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玻璃采光顶的重力式锚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240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7
一种采用玻璃采光顶的重力式锚碇,以有效减小锚室内空气湿度,提高主缆的抗腐蚀能力,且减少除湿系统和室内检修灯的电力消耗。包括前锚室、后锚体,所述前锚室包括底板、两侧侧墙和顶部结构,底板和两侧侧墙为钢筋混凝土构造体,顶部结构为覆盖前锚室顶面的透光构造体,该透光构造体的两端与两侧侧墙的顶面固定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玻璃采光顶的重力式锚碇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玻璃采光顶的重力式锚碇。

技术介绍

[0002]悬索桥重力式锚碇是主缆索的锚固系统,主缆水平力通过它传递给地基,竖向力通过其自重来平衡,起到锚固作用。锚碇主要包括锚块、前锚室、缆索防护构造、散索鞍支承、基础及其它附属构造组成。前锚室由前墙、侧墙、底板和顶板组成,一般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保护主缆索。出于主缆防腐需要,前锚室内设置除湿系统,由于不能采光,还需设置检修照明灯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玻璃采光顶的重力式锚碇,以有效减小锚室内空气湿度,提高主缆的抗腐蚀能力,且减少除湿系统和室内检修灯的电力消耗。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的一种采用玻璃采光顶的重力式锚碇,包括前锚室、后锚体,其特征是:所述前锚室包括底板、两侧侧墙和顶部结构,底板和两侧侧墙为钢筋混凝土构造体,顶部结构为覆盖前锚室顶面的透光构造体,该透光构造体的两端与两侧侧墙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透光构造体由型钢横梁、铝合金主龙骨、铝合金次龙骨和夹胶玻璃板构成;所述型钢横梁沿前锚室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两端与两侧侧墙固定连接;沿前锚室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铝合金主龙骨与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铝合金次龙骨连接形成网格结构,铝合金主龙骨通过主龙骨底座与型钢横梁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夹胶玻璃板通过玻璃连接件固定安装在铝合金主龙骨、铝合金次龙骨的顶面之上。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前锚室顶面为透光构造体,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可利用太阳的辐射加热空气,减小锚室内空气湿度,提高主缆的抗腐蚀能力,并减少锚碇除湿机的运行时间;利用自然采光,可以减少室内检修灯的电力消耗,做到绿色、节能,降低后期维护费用;玻璃采光顶可作为“交通加旅游”融合发展的配套措施,为游客提供参观途径,提升锚碇的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0007]本说明书包括如下附图:
[0008]图1是本技术一种采用玻璃采光顶的重力式锚碇的主视图;
[0009]图2是本技术一种采用玻璃采光顶的重力式锚碇的俯视图;
[0010]图3是本技术一种采用玻璃采光顶的重力式锚碇中前锚室的断面图;
[0011]图4是图3中C局部的放大图
[0012]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前锚室A、后锚体B、锚碇对称肢D、底板11、侧墙12、透
光构造体20、型钢横梁21、铝合金主龙骨22、铝合金次龙骨23、夹胶玻璃板24、主龙骨底座25、玻璃连接件26、橡胶密封条27、密封胶28。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4]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种采用玻璃采光顶的重力式锚碇包括前锚室A、后锚体B,所述前锚室A包括底板11、两侧侧墙12和顶部结构,底板11和两侧侧墙12为钢筋混凝土构造体,顶部结构为覆盖前锚室A顶面的透光构造体20,该透光构造体20的两端与两侧侧墙12的顶面固定连接。前锚室A顶顶面为透光构造体,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利用太阳的辐射能可减小锚室内空气湿度,提高主缆的抗腐蚀能力,并减少锚碇除湿机的运行时间。利用自然采光,可以减少室内检修灯的电力消耗,做到绿色、节能,降低后期维护费用;玻璃采光顶可作为“交通加旅游”融合发展的配套措施,为游客提供参观途径,提升锚碇的景观效果。
[0015]参照图3和图4,所述透光构造体20由型钢横梁21、铝合金主龙骨 22、铝合金次龙骨23和夹胶玻璃板24构成。所述型钢横梁21沿前锚室 A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两端与两侧侧墙12固定连接。沿前锚室A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铝合金主龙骨22与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铝合金次龙骨 23连接形成网格结构,铝合金主龙骨22通过主龙骨底座25与型钢横梁 21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夹胶玻璃板24通过玻璃连接件26固定安装在铝合金主龙骨22、铝合金次龙骨23的顶面之上。参照图4,所述夹胶玻璃板24底面与铝合金主龙骨22、铝合金次龙骨23顶面之间设置橡胶密封条27,相邻夹胶玻璃板24之间的拼装缝内填充密封胶28。
[0016]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技术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玻璃采光顶的重力式锚碇,包括前锚室(A)、后锚体(B),其特征是:所述前锚室(A)包括底板(11)、两侧侧墙(12)和顶部结构,底板(11)和两侧侧墙(12)为钢筋混凝土构造体,顶部结构为覆盖前锚室(A)顶面的透光构造体(20),该透光构造体(20)的两端与两侧侧墙(1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透光构造体(20)由型钢横梁(21)、铝合金主龙骨(22)、铝合金次龙骨(23)和夹胶玻璃板(24)构成;所述型钢横梁(21)沿前锚室(A)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两端与两侧侧墙(12)固定连接;沿前锚室(A)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齐宇周霆徐其刚古锐陈原石成刘浪邱靖权陈立陈新玉朱丽瑶刘婉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