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kV配电线路带电立杆、塔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66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0kV配电线路带电立杆、塔辅助装置,主要应用于带电作业器具技术领域,含包括操作杆固定夹、遮蔽管固定夹,所述操作杆固定夹由动夹头、静夹头、锁紧螺杆构成,所述动夹头、静夹头呈C形,一端铰接,所述静夹头另一端铰接锁紧螺杆,所述动夹头另一端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容纳锁紧螺杆;所述遮蔽管固定夹由夹座、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多功能螺杆构成,所述夹座内铰接第一夹体、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内部设置铰链孔。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10kV配电线路带电立杆、塔辅助装置,结构紧凑,质量轻、强度高,使用便捷,安装绝缘遮蔽管效率较高,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作业时间,同时保证了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保证了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保证了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kV配电线路带电立杆、塔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带电作业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10kV配电线路带电立杆、塔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地区的配网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开展不停电作业是提高供电可靠性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目前还是架空线路居多,随着城市发展、建设需求,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外力破坏等因素影响,经常造成线路杆(塔)对地、跨越公路、建筑物等安全距离不足,严重的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0003]加强10kV配电线路的不停电检修和维护作业是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有效的必要措施。在进行10kV线路带电新立(杆)塔作业时,线路排列方式为垂直排列,由于相间安全距离不满足要求,在地形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即使借助大吨位起重机械从导线上方可采用插入式组立新(杆)塔也有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10kV配电线路带电立杆、塔辅助装置,解决导线间距离较小,作业人员带电新立(杆)塔作业,安全风险高,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10kV配电线路带电立杆、塔辅助装置,包括操作杆固定夹、遮蔽管固定夹,所述操作杆固定夹由动夹头、静夹头、锁紧螺杆构成,所述动夹头、静夹头呈C形,一端铰接,所述静夹头另一端铰接锁紧螺杆,所述动夹头另一端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容纳锁紧螺杆;所述遮蔽管固定夹由夹座、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多功能螺杆构成,所述夹座内铰接第一夹体、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内部设置铰链孔,所述铰链孔内安装转轴,所述多功能螺杆末端与转轴铰接,所述夹座内设置螺纹孔,所述多功能螺杆穿过螺纹孔,所述第一夹体、第二夹体通过多功能螺杆在螺纹孔内移动实现开合,所述静夹头与夹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动夹头、静夹头之间的轴线与第一夹体、第二夹体之间的轴线相互垂直。
[0006]优选的,所述多功能螺杆向外延申部分设置螺母、外螺纹。
[0007]优选的,所述螺母前端设置平面轴承。
[0008]优选的,所述夹座内与多功能螺杆与转轴铰接区间内设置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内侧分别设置防滑垫。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夹座、动夹头、静夹头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
[0011]本技术的原理:本技术主要由操作杆固定夹、遮蔽管固定夹组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绝缘遮蔽管套装在导线上使工作人员工作更为安全,所以只需将遮蔽管固定夹夹紧在绝缘遮蔽杆,拧紧多功能螺杆,就可以将遮蔽管固定夹收紧,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内侧分别设置防滑垫,防滑垫与绝缘遮蔽管接触,使遮蔽管固定夹受力时不易与绝缘遮蔽管发生相对转动;多功能螺杆与夹座之间设置平面轴承,所述静夹头与夹座可拆卸连接,所
述动夹头、静夹头之间的轴线与第一夹体、第二夹体之间的轴线相互垂直,动夹头、静夹头间插入操作杆,拧紧锁紧螺杆夹紧操作杆,使得绝缘遮蔽管与操作杆相对垂直,依次固定垂直方向导线使导线与导线之间在垂直方向保持安全距离;遮蔽管固定夹单独使用时可通过多功能螺杆末端的外螺纹直接与操作杆上的原有接头相连接;水平方向支撑作业时,一端采用原有鹰嘴锁杆接头固定在导线与导线之间的垂直支撑操作杆上,一端采用遮蔽管固定夹固定在导线与导线之间的垂直支撑操作杆上,使导线与导线之间在水平方向保持安全距离。
[0012]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10kV配电线路带电立杆、塔辅助装置,可轻松扩大带电导线的相间安全距离,保证了带电导线与杆(塔)、起重设备等相间、相地的距离,满足机械化作业的活动空间。方便了作业人员从导线上方采用插入式组立新(杆)塔,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作业时间。10KV配电线路带电立杆(塔)辅助装置安装绝缘遮蔽操作便捷,有效解决了带电立杆(塔)作业难点,扩展了作业范围,提高了作业效率,操作的安全性能,更深层次的扩展配电带电作业,提高了配网线路运行的可靠性。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10kV配电线路带电立杆、塔辅助装置,结构紧凑,质量轻、强度高,使用便捷,安装绝缘遮蔽管效率较高,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作业时间,同时保证了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立体剖视图;
[0017]图中,100

