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06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左折边和右折边;所述左折边、所述右折边均设有卡槽;所述光学组件插装到所述卡槽内;所述光学组件的下侧边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压条包括呈夹角相连的横向部以及竖向部,所述横向部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卡槽限定光学组件竖直方向的移动,再利用定位凸起和第一定位孔相配合限定光学组件横向的移动,从而实现对光学组件定位安装,由于定位凸起设在压条上,可以先将光学组件安装在卡槽内,再利用压条进行定位,通过分步进行便于定位安装,不会擦伤光学组件。不会擦伤光学组件。不会擦伤光学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视机的光学组件对显示成像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靠的光学组件固定结构可以避免光学组件擦伤以及起翘引起的图像暗影,显示不均匀及亮线等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光学组件的安装为从上至下依次组装,光学组件的固定需要依靠背板上的折边卡槽进行上下方向的限位,背板上的折边卡槽设在背板其中至少两个边上,然后在背板设有多个凸起形式的固定件,通过多个凸起形式的固定件与光学组件上的多个挂耳结构(即一通孔)进行水平方向限位,其中光学组件上的挂耳结构可以是单独的五金小件,也可以是背板的边折弯形成的挂耳结构,其装配方式在现有技术中是可靠的。但是,对于现有技术产品,其光学组件的安装需要将光学组件的左右侧自然弯曲推入背板的折边卡槽内,然后光学组件在折边卡槽内下放并展平,光学组件在下放并展平过程中,背板上的多个凸起形式的固定件很难对准光学组件的多个挂耳结构,而导致光学组件的多个挂耳结构容易卡在背板上的多个固定件上,使得光学组件难以安装到位而擦伤光学组件,从而造成生产及品质异常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设有左折边和右折边,所述背板的下端、所述左折边的下端、所述右折边的下端共同限定出第一开口,所述左折边的内侧、所述右折边的内侧共同限定出第二开口;所述左折边的内侧、所述右折边的内侧均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开口向内设置;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插装到所述左折边的所述卡槽、所述右折边的所述卡槽内,以封盖所述第二开口并与所述背板相对设置;所述光学组件的下侧边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压条,所述压条包括呈夹角相连的横向部以及竖向部,所述竖向部可拆卸地盖合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横向部与所述光学组件的下侧边相对设置,所述横向部朝向所述光学组件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卡接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板体通过转接段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错开;其中,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均延伸至所述第一定位孔内,且所述第一板体的板平面、所述第二板体的侧边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壁抵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还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与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相连,所述支撑台通过若干个支撑筋板分别与所述横向部以及所述竖向部相连,所述支撑台与所述光学组件的下侧边抵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部以及所述竖向部组成L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洪林李伟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茂佳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