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环泵控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75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7
一种系统,其包括:液环泵(10),所述液环泵包括:腔室(102);抽吸入口;排放出口;以及操作液体入口;气体管线(36),其联接到所述液环泵(10);阀(8),其设置在所述气体管线(36)上;第一传感器(81),其被配置为测量所述入口流体的第一参数;第二传感器(82),其被配置为测量所述操作液体、所述排放流体或所述腔室内的流体的第二参数;以及控制器(20),其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第二参数确定所述操作液体的蒸气压力;以及基于第一参数和蒸气压力控制所述阀(8)的操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环泵控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环泵(液体环式泵,liquid ring pump)的控制。

技术介绍

[0002]液环泵是已知类型的泵,其通常在商业上用作真空泵和气体压缩机。液环泵通常包括其中具有腔室的壳体、延伸到腔室中的轴、安装到轴的叶轮以及可操作地连接到轴以驱动所述轴的驱动系统,诸如马达。叶轮和轴偏心地定位在液环泵的腔室内。
[0003]在操作中,腔室部分地填充有操作液体(也称为服务液体)。当驱动系统驱动轴和叶轮时,液环形成在腔室的内壁上,从而提供隔离相邻叶轮叶片之间的单独容积的密封。叶轮和轴相对于液环偏心地定位,这导致叶轮的相邻叶片与液环之间封闭的容积的循环变化。
[0004]在腔室的其中液环进一步远离轴的部分中,在相邻的叶轮叶片之间存在较大的容积,这导致其中的较小压力。这允许其中液环进一步远离轴的部分用作进气区。在腔室的其中液环更靠近轴的部分中,在相邻的叶轮叶片之间存在较小的容积,这导致其中的较大压力。这允许其中液环更靠近轴的部分用作气体排放区。
[0005]液环泵的示例包括单级液环泵和多级液环泵等。单级液环泵涉及仅使用单个腔室和叶轮。多级液环泵(例如两级)涉及串联连接的多个腔室和叶轮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气穴(空化,cavitation)往往是某些液环泵中磨损和故障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低压/高真空条件下操作的那些液环泵。此外,气穴可导致干扰噪音。因此,趋于期望防止或阻止液环真空泵中的启动气穴。
[0007]本专利技术人已经认识到,可以通过将空气流引入到液环泵的入口歧管中来减少或消除气穴。
[0008]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其包括:液环泵,所述液环泵包括腔室、抽吸入口、排放出口和操作液体入口,其中所述液环泵被配置成经由所述抽吸入口将入口流体泵送到所述腔室中,经由所述排放出口将排放流体泵送出所述腔室,并且经由所述操作液体入口将操作液体接收到所述腔室中;气体管线,所述气体管线联接到所述液环泵,使得气体可以经由所述气体管线流入所述液环泵的所述腔室中;设置在所述气体管线上的阀;第一传感器,其被配置成测量所述入口流体的第一参数;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被配置成测量流体的第二参数,所述流体选自包括所述操作液体、所述排放流体和所述腔室内的流体的流体组;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使用第二参数的测量值来确定操作液体的蒸气压力,并且基于第一参数的测量值和所确定的蒸气压力来控制阀的操作。
[0009]第一参数可以是压力。第二参数可以是温度。
[0010]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使用Antoine公式确定操作液体的蒸气压力。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将第一参数的测量值与确定的蒸气压力进行比较,并且基于该比较来控制阀的操
作。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确定第一参数的测量值与所确定的蒸气压力之间的差,并且基于所确定的差来控制阀的操作。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将所确定的差与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基于该比较来控制阀的操作。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如果所确定的差大于所述阈值,则控制所述阀关闭或保持关闭;以及如果所确定的差小于或等于阈值,则控制阀打开或保持打开。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阀的操作,使得阀打开的程度取决于第一参数的测量值与所确定的蒸气压力之间的所确定的差。
[0011]该系统还可包括联接到抽吸入口的抽吸管线和设置在抽吸管线上的止回阀。止回阀可以被布置成允许流体经由抽吸管线流入腔室中并且防止或阻止流体从腔室流出到抽吸管线。气体管线可以在止回阀与液环泵的抽吸入口之间联接到抽吸管线。第一传感器可以在止回阀与液环泵的抽吸入口之间联接到抽吸管线。
[0012]液环泵可以包括入口歧管。阀可以集成在入口歧管中。
[0013]气体可以是空气或惰性气体。
[0014]该系统还可以包括:与所述排放出口联接的排放管线;和/或联接到排放操作液体入口的操作液体管线。第二传感器可联接到排放管线或操作液体管线。
