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929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供能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该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包括冷水机组、热泵机组、电储热装置、旁通管道以及储冷装置,冷水机组通过供冷管道连通于用户系统的两端形成供冷循环回路;电储热装置通过供热管道连通于用户系统的两端形成供热循环回路;热泵机组通过供能管道连通于用户系统的两端形成供能循环回路;旁通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热泵机组的供水端的供能管道和热泵机组的回水端的供能管道;储冷装置通过储冷管道并联连通于供能管道,并位于热泵机组的供水端和旁通管道之间或位于热泵机组的回水端和旁通管道之间。该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供能稳定,运行成本和用电成本较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供能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夏季制冷和冬季供暖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在冷热源系统中,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环保以及高能效等是选择冷热源系统的重要指标。现有的冷暖联供系统大都采用冷水机组和锅炉实现供冷和供暖,不仅供能效率较低,且污染严重;也有部分的冷暖联供系统采用冷水机组和热泵机组实现供冷和供暖,但是热泵机组供暖受环境因素的限制较大,供暖不稳定。
[0003]因此,亟需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在供热不足时能通过电储热装置直接补热,满足用户的用热和用冷需求,供能稳定,运行成本和用电成本较低。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包括冷水机组、热泵机组、电储热装置、旁通管道以及储冷装置;
[0007]所述冷水机组通过供冷管道连通于用户系统的两端形成供冷循环回路,用于为所述用户系统提供冷量;
[0008]所述电储热装置通过供热管道连通于所述用户系统的两端形成供热循环回路,用于为所述用户系统提供热量;
[0009]所述热泵机组通过供能管道连通于所述用户系统的两端形成供能循环回路,用于为所述用户系统提供冷量或热量;
[0010]所述旁通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热泵机组的供水端的所述供能管道和所述热泵机组的回水端的所述供能管道;
[0011]所述储冷装置通过储冷管道并联连通于所述供能管道,并位于所述热泵机组的供水端和所述旁通管道之间或位于所述热泵机组的回水端和所述旁通管道之间。
[0012]作为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用户系统的两端分别连通有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
[0013]所述冷水机组通过所述供冷管道连通于所述供水总管和所述出水总管之间;
[0014]所述热泵机组通过所述供能管道连通于所述供水总管和所述出水总管之间。
[0015]作为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电储热装置包括换热板、储热罐和电加热器,所述储热罐中盛放有储热介质,所述电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储热介质,所述换热板的高温侧连通于所述储热罐,所述换热板的低温侧通过所述供热管道连通于所述用户系统的两端。
[0016]作为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0017]第一水泵,设置在位于所述回水端和所述旁通管道之间的所述出水总管中,或设置在位于所述供水端和所述旁通管道之间的所述供水总管中。
[0018]作为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0019]第一补水箱,设置在位于所述回水端和所述旁通管道之间的所述出水总管中,或设置在位于所述供水端和所述旁通管道之间的所述供水总管中,所述补水箱连通外部水源。
[0020]作为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一补水箱集成为第一撬块。
[0021]作为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旁通管道中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储冷管道中设置有第二阀门,与所述储冷装置并联部分的所述供能管道中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供热管道中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供冷管道中设置有第五阀门。
[0022]作为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0023]控制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能控制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的开合。
[0024]作为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冷水机组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冷水机组并联设置。
[0025]作为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热泵机组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热泵机组并联设置。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本技术提供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该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包括冷水机组、热泵机组、电储热装置、旁通管道以及储冷装置,在冬季时,电储热装置通过在谷电时期储存热量,可以在峰电或平电时期通过供热管道提供热水给用户系统,能有效地降低运行成本和用电成本;热泵机组通过供能管道提供热水给用户系统,且热泵机组和电储热装置能同时启动为用户系统供热;当电储热装置中储存的热量用完且热泵机组供热不够时,可以直接启动电储热装置进行补热,保证用户系统的用热稳定性,且避免了产生污染排放物,节能环保。在夏季的谷电时期,热泵机组通过供能管道、旁通管道和储冷管道与储冷装置连通,为储冷装置供冷,以使得储冷装置储存冷量;在夏季的峰电或平电时期,储冷装置将储存的冷量通过储冷管道和供能管道输送给用户系统,能有效地降低运行成本和用电成本;当储冷装置提供的冷量不够时,启动冷水机组,冷水机组通过供冷管道为用户系统供冷,保证用户系统的用冷稳定性;当冷水机组供冷也无法满足用户系统时,启动热泵机组,热泵机组通过供能管道输送冷量至用户系统,满足用户系统的用冷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感。该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能在谷电时期蓄冷和蓄热,节能环保,且能在供热不足时启动电储热装置补热,能满足用户的用热和用冷需求。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
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的原理示意图一;
[00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的原理示意图二。
[0031]图中:
[0032]1、冷水机组;2、热泵机组;3、电储热装置;31、换热板;32、储热罐;4、储冷装置;5、第一撬块;6、第二撬块;7、用户系统;8、冷却塔;9、储热介质循环泵;
[0033]100、旁通管道;200、供冷管道;300、供热管道;400、供能管道;500、储冷管道;600、供水总管;700、出水总管;800、散热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机组(1)、热泵机组(2)、电储热装置(3)、旁通管道(100)以及储冷装置(4);所述冷水机组(1)通过供冷管道(200)连通于用户系统(7)的两端形成供冷循环回路,用于为所述用户系统(7)提供冷量;所述电储热装置(3)通过供热管道(300)连通于所述用户系统(7)的两端形成供热循环回路,用于为所述用户系统(7)提供热量;所述热泵机组(2)通过供能管道(400)连通于所述用户系统(7)的两端形成供能循环回路,用于为所述用户系统(7)提供冷量或热量;所述旁通管道(100)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热泵机组(2)的供水端的所述供能管道(400)和所述热泵机组(2)的回水端的所述供能管道(400);所述储冷装置(4)通过储冷管道(500)并联连通于所述供能管道(400),并位于所述热泵机组(2)的供水端和所述旁通管道(100)之间或位于所述热泵机组(2)的回水端和所述旁通管道(10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系统(7)的两端分别连通有供水总管(600)和出水总管(700);所述冷水机组(1)通过所述供冷管道(200)连通于所述供水总管(600)和所述出水总管(700)之间;所述热泵机组(2)通过所述供能管道(400)连通于所述供水总管(600)和所述出水总管(70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储热装置(3)包括换热板(31)、储热罐(32)和电加热器,所述储热罐(32)中盛放有储热介质,所述电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储热介质,所述换热板(31)的高温侧连通于所述储热罐(32),所述换热板(31)的低温侧通过所述供热管道(300)连通于所述用户系统(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成曾智勇吴春菊周良钟锐王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协成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