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耕地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847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耕地修复装置,包括安装架、运输泵、存放罐、电机、连接管、空心轴、转盘;所述的安装架的下端设置转盘,中部安装有电机,上端安装有存放罐和运输泵;所述的转盘的中部开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喷头安装管;所述的转盘的底面安装有旋耕刀;所述的喷头安装管的上半段外部套有空心轴;所述的空心轴的上端安装有齿轮Ⅱ,下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Ⅰ;所述的喷头安装管的内部设置连接管,下端安装有喷头,底部设置有尖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让微生物菌剂能均匀分布在待修复的耕地的土壤内。同时,耕地的土壤在通过旋耕刀搅拌后,土质更为疏松,更适宜微生物生存,能有效提高微生物菌剂对耕地的修复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耕地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耕地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耕地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这种菌剂用于拌种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预防土传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农用微生物菌剂恰当使用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由于现代农业常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对耕地进行施肥或除虫,因此常使用微生物菌剂投放入耕地中,对耕地进行修复;目前,微生物菌剂的投放方式包括作为肥料直接施撒在耕地上,或是在耕地指定位置上打孔将微生物菌剂投放入孔内。然而,这种投放方式往往会使得微生物菌剂集中在待修复耕地的表面或微生物菌剂的投放孔内;微生物菌剂内的微生物只能对投放耕地的表面或微生物菌剂的投放孔附近的土壤进行修复,修复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耕地修复装置,在对耕地投放微生物菌剂时,微生物菌剂能均匀分布在待修复的耕地的土壤内。同时,耕地的土壤在通过旋耕刀搅拌后,土质更为疏松,更适宜微生物生存,能有效提高微生物菌剂对耕地的修复效果。
[0004]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耕地修复装置,包括安装架、运输泵、存放罐、电机、连接管、空心轴、转盘;
[0006]所述的安装架的下端设置转盘,中部安装有电机,上端安装有存放罐和运输泵;所述的存放罐通过管道与运输泵连接;所述的转盘的中部开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喷头安装管;所述的转盘的底面安装有旋耕刀;
[0007]所述的喷头安装管竖直设置,下半段延伸至安装架的下方,上半段位于安装架的内部;所述的喷头安装管的上半段外部套有空心轴;所述的空心轴的上端安装有齿轮Ⅱ,下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通过螺栓与转盘的顶面连接;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Ⅰ;所述的齿轮Ⅰ与齿轮Ⅱ啮合;所述的喷头安装管的内部设置连接管,下端安装有喷头,底部设置有尖端;所述的连接管的下端沿喷头安装管的内部延伸至喷头安装管的下端,上端连接运输泵的输出端;所述的喷头的头部朝向喷头安装管的侧面,尾部与连接管连接。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安装架的顶面设置扶手;所述的安装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踏板;所述的踏板一端连接安装架的侧面,另一端向安装架的外侧延伸。所述的扶手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拿取安装架;所述的踏板起辅助支撑作用,使用者可以双手握住扶手,脚踩踏板,将旋耕刀和喷头安装管插入耕地,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安装架的下端设置有套筒 ;所述的套筒套在空心轴的外部;所述的套筒的底面与固定板紧贴,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一端
连接套筒,另一端连接安装架,将套筒固定在安装架的下端。在将旋耕刀和喷头安装管插入耕地时,套筒的底面抵住转盘,套筒起支撑作用。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空心轴的内部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Ⅲ和滚动轴承Ⅱ;所述的滚动轴承Ⅲ和滚动轴承Ⅱ的外圈分别与空心轴的内壁紧贴,内圈分别与喷头安装管的外壁紧贴;所述的套筒的顶面开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滚动轴承Ⅰ,凹槽的上方安装有轴承端盖,轴承端盖将滚动轴承Ⅰ密封在凹槽内;所述的滚动轴承Ⅰ的外圈与凹槽的内壁紧贴,内圈与空心轴的外壁紧贴。
[0011]所述的套筒安装滚动轴承Ⅰ,使得空心轴在套筒的中部旋转时的摩擦为滚动摩擦,使得空心轴可以快速转动,减少摩擦损失;所述的空心轴的中部安装滚动轴承Ⅱ和滚动轴承Ⅲ,使得空心轴在喷头安装管的外部旋转时的摩擦为滚动摩擦,使得空心轴可以快速转动,减少摩擦损失。所述的滚动轴承Ⅰ、滚动轴承Ⅱ和滚动轴承Ⅲ采用径向滚动轴承,能承受径向力,使得装置整体的使用更为可靠。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齿轮Ⅱ的下端设置有连接键;所述的空心轴的上端设置有键槽;所述的连接键插入键槽,将齿轮Ⅱ安装在空心轴的上端。
[00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14]所述的旋耕刀用于搅动耕地;所述的转盘用于带动旋耕刀旋转;所述的转盘转动时,由电机提供动力,电机带动齿轮Ⅰ转动,齿轮Ⅰ带动齿轮Ⅱ转动,齿轮Ⅱ带动空心轴转动,空心轴带动转盘转动。所述的喷头安装管的下端插入耕地内,由喷头向土壤内喷入微生物菌剂;所述的运输泵从存储罐中抽取微生物菌剂,并通过连接管向喷头输送微生物菌剂。所述的电机和运输泵外接电源。向耕地指定地点投放微生物菌剂时,先将安装架移动至投放地点上方,然后将旋耕刀和喷头安装管插入土壤内;接着启动电机,旋耕刀对土壤进行搅拌,并在搅拌的过程中启动运输泵,向土壤注入微生物菌剂,旋耕刀继续旋转,将耕地搅拌均匀。
[0015]本技术的优点:
[0016]本技术通过将喷头安装管插入微生物菌剂投放耕地的土壤内;并通过旋耕刀对土壤进行搅拌,在旋耕刀搅拌土地的过程中,通过喷头向土壤内投放微生物菌剂,使得微生物菌剂能均匀分布在待修复的耕地的土壤内。同时,耕地的土壤在通过旋耕刀搅拌后,土质更为疏松,更适宜微生物生存,能有效提高微生物菌剂对耕地的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空心轴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识:1

