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变流升压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6722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便携电源技术领域,提出了户外变流升压一体机,包括控制单元和缓冲电路,驱动电路连接控制单元,缓冲电路包括二极管D5、电容C13、电容C14、二极管D6、二极管D7、电感L5、二极管D8和电感L4,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场效应管Q3的漏极,阴极通过电容C13接地,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阴极通过电感L4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电容C14的第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3的漏极,电容C14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二极管D6的阴极接地,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电容C14的第二端,二阳极通过电感L5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阳极连接供电接口的负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流升压电源内的开关管开关损耗大的问题。损耗大的问题。损耗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户外变流升压一体机


[0001]本技术涉及便携电源
,具体的,涉及户外变流升压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户外直流升压电源是目前民生发展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可以应用野外应急、自然灾害应急、户外旅游、商务出行、室外作业、郊外聚会、停电应急等领域。直流升压电源一般采用PWM技术,由脉冲宽度调制驱动器和开关管构成,开关管工作在导通和关断的两种状态,通过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由于器件工作状态转换的延迟效应,在开关管导通状态转换至关断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开关损耗,影响整个电源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户外变流升压一体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流升压电源内的开关管开关损耗大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户外变流升压一体机,包括蓄电池和Boost升压电路,所述Boost升压电路包括电感L1,场效应管Q3、二极管D2和电容C12,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极,所述蓄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户外变流升压一体机,包括蓄电池和Boost升压电路,所述Boost升压电路包括电感L1,场效应管Q3、二极管D2和电容C12,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极,所述蓄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所述场效应管Q3栅极连接驱动电路,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供电接口的正极,所述电容C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电容C1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接口的负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和缓冲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缓冲电路包括二极管D5、电容C13、电容C14、二极管D6、二极管D7、电感L5、二极管D8和电感L4,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通过所述电容C13接地,所述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8的阴极通过所述电感L4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电容C1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所述电容C1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所述电容C14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D7的阳极通过所述电感L5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供电接口的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变流升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变换器U2、电阻R5、电阻R9、电容C5和场效应管Q4,所述场效应管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威樊崇薛海涛徐沛李光正董闯段钧洋张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金冠智能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