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77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涉及消杀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消杀筒,所述消杀筒的上方设置有热风通道,所述消杀筒的下方设置有机箱,所述消杀筒的上端设置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消杀筒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负压抽风管;通过设置消杀筒、热风通道和机箱相互配合,组成粉料输送管道结构,利用热风通道在管道结构内形成高温环境,配合粉料送出前的红外灯照射,对粉料起到干燥作用同时高温环境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灭菌效果,配合杀菌灯照射,起到消杀作用,整个输送过程中,通过叶板和分料盘对粉料进行打散和均匀化处理,人工参与少,同时兼顾烘干和消杀处理功能,处理效率高。处理效率高。处理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杀装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熊胆微粉是我国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明目、解毒平肝、利胆等功效,对黄疸胁痛、咳喘、喉痹、醉酒、疮疖斑痔、高脂血症及肝炎等具有良好治疗作用,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牛磺熊去氧胆酸,其治疗胆结石及肝病的疗效已获得行业认可。
[0003]现有技术中,熊胆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粉碎工序,产生粉末状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在进行下一步加工处理前,需要进行消杀工作,粉料在消杀过程中需要在平铺后由灭菌灯照射,平铺过程中有大量人工参与,耗费人力,消杀效率低;同时粉料消杀前后的储运过程中容易出现受潮的问题,影响粉料的后续加工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包括消杀筒,所述消杀筒的上方设置有热风通道,所述消杀筒的下方设置有机箱;
[0006]所述消杀筒的上端设置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消杀筒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负压抽风管,所述负压抽风管的内部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侧面设置有防尘网,所述消杀筒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影像模块,所述影像模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摄像头;
[0007]所述机箱的外部套接有导料槽,所述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机箱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分料盘,所述分料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挡板,所述分料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叶板,所述机箱与消杀筒相对侧设置有杀菌灯,所述杀菌灯的侧面设置有红外灯。
[0008]进一步的,所述消杀筒、热风通道和机箱同轴设置,所述消杀筒嵌套设置在机箱外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热风通道的输入端与外部热风吹送设备相连,所述热风通道的中部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所述热风通道的下端延伸至进料筒内部,且热风通道与进料筒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与驱动电机的中轴固定连接并处于消杀筒中轴处,所述连接轴处于连接筒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分料盘的最大直径大于机箱直径,所述分料盘的上半部呈尖锥状,所述弧形挡板在尖锥部分表面呈放射状设置,所述弧形挡板弯曲方向与分料盘旋转方向相反。
[0012]进一步的,所述负压抽风管与消杀筒相连的接口数量不少于三个,三个接口在消杀筒上端等间距均匀设置,所述倾斜板和防尘网均设置在负压抽风管接口内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负压抽风管与消杀筒连接接口垂直于消杀筒表面,所述倾斜板倾斜方向与接口部分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倾斜板交错设置有两个。
[0014]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通过探棒结构延伸设置在消杀筒内部,所述摄像头在消杀筒的内壁上等间距均匀设置,所述摄像头指向分料盘上表面。
[0015]进一步的,所述消杀筒与机箱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杀菌灯和红外灯,所述杀菌灯和红外灯呈圆环状设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该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通过设置消杀筒、热风通道和机箱相互配合,组成粉料输送管道结构,利用热风通道在管道结构内形成高温环境,配合粉料送出前的红外灯照射,对粉料起到干燥作用同时高温环境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灭菌效果,配合杀菌灯照射,起到消杀作用,整个输送过程中,通过叶板和分料盘对粉料进行打散和均匀化处理,人工参与少,同时兼顾烘干和消杀处理功能,处理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的剖面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的负压抽风管接口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的分料盘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的机箱俯剖视图。
[0023]图中:1、消杀筒;11、进料筒;12、连接筒;13、负压抽风管;14、倾斜板;15、防尘网;16、影像模块;17、摄像头;2、热风通道;3、机箱;31、导料槽;32、驱动电机;33、分料盘;34、弧形挡板;35、连接轴;36、叶板;37、杀菌灯;38、红外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包括消杀筒1,所述消杀筒1的上方设置有热风通道2,所述消杀筒1的下方设置有机箱3;所述消杀筒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筒11,所述进料筒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12,所述消杀筒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负压抽风管13,所述负压抽风管13的内部设置有倾斜板14,所述倾斜板14的侧面设置有防尘网15,所述消杀筒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影像模块16,所述影像模块1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7;所述机箱3的外部套接有导料槽31,所述机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2,所述机箱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分料盘33,所述分料盘3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挡板34,所述分料盘3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35,所述连接轴3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叶板36,所述机箱3与消杀筒1相对侧设置有杀菌灯37,所述杀菌灯37的侧面设置有红外灯38,该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通过设置消杀筒1、热风通道2和机箱3相互配合,组成粉料输送管道结构,
利用热风通道2在管道结构内形成高温环境,配合粉料送出前的红外灯38照射,对粉料起到干燥作用同时高温环境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灭菌效果,配合杀菌灯37照射,起到消杀作用,整个输送过程中,通过叶板36和分料盘33对粉料进行打散和均匀化处理,人工参与少,同时兼顾烘干和消杀处理功能,处理效率高。
[0026]具体的,所述消杀筒1、热风通道2和机箱3同轴设置,所述消杀筒1嵌套设置在机箱3外部。
[0027]本实施方案中,热风通道2、消杀筒1和机箱3自上而下同轴设置,粉料进入消杀筒1后由在热风通道2向下吹送的热气流推动,向消杀筒1内部移动,最终由消杀筒1与机箱3之间间隙处送出。
[0028]具体的,所述热风通道2的输入端与外部热风吹送设备相连,所述热风通道2的中部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所述热风通道2的下端延伸至进料筒11内部,且热风通道2与进料筒11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0029]本实施方案中,热风通道2将热气流引入设备内部,推动粉料移动的同时,对粉料起到烘干处理的作用,并减少粉料在设备内堆积。
[0030]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包括消杀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筒(1)的上方设置有热风通道(2),所述消杀筒(1)的下方设置有机箱(3);所述消杀筒(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筒(11),所述进料筒(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12),所述消杀筒(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负压抽风管(13),所述负压抽风管(13)的内部设置有倾斜板(14),所述倾斜板(14)的侧面设置有防尘网(15),所述消杀筒(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影像模块(16),所述影像模块(1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7);所述机箱(3)的外部套接有导料槽(31),所述机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2),所述机箱(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分料盘(33),所述分料盘(3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挡板(34),所述分料盘(3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35),所述连接轴(3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叶板(36),所述机箱(3)与消杀筒(1)相对侧设置有杀菌灯(37),所述杀菌灯(37)的侧面设置有红外灯(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筒(1)、热风通道(2)和机箱(3)同轴设置,所述消杀筒(1)嵌套设置在机箱(3)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影像的微粉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通道(2)的输入端与外部热风吹送设备相连,所述热风通道(2)的中部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所述热风通道(2)的下端延伸至进料筒(11)内部,且热风通道(2)与进料筒(11)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灏波冯云鹏刘利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立康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