(9)进行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10);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开设在安装块(5)正面的矩形开口(11),且把手(6)滑动设置在矩形开口(11)的内壁,矩形开口(11)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对把手(6)进行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训练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