[0015]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所述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液环泵、气体管线和设置在所述气体管线上的阀,其中所述液环泵包括腔室、抽吸入口、排放出口和操作液体入口,所述液环泵被配置成经由所述抽吸入口将入口流体泵送到所述腔室中,经由所述排放出口将排放流体泵送出所述腔室,并且经由所述操作液体入口将操作液体接收到所述腔室中,并且所述气体管线联接到所述液环泵,使得气体可以经由所述气体管线流入所述液环泵的所述腔室中,所述方法包括:测量入口流体的第一参数;测量从包括操作液体、排放流体和腔室内的流体的流体组中选择的流体的第二参数;使用所述第二参数的测量值来确定所述操作液体的蒸气压力;以及基于第一参数的测量值和所确定的蒸气压力来控制阀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示出真空系统的示意图(未按比例);图2是液环泵的示意图(未按比例);以及图3是示出了可由真空系统执行的过程的某些步骤的过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图1是示出真空系统2的示意图(未按比例)。真空系统2联接到设施4,使得在操作中,真空系统2通过从设施4抽吸气体(例如,空气)在设施4处建立真空或低压环境。
[0018]在该实施例中,真空系统2包括止回阀6、第一阀8、消音器9、液环泵10、马达12、分离器14、泵系统16、热交换器18、控制器20、第一传感器81和第二传感器82。
[0019]设施4经由抽吸或真空管线或管34连接到液环泵10的气体入口。
[0020]在该实施例中,止回阀6设置在抽吸管线34上。第一传感器81也设置在抽吸管线34上。止回阀6设置在设施4和第一传感器81之间。第一传感器81设置在止回阀6和液环泵10之间。
[0021]止回阀6被配置成允许流体(例如,气体,诸如空气)从设施4流动到液环泵10,并且
防止或阻止流体在相反方向上流动,即,从液环泵10流动到设施4。
[00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81是压力传感器。第一传感器81被配置成测量在抽吸管线34中流动的气体的压力,即通过液环泵10的作用从设施4泵送的气体的压力。第一传感器81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压力传感器。第一传感器81经由第一传感器连接83连接到控制器20,使得第一传感器81所获得的测量值从第一传感器81发送到控制器20。第一传感器连接83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电线或光纤,或无线连接。
[0023]液环泵10的气体入口还连接至空气(或气体)管36 (其也可以称为空气(或气体)管线),空气可以经由该空气(或气体)管线被供给至液环泵10的气体入口。在该实施例中,空气管36在第一传感器81与液环泵10的气体入口之间联接至抽吸管线34。
[0024]在该实施例中,止回阀6不防止或阻止空气经由空气管36流到液环泵10。空气管36可被认为绕过止回阀6。
[0025]第一阀8设置在空气管36上。消音器9设置在空气管36上。第一阀8设置在抽吸管线34和消音器9之间。消音器9设置在第一阀8与抽吸管线34的入口之间。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液环泵,所述液环泵包括:腔室;抽吸入口;排放出口;以及操作液体入口;其中所述液环泵被配置为:将入口流体经由所述抽吸入口泵送到所述腔室中;经由所述排放出口将排放流体泵送出所述腔室;以及经由所述操作液体入口将操作液体接收到所述腔室中;气体管线,所述气体管线联接到所述液环泵,使得气体能够经由所述气体管线流入所述液环泵的所述腔室中;设置在所述气体管线上的阀;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被配置成测量所述入口流体的第一参数;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被配置成测量流体的第二参数,所述流体选自包括所述操作液体、所述排放流体和所述腔室内的流体的流体组;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第二参数的测量值来确定所述操作液体的蒸气压力;以及基于所述第一参数的测量值和所确定的蒸气压力来控制所述阀的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参数是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参数是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使用Antoine公式来确定所述操作液体的蒸气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参数的测量值与所确定的蒸气压力进行比较,并且基于所述比较来控制所述阀的操作。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参数的测量值与所确定的蒸气压力之间的差,并且基于所确定的差来控制所述阀的操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将所确定的差与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基于所述比较来控制所述阀的操作。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确定的差大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阀关闭或保持关闭;以及在所确定的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则控制所述阀打开或保持打开。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