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879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弯装置,包括底架、设置于底架上的工作平台、侧板、推进电机,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推进导轨,所述推进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夹持待折弯的工件,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竖向的升降导轨;该折弯装置通过设置推进导轨、固定架,以固定待折弯的工件的同时,可带动固定架、工件前后移动,以快速移动至工件待折弯处,然后通过设置升降导轨、升降架、平移导轨、平移架,以带动平移架上下左右平移,以使固定架上的工件对准第一折弯块或第二折弯块,利用第一折弯块横截面积与第二折弯块的横截面积不同,使工件可折弯不同的尺寸,整体可调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折弯(Bending)—金属板料在折弯机上模或下模的压力下,首先经过弹性变形,然后进入塑性变形,在塑性弯曲的开始阶段,板料是自由弯曲的,随着上模或下模对板料的施压,板料与下模V型槽内表面逐渐靠紧,同时曲率半径和弯曲力臂也逐渐变小,继续加压直到行程终止,使上下模与板材三点靠紧全接触,此时完成一个V型弯曲,就是俗称的折弯;现有的折弯装置其可调性不足,受限于结构过于简单或其他因素影响,折弯装置通常只能将金属材料折弯成一种规格,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强的折弯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折弯装置,包括底架、设置于底架上的工作平台、侧板、推进电机,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推进导轨,所述推进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夹持待折弯的工件,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竖向的升降导轨,所述升降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水平方向设置的平移导轨,所述平移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平移架,所述平移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折弯块、第二折弯块,所述第一折弯块与第二折弯块上下同轴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折弯块横截面积与第二折弯块的横截面积不同;
[0005]所述平移架上设置有第一滑动导轨、第二滑动导轨,所述第一滑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架,所述第一滑动架上设置有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上下设置,所述第二滑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架,所述第一滑动架与第二滑动架前后设置,所述第二滑动架上设置有第三折弯部与第四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部与第四折弯部上下设置,所述第一折弯块分别与第一折弯部、第三折弯部配合折弯工件,所述第二折弯块分别与第二折弯部、第四折弯部配合折弯工件。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调性强,该折弯装置通过设置推进导轨、固定架,以固定待折弯的工件的同时,可带动固定架、工件前后移动,以快速移动至工件待折弯处,然后通过设置升降导轨、升降架、平移导轨、平移架,以带动平移架上下左右平移,以使固定架上的工件对准第一折弯块或第二折弯块,利用第一折弯块横截面积与第二折弯块的横截面积不同,使工件可折弯不同的尺寸,再通过设置第一滑动导轨、第一滑动架、第二滑动导轨、第二滑动架,可调节第一折弯部、第三折弯部与第一折弯块之间的距离,调节第二折弯部、第四折弯部与第二折弯块之间的距离,从而可适应加工不同厚度规格的工件,整体可调性强,实用性强。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推进电机连接有推进减速箱,所述推进减速箱连接有推进螺杆,所述推进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架。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带动固定架前后移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调节导轨与调节螺杆,所述调节导轨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调节导轨与平移导轨相平行,所述调节导轨滑动连接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座设置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用于供工件插入固定。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带动固定套筒左右平移。
[0009]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向上连接升降架。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带动升降架上下移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平移气缸,所述平移气缸连接平移架,所述平移气缸用于带动平移架左右平移。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带动平移架左右平移。
