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弃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985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废弃污水处理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初步处理;S2、沉降处理;S3、过硫酸钠处理;S4、紫外光照处理;S5、纳米纤维素处理;通过本申请方法处理的工业废气污水的水质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能够高效、稳定的处理工业污水,去除工业废气污水中的固体杂质、浮油、重金属离子等,大幅度的降低了处理后工业废气污水的硬度和各种污染物含量,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处理后的工业废气污水符合排放标准,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弃污水处理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工业废弃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3]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由于水里掺入了新的物质或者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变质不能继续保持原来的使用功能的水简称为污水,主要是生活上使用后的水,其含有有机物较多,处理较易,根据污水来源的观点,污水可以定义为从住宅、机关、商业或者工业区排放的与地下水、地表水、暴风雪等混合的携带有废物的液体或者水,按照污水来源,污水可以分为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商业污水和表面径流四种,污水由许多类别,其中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
[0004]工业的发展革新不仅创造了无数的工作岗位缓解了现阶段的就业压力,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大,工业废水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问题也在逐步被放大。
[0005]现有技术:申请号201810502259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向污水中加入中重金属沉淀剂,搅拌30min后静置60min,将水渣分离后,再对分离后的液体进行过滤;其中,所述重金属沉淀剂包括如下组分的重量份:三氯化铁30~40份,石灰乳25~32份,聚丙烯酰8~12份,氢氧化钠8~12份,海泡石15~21份,氯化钠5~7份。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污水加入重金属沉淀剂,可将污水中的重金属、氨氮类物质;其中三氯化铁、石灰乳、聚丙烯酰和氢氧化钠可将污水中的重金属(汞(水银)、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元素),海泡石和氯化钠可有效净化氨氮废水,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然而,其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有待提高,同时,处理的效率相对较低,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废弃污水处理方法,其具有处理效率高的优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废弃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初步处理:将污水送入过滤池中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包括固液分离,得到过滤后的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处理,首先能够直接将工业废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直接的过滤掉;S2、沉降处理:将上述过滤后的污水调节pH至10

11,调节温度至60

70℃,以120r/min转速保温搅拌1小时,然后静置4

5小时,再取上层液体,得到沉降液;
经过沉降处理后,能够将有效的去除工业废气污水中的悬浮污染物,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加快工业废弃污水的处理进程;S3、过硫酸钠处理:将过硫酸钠进行活化处理,然后再将经过活化的过硫酸钠添加到沉降液中,调节温度至65

75℃,保温搅拌3

4小时,再静置处理2小时,然后,进行过滤,得到活化处理后的污水;S4、紫外光照处理:将步骤S3中活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紫外光照处理;S5、纳米纤维素处理:将纳米纤维素对紫外光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再处理,将纳米纤维素添加到紫外光照处理后的污水中,调节温度至40

50℃,保温搅拌1小时,然后再调节至72

78℃,保温搅拌40min,然后再静置3

5小时,经过过滤,即得。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的固液分离为采用滤网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的污水调节pH后,再添加氯化钙进行搅拌处理;每吨污水中投入氯化钙的量为0.2

0.5kg;所述氯化钙采用的是氯化钙粉末;所述氯化钙粉末粒度为300目。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的过硫酸钠进行活化处理为:将碳纳米管添加到硝酸溶液中,调节温度至80℃,保温搅拌30min,然后进行抽滤,水洗至中性,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处理碳纳米管;将酸处理碳纳米管与三聚氰胺混合到一起,进行研磨,然后再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煅烧处理3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氮掺杂碳纳米管;将碳掺杂碳纳米管与过硫酸钠均匀混合在一起,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加热至130

150℃,保温5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硝酸溶液质量分数为8%;所述硝酸溶液、碳纳米管混合质量比为12:1,所述碳纳米管、三聚氰胺混合质量比为1.2:35。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所述煅烧处理温度为550℃。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S3中的经过活化的过硫酸钠、沉降液混合质量比为1

2:130。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过硫酸钠进行活化处理,活化过硫酸钠体系能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
·
,E0=2.5~3.1V)和羟基自由基(OH
·
,E0=2.8V),能够对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强氧化处理,从而大幅度的对工业废水中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氧化反应,从而使得污染物能够更容易被去除,并且经过氧化反应后的各种污染物的污染性大幅度降低,反应生成无污染的产物,本专利技术活化处理后的过硫酸钠的反应持续性长,性能稳定,能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S4中的紫外光照处理时间为30

35min。
[0016]通过紫外光照处理,能够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产生光催化作用,降低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工业废水的硬度,改善水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S5中纳米纤维素、紫外光照处理后的污水混合质量比为2.5

4:100。
[0017]通过引入纳米纤维,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单元通过β

1,4

糖苷键组成的长链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独特的多层次的紧密空间立体网状结构,对于工业废水中阳离子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
[0018]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申请方法处理的工业废气污水的水质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能够高效、稳定的处理工业污水,去除工业废气污水中的固体杂质、浮油、重金属离子等,大幅度的降低了处理后工业废气污水的硬度和各种污染物含量,经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后的工业废气污水符合排放标准,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0]实施例1:一种工业废弃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初步处理:将污水送入过滤池中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包括固液分离,得到过滤后的污水;固液分离为采用滤网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
[0021]S2、沉降处理:将上述过滤后的污水调节pH至10,调节温度至60℃,以120r/min转速保温搅拌1小时,然后静置4小时,再取上层液体,得到沉降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弃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初步处理:将污水送入过滤池中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包括固液分离,得到过滤后的污水;S2、沉降处理:将上述过滤后的污水调节pH至10

11,调节温度至60

70℃,以120r/min转速保温搅拌1小时,然后静置4

5小时,再取上层液体,得到沉降液;S3、过硫酸钠处理:将过硫酸钠进行活化处理,然后再将经过活化的过硫酸钠添加到沉降液中,调节温度至65

75℃,保温搅拌3

4小时,再静置处理2小时,然后,进行过滤,得到活化处理后的污水;S4、紫外光照处理:将步骤S3中活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紫外光照处理;S5、纳米纤维素处理:将纳米纤维素对紫外光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再处理,将纳米纤维素添加到紫外光照处理后的污水中,调节温度至40

50℃,保温搅拌1小时,然后再调节至72

78℃,保温搅拌40min,然后再静置3

5小时,经过过滤,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业废弃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固液分离为采用滤网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业废弃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污水调节pH后,再添加氯化钙进行搅拌处理;每吨污水中投入氯化钙的量为0.2

0.5kg;所述氯化钙采用的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泽利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伟业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