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中心吸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中心吸引设备相关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医用中心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用中心吸引装置(医用中心吸引机组)医院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现有医用中心吸引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0003]a、现有的医用中心吸引机组没有四通分气缸在维修和保养时设备要停机,会影响医院医用中心吸引系统运行的连续性,有出现医疗事故的安全隐患。
[0004]b、现有的医用中心吸引机组没有四通分气缸在更换细菌过滤器时需要关闭细菌过滤器旁通阀门组才能实现不停机更换细菌过滤器,若细菌过滤器没有安装旁通阀门组,则需要停机才能更换,会影响医院医用中心吸引系统运行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中心吸引装置。
[0006]所述医用中心吸引装置主要包括第一吸引机组、第二吸引机组、压力传感器、四通分气缸、第一细菌过滤器、第二细菌过滤器、弯头连接件、废气排放管和控制箱;
[0007]其中,所述第一吸引机组包括第一真空泵;所述第一真空泵与所述控制箱相连接;所述第一真空泵的进气端与所述弯头连接件相连通;在所述弯头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真空泵之间沿进气方向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一细菌过滤器和所述四通分气缸;所述第一真空泵的排气端与所述废气排放管相连通;
[0008]其中,所述第二吸引机组包括第二真空泵;所述第二真空泵与所述控制箱相连接;所述第二真空泵的进气端与所述弯头连接件相连通;在所述弯头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真空泵之间沿进气方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中心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吸引机组、第二吸引机组、压力传感器(3)、四通分气缸(4)、第一细菌过滤器(7)、第二细菌过滤器(8)、弯头连接件(9)、废气排放管(10)和控制箱(5);所述第一吸引机组包括第一真空泵(1
‑
1);所述第一真空泵(1
‑
1)与所述控制箱(5)相连接;所述第一真空泵(1
‑
1)的进气端与所述弯头连接件(9)相连通;在所述弯头连接件(9)与所述第一真空泵(1
‑
1)之间沿进气方向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一细菌过滤器(7)和所述四通分气缸(4);所述第一真空泵(1
‑
1)的排气端与所述废气排放管(10)相连通;所述第二吸引机组包括第二真空泵(2
‑
1);所述第二真空泵(2
‑
1)与所述控制箱(5)相连接;所述第二真空泵(2
‑
1)的进气端与所述弯头连接件(9)相连通;在所述弯头连接件(9)与所述第二真空泵(2
‑
1)之间沿进气方向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二细菌过滤器(8)和所述四通分气缸(4);所述第二真空泵(2
‑
1)的排气端与所述废气排放管(10)相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3)设置在所述弯头连接件(9)上并与所述控制箱(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心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引机组包括所述第一真空泵(1
‑
1)、第一阀门管路(1
‑
2)和第三阀门管路(1
‑
5);所述第一真空泵(1
‑
1)的进气端通过所述第一阀门管路(1
‑
2)与所述四通分气缸(4)相连通;所述第三阀门管路(1
‑
5)的一端与所述四通分气缸(4)相连通,所述第三阀门管路(1
‑
5)的另一端与所述弯头连接件(9)相连通;所述第一细菌过滤器(7)设置在所述第三阀门管路(1
‑
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心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引机组包括所述第二真空泵(2
‑
1)、第二阀门管路(2
‑
3)和第四阀门管路(2
‑
6);所述第二真空泵(2
‑
1)的进气端通过所述第二阀门管路(2
‑
3)与所述四通分气缸(4)相连通;所述第四阀门管路(2
‑
6)的一端与所述四通分气缸(4)相连通,所述第四阀门管路(2
‑
6)的另一端与所述弯头连接件(9)相连通;所述第二细菌过滤器(8)设置在所述第四阀门管路(2
‑
6)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中心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管路(1
‑
2)包括第一补偿器(1
‑
21)、第一止回阀(1
‑
22)和第一球阀(1
‑
23);所述第一补偿器(1
‑
21)的一端通过第一管道(1
‑
24)与第一三通连接头(1
‑
10)相连接;所述第一三通连接头(1
‑
10)与所述第一真空泵(1
‑
1)的进气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补偿器(1
‑
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止回阀(1
‑
22)相连接;所述第一止回阀(1
‑
22)通过第二管道(1
‑
25)与所述四通分气缸(4)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婷,武鑫,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荣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