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瓜蒌种苗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026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瓜蒌种苗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瓜蒌种苗培育装置,包括框架和承装杯具,杯底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杯沿,连接组件包括内连接杆,内连接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外连接杆,外连接杆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外连接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内连接杆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螺栓,且螺栓的朝内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连接杆在外连接杆的内部滑动,使螺纹孔与第一通孔或者第二通孔相对,然后重新将螺栓螺纹连接进螺纹孔内,固定内连接杆和外连接杆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承装杯具的整体高度,适应不同的瓜蒌的繁殖方式,适用性好。适用性好。适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瓜蒌种苗培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瓜蒌种苗培育
,尤其涉及一种瓜蒌种苗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瓜蒌,学名栝楼,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攀缘草本,长可达10米,根状茎肥厚,圆柱状,外皮黄色,茎多分枝,无毛,叶互生,近圆形或心形。
[0003]瓜蒌的培育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种子繁殖,另一种是分根繁殖,种子繁殖的挖穴深度为5

6cm,分根繁殖的挖穴深度是10

12cm,但是现有的瓜蒌种苗培育装置有以下不足,1、瓜蒌种苗培育用的承装杯具高度固定,无法适应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两种繁殖方式,适用性较差,2、瓜蒌种苗培育完成后,需要将种苗连同泥土同时从承装杯具中取出,而现在取出的方式使直接倒扣,将种苗连同泥土倒出承装杯具,容易使种苗弯折,容易损伤种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瓜蒌种苗培育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瓜蒌种苗培育装置,包括框架和承装杯具,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且承装杯具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所述承装杯具包括杯沿、杯底和若干连接组件,且杯沿和杯底同心,所述杯底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杯沿,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内连接杆,所述内连接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外连接杆,所述外连接杆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连接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内连接杆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螺栓,且螺栓的朝内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的内部,承装杯具放置在框架内,根据瓜蒌的繁殖方式可以确定承装杯具的高度,承装杯具的高度调节需要将螺栓从螺纹孔内取出,然后内连接杆在外连接杆的内部滑动,使螺纹孔与第一通孔或者第二通孔相对,然后重新将螺栓螺纹连接进螺纹孔内,固定内连接杆和外连接杆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承装杯具的整体高度,适应不同的瓜蒌的繁殖方式,适用性好。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杯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挂钩,且挂钩与框架可拆卸式连接,杯体通过固定板和挂钩搭靠在框架的表面,安装更加方便。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外连接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内连接杆朝外一面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杆设置在限位槽的内部,增加限位杆在限位槽内滑动,增加了内连接杆和外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承装杯具的内部设置有承接板,且承接板设置在杯底的顶端,所述承接板的
顶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顶端设置在杯沿的上方,承接板放置在承装杯具的内部,向承装杯具内倒入泥土时,承接板代替杯底承接泥土,当瓜蒌繁殖完成后,通过拉动伸缩杆将承接板提出承装杯具,可以完整地将瓜蒌种苗连通泥土取出,避免损伤种苗。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框架的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高度大于承装杯具的高度,支撑腿使框架悬空,避免承装杯具与地面产生干涉。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框架的顶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为L形板,限位块与支撑腿配合,可以将装置向上搭设,增加空间的使用效率。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有凹槽,凹槽用于挂钩的放入,避免支撑腿在堆叠的过程中,挂钩使支撑腿倾斜。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瓜蒌种苗培育装置,通过内连接杆在外连接杆的内部滑动,使螺纹孔与第一通孔或者第二通孔相对,然后重新将螺栓螺纹连接进螺纹孔内,固定内连接杆和外连接杆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承装杯具的整体高度,适应不同的瓜蒌的繁殖方式,适用性好。
[0020]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瓜蒌种苗培育装置,通过承接板代替杯底承接泥土,当瓜蒌繁殖完成后,通过拉动伸缩杆将承接板提出承装杯具,可以完整地将瓜蒌种苗连通泥土取出,避免损伤种苗。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瓜蒌种苗培育装置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瓜蒌种苗培育装置的承装杯具爆炸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瓜蒌种苗培育装置的连接组件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瓜蒌种苗培育装置的图3中A处放大图。
[0025]图例说明:
[0026]1、框架;2、承装杯具;3、支撑腿;4、凹槽;5、限位块;6、杯沿;7、连接组件;701、内连接杆;702、外连接杆;703、限位杆;704、第一通孔;705、第二通孔;706、螺栓;707、螺纹孔;708、限位槽;8、杯底;9、承接板;10、伸缩杆;11、固定板;12、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一:
[0028]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瓜蒌种苗培育装置:包括框架1和承装杯具2,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且承装杯具2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承装杯具2包括杯沿6、杯底8和若干连接组件7,且杯沿6和杯底8同心,杯底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7,连接组件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杯沿6,连接组件7包括内连接杆701,内连接杆70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外连接杆702,外连接杆70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704,外连接杆70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705,内连接杆70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707,第一通孔704的内部设置有螺栓706,且螺栓
706的朝内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707的内部,承装杯具2放置在框架1内,根据瓜蒌的繁殖方式可以确定承装杯具2的高度,承装杯具2的高度调节需要将螺栓706从螺纹孔707内取出,然后内连接杆701在外连接杆702的内部滑动,使螺纹孔707与第一通孔704或者第二通孔705相对,然后重新将螺栓706螺纹连接紧螺纹孔707内,固定内连接杆701和外连接杆702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承装杯具2的整体高度,适应不同的瓜蒌的繁殖方式,适用性好。
[0029]杯沿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挂钩12,且挂钩12与框架1可拆卸式连接,杯体通过固定板11和挂钩12搭靠在框架1的表面,安装更加方便。
[0030]外连接杆7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703,内连接杆701朝外一面开设有限位槽708,且限位杆703设置在限位槽708的内部,增加限位杆703在限位槽708内滑动,增加了内连接杆701和外连接杆702之间的连接强度。
[0031]实施例二:
[0032]参考图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承装杯具2的内部设置有承接板9,且承接板9设置在杯底8的顶端,承接板9内的缝隙小于杯底8的缝隙,减小缝隙,避免承装杯具2在承装泥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瓜蒌种苗培育装置,包括框架(1)和承装杯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且承装杯具(2)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所述承装杯具(2)包括杯沿(6)、杯底(8)和若干连接组件(7),且杯沿(6)和杯底(8)同心,所述杯底(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7),所述连接组件(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杯沿(6),所述连接组件(7)包括内连接杆(701),所述内连接杆(70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外连接杆(702),所述外连接杆(70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704),所述外连接杆(70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705),所述内连接杆(70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707),所述第一通孔(704)的内部设置有螺栓(706),且螺栓(706)的朝内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707)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瓜蒌种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沿(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挂钩(12),且挂钩(1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莹王传文王志鹏韩全根
申请(专利权)人:潜山市瓜蒌综合开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