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线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319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8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进行带卷绕也能够安装罩部件并且能够在使电线穿过罩部件之后将连接器外壳设置于电线端部的技术。配线部件具备包含电线的线状传输部件、连接器外壳、外装部件及沿着上述电线的长度方向而设置于上述连接器外壳与上述外装部件之间并装配于上述线状传输部件的外周部的罩部件。上述罩部件与上述线状传输部件能够沿着上述电线的上述长度方向相对移动,并且上述连接器外壳及上述外装部件限制上述罩部件沿着上述电线的上述长度方向的移动。上述罩部件是弹性部件,包含能够在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压缩变形的弹性筒部。部。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配线部件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配线部件。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覆盖连接器外壳的后端部和从连接器外壳延伸出来的电线的橡胶套。在专利文献1中,在电线和橡胶套的周围卷绕胶带,将橡胶套安装于预定的位置。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941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6]然而,带卷绕作业耗费时间和劳力,另外,在胶带的粘接力由于经年劣化而变弱时,存在橡胶套发生偏移的风险,由于上述等理由,期望即使不进行带卷绕,也能够安装橡胶套。此外,当在将连接器外壳设置于电线端部之后安装橡胶套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使连接器外壳穿过橡胶套的作业,所以,期望在将连接器外壳设置于电线端部之前使电线穿过橡胶套。
[0007]因此,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进行带卷绕也能够安装罩部件,并且能够在使电线穿过罩部件之后将连接器外壳设置于电线端部的技术。
[0008]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09]本公开的配线部件具备: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配线部件,具备:线状传输部件,包含电线;连接器外壳,收容有所述电线的沿着长度方向的端部;外装部件,设置于所述电线的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并固定于所述线状传输部件的外周部;及罩部件,沿着所述电线的所述长度方向而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外壳与所述外装部件之间,并装配于所述线状传输部件的外周部,所述罩部件与所述线状传输部件能够沿着所述电线的所述长度方向相对移动,并且所述连接器外壳及所述外装部件限制所述罩部件沿着所述电线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移动,所述罩部件是弹性部件,包含能够在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压缩变形的弹性筒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在所述罩部件想要沿着所述电线的所述长度方向而向所述连接器外壳侧移动时,设置于所述罩部件的一端部的第一接触部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器外壳侧接触部接触而限制其移动,并且在所述罩部件想要沿着所述电线的所述长度方向而向所述外装部件侧移动时,设置于所述罩部件的另一端部的第二接触部与所述外装部件的外装部件侧接触部接触而限制其移动,所述罩部件的从所述第一接触部至所述第二接触部的自然长度与从所述连接器外壳侧接触部至所述外装部件侧接触部的长度相同或者所述罩部件的从所述第一接触部至所述第二接触部的自然长度比从所述连接器外壳侧接触部至所述外装部件侧接触部的长度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所述罩部件的从所述第一接触部至所述第二接触部的自然长度比从所述连接器外壳侧接触部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裕信小林利成金京佑朝野风太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