安装架,2

运输泵,3

扶手,4

存放罐,5

电机,6

连接管,7

空心轴,8

套筒,9

转盘,10

旋耕刀,11

喷头安装管,12

尖端,13

喷头,14

踏板,15

齿轮Ⅰ,16

齿轮Ⅱ,17

连接键,18

轴承端盖,19

滚动轴承Ⅰ,20

滚动轴承Ⅱ,21

固定板,22

滚动轴承Ⅲ,23

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所示的一种耕地修复装置,包括安装架1、运输泵2、存放罐4、电机5、连接管6、空心轴7、转盘9;
[0024]所述的安装架1的下端设置转盘9,中部安装有电机5,上端安装有存放罐4和运输泵2;所述的存放罐4通过管道与运输泵2连接;所述的转盘9的中部开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喷头安装管11;所述的转盘9的底面安装有旋耕刀10;
[0025]所述的喷头安装管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耕地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运输泵(2)、存放罐(4)、电机(5)、连接管(6)、空心轴(7)、转盘(9);所述的安装架(1)的下端设置转盘(9),中部安装有电机(5),上端安装有存放罐(4)和运输泵(2);所述的存放罐(4)通过管道与运输泵(2)连接;所述的转盘(9)的中部开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喷头安装管(11);所述的转盘(9)的底面安装有旋耕刀(10);所述的喷头安装管(11)竖直设置,下半段延伸至安装架(1)的下方,上半段位于安装架(1)的内部;所述的喷头安装管(11)的上半段外部套有空心轴(7);所述的空心轴(7)的上端安装有齿轮Ⅱ(16),下端设置有固定板(21);所述的固定板(21)通过螺栓与转盘(9)的顶面连接;所述的电机(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Ⅰ(15);所述的齿轮Ⅰ(15)与齿轮Ⅱ(16)啮合;所述的喷头安装管(11)的内部设置连接管(6),下端安装有喷头(13),底部设置有尖端(12);所述的连接管(6)的下端沿喷头安装管(11)的内部延伸至喷头安装管(11)的下端,上端连接运输泵(2)的输出端;所述的喷头(13)的头部朝向喷头安装管(11)的侧面,尾部与连接管(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地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架(1)的顶面设置扶手(3);所述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蕙叶宗达贺斐梁杏胡凤袁建龙刘灿曾敏罗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