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17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槐耳或其提取物的应用,所述应用为: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新型冠状病毒抑制剂中的应用,槐耳或其提取物在抑制3CLpro蛋白酶酶活性中的应用,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3CLpro蛋白酶活性抑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槐耳或其提取物作为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新用途,实现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制备的新思路。药物制备的新思路。药物制备的新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为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药用真菌作为天然药物资源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发展成为当今探索和发掘新药的一个重要领域。槐生拜尔孔菌,Vanderbyliarobiniophila(Murrill),俗称:槐耳,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山东、辽宁、河北等地,主要以刺槐为寄主,是我国重要的药用真菌。槐耳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s、伞菌纲Agaric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Vanderbylia属,其入药史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葛洪的《肘后方》到明朝的《本草纲目》,别名“槐菌”、“槐蛾”等,其味苦辛,性平无毒,有”治风”、“破血”、“益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槐耳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新生、抑制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调节多种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表达、提高机体免疫力、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0003]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肆虐全球。即便被治愈,种种后遗症如肾损伤、心脏损伤、呼吸急促、肌肉酸痛、咳嗽、易疲劳、神经系统症状等也令患者痛苦不堪,因此加强早期防治尤为重要。当前,全球疫情形势相当严峻,进行创新药物研发仍是当前最重要的研究任务。由于小分子口服药更利于大规模推广,其在用药方式、成本、运输等方面均优于抗体药;同时,与抗体药物以特异性免疫为基底不同,小分子药可以针对病毒的侵入、复制、释放等环节,作用机理更为丰富,因此世界各国集中科研力量进行小分子药物研发攻关。虽然目前已有一些不错的进入三期临床的候选药物及个别上市药物,但仍需利用尽可能多的途径进行新药方面的尝试,作为储备以应对SARS

CoV

2的快速突变及不可预测性。蛋白酶是一系列病毒复制、转录和成熟所必需的酶之一。3C样蛋白酶(3

chymotrypsin

likeprotease,3CLpro)在病毒复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它的抑制会使病毒停止进入宿主体内及复制,是抗病毒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辉瑞公司的新冠口服药Paxlovid即是3CLpro蛋白酶抑制剂。
[0004]中国专利号为CN113648324B公开了槐耳多糖在防治猪伪狂犬病病毒中的应用,但新型冠状病毒与猪伪狂犬病病毒不管从病毒本身还是作用对象都存在巨大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槐耳或其提取物的应用,所述应用为以下(a1)和/或(a2)和/或(a3)和/或(a4)和/或(a5)和/或(a6)和/或(a7):
[0007](a1)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8](a2)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9](a3)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0](a4)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1](a5)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新型冠状病毒抑制剂中的应用;
[0012](a6)槐耳或其提取物在抑制3CLpro蛋白酶酶活性中的应用;
[0013](a7)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3CLpro蛋白酶活性抑制剂中的应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槐耳提取物为槐耳醇提取物。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药物,其活性成分包括槐耳或其提取物;
[0016]所述药物的功能为以下(b1)和/或(b2)和/或(b3)和/或(b4)和/或(b5)和/或(b6):
[0017](b1)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
[0018](b2)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0019](b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
[0020](b4)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0021](b5)新型冠状病毒抑制剂;
[0022](b6)3CLpro蛋白酶酶活性抑制剂。
[0023]进一步的,所述槐耳提取物为槐耳醇提取物。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槐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乙醇溶液提取槐耳得到提取液,浓缩所述提取液得到浸膏;将所述浸膏进行硅胶色谱层析得到洗脱液,浓缩所述洗脱液至浸膏剂,真空干燥所述浸膏剂至恒重,得到槐耳提取物。
[0025]进一步的,将所述浸膏装入硅胶柱中进行层析,具体操作包括:石油醚洗脱,取得石油醚洗脱液;接着用二氯甲烷洗脱,取得二氯甲烷洗脱液;然后用乙酸乙酯洗脱后,再用50%甲醇洗脱,获取甲醇洗脱液。
[0026]进一步的,分别减压浓缩所述石油醚洗脱液、二氯甲烷洗脱液和甲醇洗脱液至石油醚浸膏剂、二氯甲烷浸膏剂和甲醇浸膏剂;分别干燥所述石油醚浸膏剂、二氯甲烷浸膏剂和甲醇浸膏剂,得到槐耳石油醚部位提取物、槐耳二氯甲烷部位提取物和槐耳甲醇部位提取物。
[0027]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制备了槐耳提取物并检测了其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抗病毒效果。结果表明,槐耳石油醚部位提取物、槐耳二氯甲烷部位提取物和槐耳甲醇部位提取物对新型冠状病毒3CLpro蛋白酶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好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槐耳或其提取物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新用途,实现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制备的新思路。
附图说明
[0028]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在附图中:
[0030]图1为实施例中槐耳提取物对SARS

CoV

23CLpro抑制率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提供的实施例可作为本
普通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改进的指南,并不以任何方式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33]实施例
[0034]1、槐耳或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0035]乙醇溶液提取槐耳得到提取液,浓缩所述提取液得到浸膏;
[0036]将所述浸膏进行硅胶色谱层析得到洗脱液,浓缩所述洗脱液至浸膏剂,真空干燥所述浸膏剂至恒重,得到槐耳提取物。
[0037]具体为:
[0038]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槐耳或其提取物的应用,所述应用为以下(a1)和/或(a2)和/或(a3)和/或(a4)和/或(a5)和/或(a6)和/或(a7):(a1)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a2)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a3)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a4)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a5)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新型冠状病毒抑制剂中的应用;(a6)槐耳或其提取物在抑制3CLpro蛋白酶酶活性中的应用;(a7)槐耳或其提取物在制备3CLpro蛋白酶活性抑制剂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槐耳提取物为槐耳醇提取物。3.一种药物,其活性成分包括槐耳或其提取物;所述药物的功能为以下(b1)和/或(b2)和/或(b3)和/或(b4)和/或(b5)和/或(b6):(b1)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b2)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b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b4)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b5)新型冠状病毒抑制剂;(b6)3CLpro蛋白酶酶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英凌建亚容蓉杨勇杜瑞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