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43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包括:L型钢管束组合构件,包括第一板状结构、第二板状结构和墙角钢管单元,墙角钢管单元为方形钢管,墙角钢管单元的其中两个相邻的管壁分别与第一板状结构和第二板状结构焊接连接构成L型结构;钢梁连接组件,包括钢板一、钢板二、钢板三和钢板四;钢板一、钢板二、钢板三和钢板四依次焊接连接形成方形套管,方形套管套接在墙角钢管单元外围并与墙角钢管单元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在保证受力合理、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提高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处的钢管束抗拉强度,满足X向、Y向钢梁和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均刚接连接的工程需要。角均刚接连接的工程需要。角均刚接连接的工程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与钢梁的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属于结构设计和预制装配


技术介绍

[0002]钢管束是若干U型钢或矩形钢管、钢板拼装组成的具有空腔的结构单元,钢管束与内填混凝土组合构成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采用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替代传统混凝土剪力墙,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与钢柱、钢梁共同作用组成新型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具备钢结构项目所有优点,满足装配式、标准化需求,随着钢结构在住宅、公共建筑等领域的推广发展,该结构体系的应用日益广泛;根据结构布置,当在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处连接X向、Y向钢梁时,通常需要两个方向钢梁均与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刚接连接,如图4所示;目前该结构体系暂无比较合理的两个方向钢梁均与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刚接连接的节点结构,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处的钢管束抗拉强度不高,给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推广应用带来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在保证受力合理、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提高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处的钢管束抗拉强度,满足X向、Y向钢梁和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均刚接连接的工程需要。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包括:
[0006]L型钢管束组合构件,包括第一板状结构、第二板状结构和墙角钢管单元,所述板状结构由若干个钢管彼此平行且依次焊接构成,所述钢管和墙角钢管单元均具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腔;所述墙角钢管单元为方形钢管,墙角钢管单元的其中两个相邻的管壁分别与第一板状结构和第二板状结构焊接连接构成L型结构;
[0007]钢梁连接组件,包括钢板一、钢板二、钢板三和钢板四;所述钢板一、钢板二、钢板三和钢板四依次焊接连接形成方形套管,所述方形套管套接在墙角钢管单元外围并与墙角钢管单元焊接连接;所述钢板一和钢板二分别用于连接钢梁一和钢梁二,所述钢板三位于第一板状结构与墙角钢管单元之间,第一板状结构朝向墙角钢管单元的侧面设有用于容纳钢板三的开槽,第一板状结构的开槽处与钢板三焊接;所述钢板四位于第二板状结构与墙角钢管单元之间,第二板状结构朝向墙角钢管单元的侧面设有用于容纳钢板四的开槽,第二板状结构的开槽处与钢板四焊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钢板一、钢板二和钢板三的宽度大于墙角钢管单元的宽度,钢板四位于钢板二和钢板三之间,钢板四外侧面的钢板二和钢板三之间形成卡槽一,与墙角钢管单元连接的第二板状结构的侧边位于卡槽一中;钢板一与墙角钢管单元和第一板状结构同时焊接连接,钢板二与墙角钢管单元和第二板状结构同时焊接连
接,钢板三与墙角钢管单元和第二板状结构同时焊接连接。
[0009]为了增加钢梁连接组件的结构强度,所述钢板三设置有两个,两个钢板三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钢板四与钢板三对应配合设置有两个。
[0010]为了进一步增加钢梁连接组件的结构强度,在钢板三的外侧面焊接连接有钢板五,钢板五与钢板一平行,钢板三外侧面的钢板五和钢板一之间形成卡槽二,与墙角钢管单元连接的第一板状结构的侧边位于卡槽二中;钢板五同时与第一板状结构焊接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钢板二上形成有多个塞焊孔,钢板二通过多个塞焊孔与墙角钢管单元焊接连接,且钢板二的顶部边沿和底部边沿分别与墙角钢管单元焊接连接;通过塞焊孔焊接钢板二,可以确保钢板二与墙角钢管单元有效结合,保证墙角钢管单元的内力传递。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多个塞焊孔沿钢板二长度方向呈两列间隔布置;避免塞焊孔出现堆积现象。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钢板一和钢板二的厚度相同,钢板三和钢板四的厚度相同,且钢板一和钢板二的厚度大于钢板三和钢板四的厚度。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钢板一和钢板二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用于与钢梁的腹板螺栓连接的腹板连接板;便于钢板一和钢板二分别与钢梁一和钢梁二快速连接形成传力结构。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钢板一和钢板二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腹板连接板,两个腹板连接板相互平行,两个腹板连接板之间具有空隙,钢梁的腹板插入两个腹板连接板之间的空隙后与两个腹板连接板螺栓连接;提高钢梁的腹板与腹板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钢板一和钢板二分别与钢梁一和钢梁二的连接强度,保证传力结构的稳定性。
[0016]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7]实现两个方向钢梁均与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刚接连接,达到刚接受力效果;当钢梁端头承受较大弯矩时,通过钢板一和钢板二有效拉结钢梁;实现在保证受力合理、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提高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处的钢管束抗拉强度,满足X向、Y向钢梁和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均刚接连接的工程需要。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的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的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现有技术中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处与X向、Y向钢梁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0023]1‑
钢板一,2