操作杆固定夹,101

动夹头,102

静夹头,103

锁紧螺杆,200

遮蔽管固定夹,201

夹座,202

第一夹体,203

第二夹体,204

多功能螺杆,205

螺母,206

外螺纹,207

弹簧,208

平面轴承,209

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10kV配电线路带电立杆、塔辅助装置,包括操作杆固定夹100、遮蔽管固定夹200,所述操作杆固定夹100由动夹头101、静夹头102、锁紧螺杆103构成,所述动夹头101、静夹头102呈C形,一端铰接,所述静夹头102另一端铰接锁紧螺杆103,所述动夹头101另一端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容纳锁紧螺杆103;所述遮蔽管固定夹200由夹座201、第一夹体202、第二夹体203、多功能螺杆204构成,所述夹座201内铰接第一夹体202、第二夹体203,所述第一夹体202、第二夹体203内部设置铰链孔,所述铰链孔内安装转轴,所述多功能螺杆204末端与转轴铰接,所述夹座201内设置螺纹孔,所述多功能螺杆204穿过螺纹孔,所述第一夹体202、第二夹体203通过多功能螺杆204在螺纹孔内移动实现开合,所述静夹头102与夹座201可拆卸连接,所述动夹头101、静夹头102之间的轴线与第一夹体202、第二夹体203之间的轴线相互垂直。
[0019]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多功能螺杆204向外延申部分设置螺母206、外螺纹205。所述螺母206方便第一夹体202、第二夹体203夹紧绝缘遮蔽管,所述外螺纹205提高了遮蔽管固定夹200拓展性,使其可以连接其他工具,拓宽了本技术适用范围。
[0020]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螺母205前端设置平面轴承208。
[0021]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夹座201内与多功能螺杆204与转轴铰接区间内设置弹簧207。所述弹簧207方便松开第一夹体202、第二夹体203时,第一夹体202、第二夹体203在弹簧的作用下归位。
[0022]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夹体202、第二夹体203内侧分别设置防滑垫209。所述防滑垫209有效防止夹取绝缘遮蔽管时,绝缘遮蔽管从遮蔽管固定夹200脱落。
[0023]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kV配电线路带电立杆、塔辅助装置,包括操作杆固定夹(100)、遮蔽管固定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固定夹(100)由动夹头(101)、静夹头(102)、锁紧螺杆(103)构成,所述动夹头(101)、静夹头(102)呈C形,一端铰接,所述静夹头(102)另一端铰接锁紧螺杆(103),所述动夹头(101)另一端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容纳锁紧螺杆(103);所述遮蔽管固定夹(200)由夹座(201)、第一夹体(202)、第二夹体(203)、多功能螺杆(204)构成,所述夹座(201)内铰接第一夹体(202)、第二夹体(203),所述第一夹体(202)、第二夹体(203)内部设置铰链孔,所述铰链孔内安装转轴,所述多功能螺杆(204)末端与转轴铰接,所述夹座(201)内设置螺纹孔,所述多功能螺杆(204)穿过螺纹孔,所述第一夹体(202)、第二夹体(203)通过多功能螺杆(204)在螺纹孔内移动实现开合,所述静夹头(102)与夹座(201)可拆卸连接,所述动夹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李豪陈太寿王永建杨洋李杰褚志强王一有周祥毛明呼涛汤超张俊张成龙王超徐春洪余兴江王旭张泽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