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正反接电池供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43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1
本申请的一种可正反接电池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第一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池输入接口、第二电池输入接口和用于限制电流按照第一方向导通的第一限流电路;第一电池输入接口经过第一限流电路电连接第二电池输入接口;第二供电电路包括第三电池输入接口、第四电池输入接口和用于限制电流按照第二方向导通的第二限流电路;第三电池输入接口经过第二限流电路电连接第四电池输入接口;第一电池输入接口与第三电池输入接口连接,第二电池输入接口与第四电池输入接口连接;其中,当接入电池时,第一限流电路与第二限流电路择一导通。能够实现在电池正接或电池反接的情况下都有一个供电电路能够供电。接的情况下都有一个供电电路能够供电。接的情况下都有一个供电电路能够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正反接电池供电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防反接
,例如涉及一种可正反接电池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池和电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面上各种电子设备的电池和电瓶的安装需要专业人员确认,只能将电路进行正接,将电路进行反接时,可能导致电池和电瓶的损坏,甚至可能导致爆炸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正反接电池供电电路,其能够在文本和背景区分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提高文本检测的完整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正反接电池供电电路,包括:
[0005]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
[0006]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池输入接口、第二电池输入接口和用于限制电流按照第一方向导通的第一限流电路;
[0007]所述第一电池输入接口经过所述第一限流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池输入接口;
[0008]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包括第三电池输入接口、第四电池输入接口和用于限制电流按照第二方向导通的第二限流电路;
[0009]所述第三电池输入接口经过所述第二限流电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池输入接口;
[0010]所述第一电池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三电池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池输入接口与所述第四电池输入接口连接;
[0011]其中,当接入电池时,第一限流电路与所述第二限流电路择一导通。
[0012]所述第一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二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电路;
[0013]所述第一限流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二限流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
[0014]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限流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0015]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
[0016]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电池输出接口、第二电池输出接口、第一三极管、第一PMOS管和第一NMOS管;
[0017]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输出接口。
[0018]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 N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池输出接口。
[0019]所述第一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
[0020]所述第一电容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
[0021]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0022]所述第一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二电阻;
[0023]所述第二电容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接地;
[0024]所述第二电阻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接地。
[0025]所述第一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0026]第一电池接入接口依次经过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
[0027]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同一端;
[0028]所述第一电池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
[0029]所述第一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
[0030]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
[0031]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
[0032]所述第一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一电压端;
[0033]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和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
[0034]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0035]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池输入接口。
[0036]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端;第一电阻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端,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
[0037]所述第一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和第五电容;
[0038]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和所述第六电阻;
[0039]所述第五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
[0040]本申请的一种可正反接电池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第一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池输入接口、第二电池输入接口和用于限制电流按照第一方向导通的第一限流电路;第一电池输入接口经过第一限流电路电连接第二电池输入接口;第二供电电路包括第三电池输入接口、第四电池输入接口和用于限制电流按照第二方向导通的第二限流电路;第三电池输入接口经过第二限流电路电连接第四电池输入接口;第一电池输入接口与第三电池输入接口连接,第二电池输入接口与第四电池输入接口连接;其中,当接入电池时,第一限流电路与第二限流电路择一导通。当电池正接时第一限流电路导通,第一供电电路供电。第二限流电路截止,第二供电电路不供电。当电池反接时第二限流电路导通,第二供电电路供电。第一限流电路截止,第一供电电路不供电,从而实现在电池正接或电池反接的情况下都能供电。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一实施例的第一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为一实施例的第二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43]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45]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上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模块、模块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模块、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模块和全部组合。
[0046]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正反接电池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池输入接口、第二电池输入接口和用于限制电流按照第一方向导通的第一限流电路;所述第一电池输入接口经过所述第一限流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池输入接口;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包括第三电池输入接口、第四电池输入接口和用于限制电流按照第二方向导通的第二限流电路;所述第三电池输入接口经过所述第二限流电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池输入接口;所述第一电池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三电池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池输入接口与所述第四电池输入接口连接;其中,当接入电池时,第一限流电路与所述第二限流电路择一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接电池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二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限流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二限流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正反接电池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限流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正反接电池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电池输出接口、第二电池输出接口、第一三极管、第一PMOS管和第一NMOS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输出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正反接电池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池输出接口。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正反接电池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子华邓世涛翁祖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