[0011]进一步地,所述平移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驱动减速箱,所述驱动减速箱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折弯块同轴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带动第一折弯块与第二折弯块转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平移架上设置有第一推进气缸、第二推进气缸,所述第一推进气缸连接第一滑动架,所述第二推进气缸连接第二滑动架。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带动第一滑动架、第二滑动架左右平移。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架上设置有调节气缸、调节架,所述调节架滑动连接于第一滑动架上,所述调节气缸连接调节架用于带动调节架前后移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设置于调节架上。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带动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前后移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弯块外侧壁开有第一折弯槽,所述第二折弯块外侧壁开有第二折弯槽,所述第一折弯部、第三折弯部与第一折弯槽的相对侧上分别开有第一夹持槽、第三夹持槽,所述第二折弯部、第四折弯部与第二折弯槽的相对侧上分别开有第二夹持槽、第四夹持槽。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夹持待折弯的工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一。
[0016]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二。
[0019]图5为图4中C处局部放大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侧板、平移架立体图。
[0021]其中,1为底架,11为工作平台,12为侧板,21为推进导轨,22为固定架,221为固定套筒,23为推进电机,24为推进螺杆,25为调节导轨,26为调节螺杆,27为调节座,31为升降导轨,32为升降架,33为升降液压缸,34为平移导轨,35为平移气缸,4为平移架,41为第一折弯块,411为第一折弯槽,42为第二折弯块,421为第二折弯槽,43为第一滑动导轨,44为第一推进气缸,45为第一滑动架,451为第一折弯部,4511为第一夹持槽,452为第二折弯部,4521为第二夹持槽,453为调节气缸,454为调节架,46为第二滑动导轨,47为第二推进气缸,48为第二滑动架,481为第三折弯部,4811为第三夹持槽,482为第四折弯部,4821为第四夹持槽,49为驱动电机,491为驱动减速箱,492为主动齿轮,493为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参见附图1至附图6所示,一种折弯装置,包括底架1、设置于底架1上的工作平台11、侧板12、推进电机23,工作平台11上设置有推进导轨21,推进导轨21上滑动连接有固定架22,固定架22用于夹持待折弯的工件,侧板12上设置有竖向的升降导轨31,升降导轨31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架32,升降架32上设置有水平方向设置的平移导轨34,平移导轨34上滑动连接有平移架4,平移架4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折弯块41、第二折弯块42,第一折弯块41与第二折弯块42上下同轴设置,其中,第一折弯块41横截面积与第二折弯块42的横截面积不同,第一折弯块41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折弯块42的横截面积,对应地,第一折弯部45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折弯部452,第三折弯部48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四折弯部482。
[0024]在本实施例中,平移架4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装置,包括底架(1)、设置于底架(1)上的工作平台(11)、侧板(12)、推进电机(2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1)上设置有推进导轨(21),所述推进导轨(21)上滑动连接有固定架(22),所述固定架(22)用于夹持待折弯的工件,所述侧板(12)上设置有竖向的升降导轨(31),所述升降导轨(31)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架(32),所述升降架(32)上设置有水平方向设置的平移导轨(34),所述平移导轨(34)上滑动连接有平移架(4),所述平移架(4)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折弯块(41)、第二折弯块(42),所述第一折弯块(41)与第二折弯块(42)上下同轴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折弯块(41)横截面积与第二折弯块(42)的横截面积不同;所述平移架(4)上设置有第一滑动导轨(43)、第二滑动导轨(46),所述第一滑动导轨(43)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架(45),所述第一滑动架(45)上设置有第一折弯部(451)与第二折弯部(452),所述第一折弯部(451)与第二折弯部(452)上下设置,所述第二滑动导轨(46)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架(48),所述第一滑动架(45)与第二滑动架(48)前后设置,所述第二滑动架(48)上设置有第三折弯部(481)与第四折弯部(482),所述第三折弯部(481)与第四折弯部(482)上下设置,所述第一折弯块(41)分别与第一折弯部(451)、第三折弯部(481)配合折弯工件,所述第二折弯块(42)分别与第二折弯部(452)、第四折弯部(482)配合折弯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电机(23)连接有推进减速箱,所述推进减速箱连接有推进螺杆(24),所述推进螺杆(24)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架(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2)上设置有调节导轨(25)与调节螺杆(26),所述调节导轨(25)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调节导轨(25)与平移导轨(34)相平行,所述调节导轨(25)滑动连接有调节座(27),所述调节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杏仪韦日亮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八斗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