钢板二,3

钢板三,4

钢板四,5

钢板五,6

塞焊孔,7

腹板连接板,11

第一板状结构,12

第二板状结构,13

墙角钢管单元,21

钢梁一,22

钢梁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
[0025]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包括:
[0026]L型钢管束组合构件,包括第一板状结构11、第二板状结构12和墙角钢管单元13,板状结构由若干个钢管彼此平行且依次焊接构成,钢管和墙角钢管单元13均具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腔;墙角钢管单元13为方形钢管,墙角钢管单元13的其中两个相邻的管壁分别与第一板状结构11和第二板状结构12焊接连接构成L型结构;板状结构中的钢管是U型管,且同一板状结构中的U型管的缺口方向一致,U型管的中间空腔作为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腔;
[0027]钢梁连接组件,包括钢板一1、钢板二2、钢板三3和钢板四4;钢板一1、钢板二2、钢板三3和钢板四4依次焊接连接形成方形套管,方形套管套接在墙角钢管单元13外围并与墙角钢管单元13焊接连接;钢板一1和钢板二2分别用于连接钢梁一21和钢梁二22,钢板三3位于第一板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钢管束组合构件,包括第一板状结构、第二板状结构和墙角钢管单元,所述板状结构由若干个钢管彼此平行且依次焊接构成,所述钢管和墙角钢管单元均具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腔;所述墙角钢管单元为方形钢管,墙角钢管单元的其中两个相邻的管壁分别与第一板状结构和第二板状结构焊接连接构成L型结构;钢梁连接组件,包括钢板一、钢板二、钢板三和钢板四;所述钢板一、钢板二、钢板三和钢板四依次焊接连接形成方形套管,所述方形套管套接在墙角钢管单元外围并与墙角钢管单元焊接连接;所述钢板一和钢板二分别用于连接钢梁一和钢梁二,所述钢板三位于第一板状结构与墙角钢管单元之间,第一板状结构朝向墙角钢管单元的侧面设有用于容纳钢板三的开槽,第一板状结构的开槽处与钢板三焊接;所述钢板四位于第二板状结构与墙角钢管单元之间,第二板状结构朝向墙角钢管单元的侧面设有用于容纳钢板四的开槽,第二板状结构的开槽处与钢板四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一、钢板二和钢板三的宽度大于墙角钢管单元的宽度,钢板四位于钢板二和钢板三之间,钢板四外侧面的钢板二和钢板三之间形成卡槽一,与墙角钢管单元连接的第二板状结构的侧边位于卡槽一中;钢板一与墙角钢管单元和第一板状结构同时焊接连接,钢板二与墙角钢管单元和第二板状结构同时焊接连接,钢板三与墙角钢管单元和第二板状结构同时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墙角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宏恩吴敦军许小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