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鱼塘气提式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86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鱼塘气提式增氧装置,所述安装板上端固定安装有投料机构,所述安装板下端固定安装有增氧机构,所述安装板外端固定安装有四组漂浮机构,所述投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端的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内部设置有双轴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养鱼塘气提式增氧装置,通过双轴电机一端输出轴带动储料室转动会产生离心力,将储料室内的鱼料通过离心力从出料口甩出,从而实现了对池塘里的鱼类喂料,通过转动轴带动若干组扇叶转动来将池塘里的水搅动,使池塘里的水充分与空气接触,使水中的氧气增加,从而同时实现了增氧和喂料,减少了设备使用的成本。减少了设备使用的成本。减少了设备使用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鱼塘气提式增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鱼类养殖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养鱼塘气提式增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
[0003]现有的技术中,增氧机和投料机往往分开来单独使用,设备使用成本较高,能源利用较低,在喂料的时候鱼类聚集在机器周围,容易造成对鱼类和机器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鱼塘气提式增氧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养鱼塘气提式增氧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固定安装有投料机构,所述安装板下端固定安装有增氧机构,所述安装板外端固定安装有四组漂浮机构,所述投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端的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内部设置有双轴电机,所述电机外壳上端设置有储料室,所述储料室内部靠近上侧开设有若干组出料口,所述储料室内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气缸,所述储料室上侧设置有储料盖,所述储料盖下端靠近储料室内壁焊接有挡板,所述储料盖内部靠近边缘位置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储料盖内部靠近活动槽位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部套接有进料盖,所述进料盖上端靠近边缘位置焊接有拉钮。
[0007]优选的,所述双轴电机一端输出轴贯穿电机外壳上侧内壁与储料室固定连接,所述储料室边缘为倾斜设置,所述气缸输出轴贯穿壳体上侧内壁与储料盖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与储料室内壁相贴合,所述挡板长度超过出料口所在位置。
[0008]优选的,所述增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下端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部开设有若干组开口,所述防护壳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扇叶。
[0009]优选的,若干组所述开口呈环形阵列,所述转动轴与双轴电机另一端输出轴固定连接,若干组所述扇叶呈环形阵列排布。
[0010]优选的,四组所述漂浮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外端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漂浮球,所述漂浮球外侧固定连接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上端设置有注水盖。
[0011]优选的,四组所述漂浮机构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注水口与漂浮球内部相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双轴电机一端输出轴带动储料室转动会产生离心力,将储料室内的鱼料通过离心力从出料口甩出,从而实现了对池塘里的鱼类喂料。
[0014]2、通过转动轴带动若干组扇叶转动来将池塘里的水搅动,使池塘里的水充分与空气接触,使水中的氧气增加,从而同时实现了增氧和喂料,减少了设备使用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养鱼塘气提式增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养鱼塘气提式增氧装置的投料机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养鱼塘气提式增氧装置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养鱼塘气提式增氧装置的增氧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安装板;2、投料机构;21、电机外壳;22、双轴电机;23、储料室;24、出料口;25、壳体;26、气缸;27、储料盖;28、挡板;29、活动槽;210、进料口;211、进料盖;212、拉钮;3、增氧机构;31、防护壳;32、开口;33、转动轴;34、扇叶;4、漂浮机构;41、连接杆;42、漂浮球;43、注水口;44、注水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如图1

4所示,一种养鱼塘气提式增氧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上端固定安装有投料机构2,安装板1下端固定安装有增氧机构3,安装板1外端固定安装有四组漂浮机构4,投料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上端的电机外壳21,电机外壳21内部设置有双轴电机22,电机外壳21上端设置有储料室23,储料室23内部靠近上侧开设有若干组出料口24,储料室23内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5,壳体25内部设置有气缸26,储料室23上侧设置有储料盖27,储料盖27下端靠近储料室23内壁焊接有挡板28,储料盖27内部靠近边缘位置开设有活动槽29,储料盖27内部靠近活动槽29位置开设有进料口210,进料口210内部套接有进料盖211,进料盖211上端靠近边缘位置焊接有拉钮212,双轴电机22一端输出轴贯穿电机外壳21上侧内壁与储料室23固定连接,储料室23边缘为倾斜设置,气缸26输出轴贯穿壳体25上侧内壁与储料盖27固定连接,挡板28与储料室23内壁相贴合,挡板28长度超过出料口24所在位置;
[0022]通过拉动拉钮212将进料盖211打开,将鱼料通过进料口210投入储料室23内,接着启动气缸26,通过气缸26输出轴的伸缩控制储料盖27带动挡板28脱离出料口24,接着启动双轴电机22,由于储料室23边缘为倾斜设置,通过双轴电机22一端输出轴带动储料室23转动会产生离心力,将储料室23内的鱼料通过离心力从出料口24甩出,从而实现了对池塘里的鱼类喂料,通过气缸26输出轴的伸缩来带动储料盖27带动挡板28定时的上下运动,从而对鱼料的洒出进行适时控制,减少鱼料的浪费。
[0023]增氧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下端的防护壳31,防护壳31内部开设有若干组开口32,防护壳31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轴33,转动轴33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扇叶34,若干组开口32呈环形阵列,转动轴33与双轴电机22另一端输出轴固定连接,若干组扇叶34呈环形阵列排布;
[0024]同时通过双轴电机22另一端输出轴带动转动轴33转动,通过转动轴33带动若干组扇叶34转动来将池塘里的水搅动,使池塘里的水充分与空气接触,使水中的氧气增加,从而同时实现了增氧和喂料,减少了设备使用的成本,通过开口32在鱼类吃料时对鱼类和转动轴33起到保护的作用。
[0025]四组漂浮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外端的连接杆41,连接杆41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漂浮球42,漂浮球42外侧固定连接有注水口43,注水口43上端设置有注水盖44,四组漂浮机构4呈环形阵列排布,注水口43与漂浮球42内部相通;
[0026]使用前打开注水盖44,通过注水口43往漂浮球42内部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漂浮球42带动整个机器漂浮在水面上,通过适当的增减漂浮球里的水量来控制漂浮的幅度。
[0027]工作原理:
[0028]使用前通过拉动拉钮212将进料盖211打开,将鱼料通过进料口210投入储料室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鱼塘气提式增氧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端固定安装有投料机构(2),所述安装板(1)下端固定安装有增氧机构(3),所述安装板(1)外端固定安装有四组漂浮机构(4),所述投料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上端的电机外壳(21),所述电机外壳(21)内部设置有双轴电机(22),所述电机外壳(21)上端设置有储料室(23),所述储料室(23)内部靠近上侧开设有若干组出料口(24),所述储料室(23)内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5),所述壳体(25)内部设置有气缸(26),所述储料室(23)上侧设置有储料盖(27),所述储料盖(27)下端靠近储料室(23)内壁焊接有挡板(28),所述储料盖(27)内部靠近边缘位置开设有活动槽(29),所述储料盖(27)内部靠近活动槽(29)位置开设有进料口(210),所述进料口(210)内部套接有进料盖(211),所述进料盖(211)上端靠近边缘位置焊接有拉钮(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鱼塘气提式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电机(22)一端输出轴贯穿电机外壳(21)上侧内壁与储料室(23)固定连接,所述储料室(23)边缘为倾斜设置,所述气缸(26)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声武赵桂香陈秋香吴宗耀赵晓
申请(专利权)人:浏阳市碗中肴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