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路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831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管路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管路连接系统,该地下管路连接系统包括:检查井,具有安装通孔;连接管,穿设所述安装通孔;外密封组件,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周且安装于所述检查井的外壁,以对所述安装通孔的外端口密封;内密封组件,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周且安装于所述检查井的内壁,以对所述安装通孔的内端口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外密封组件和内密封组件分别设置在检查井的外壁和内壁,实现对安装通孔的外端口和内端口的同时密封,从而增强连接管穿设安装通孔的周围的密封性,避免检查井内水外流,确保了检查井周围路基及建构筑基础的结构稳定及安全性。井周围路基及建构筑基础的结构稳定及安全性。井周围路基及建构筑基础的结构稳定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管路连接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管道连接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管路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地下管路系统中,检查井用在建筑小区(居住区、公共建筑区、厂区等)范围内埋地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等位置,主要为了便于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管道或下井操作检查。检查井作为管道交汇处,其上一般连接有多个支管,检查井连接支管时,需在井壁开通孔,连接支管穿设通孔设置。
[0003]但井壁开孔后,连接支管穿设井壁通孔周围难以进行密封,导致检查井内水外流进入路基及建构筑基础,影响路基及建构筑基础稳定,进而影响路基及建构筑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检查井连接支管周围密封性差、漏水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密封性好、使用安全的地下管路连接系统。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管路连接系统,包括:检查井,具有安装通孔;连接管,穿设所述安装通孔;外密封组件,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周且安装于所述检查井的外壁,以对所述安装通孔的外端口密封;内密封组件,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周且安装于所述检查井的内壁,以对所述安装通孔的内端口密封。
[0006]可选的,所述外密封组件与所述连接管之间和/或所述内密封组件与所述连接管之间和/或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壁与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防水材料。
[0007]可选的,防水材料为砂浆。
[0008]可选的,所述外密封组件包括连接的外封板和外套筒,所述外封板与所述检查井的外壁连接,所述外套筒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周且所述外套筒远离所述检查井的中心延伸;所述内密封组件包括连接的内封板和内套筒,所述内封板与所述检查井的内壁连接,所述内套筒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周且所述内套筒朝向所述检查井的中心延伸。
[0009]可选的,所述外封板和所述内封板均为弧形板,且所述外封板的弧度与所述检查井外壁的弧度一致,所述内封板的弧度与所述检查井内壁的弧度一致。
[0010]可选的,所述外密封组件和/或所述内密封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通孔连通的第一浇注孔。
[0011]可选的,所述外密封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外封部和第二外封部,所述第一外封部和所述第二外封部配合卡接于所述连接管的相对两侧;所述内密封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内封部和第二内封部,所述第一内封部和所述第二内封部配合卡接于所述连接管的相对两侧。
[0012]可选的,所述外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一卡接组件,所述第一外封部和所述第二外封部通过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内密封组件包括还包括第二卡接组件,所述第一内封部和所述第二内封部通过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包括可相互卡接的第一卡扣和第一卡座,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一卡座中的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封部上,其中另一个所述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封部上;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包括可相互卡接的第二卡扣和第二卡座,所述第二卡扣和所述第二卡座中的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封部上,其中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封部上。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扣和/或所述第一卡座具有弹性,所述第二卡扣和/或所述第二卡座具有弹性。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外封部、所述第二外封部、所述第一内封部和所述第二内封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第二浇注孔,所述第二浇注孔与所述安装通孔连通。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技术的地下管路连接系统,包括检查井、连接管、外密封组件和内密封组件,检查井具有安装通孔,连接管穿设安装通孔,外密封组件套接于连接管的外周且安装于检查井的外壁,以对安装通孔的外端口密封,内密封组件套接于连接管的外周且安装于检查井的内壁,以对安装通孔的内端口密封。因此,本技术通过将外密封组件和内密封组件分别设置在检查井的外壁和内壁,实现对安装通孔的外端口和内端口的同时密封,密封效果好,从而增强连接管穿设安装通孔的周围的密封性,避免检查井内水外流,确保了检查井周围路基及建构筑基础的结构稳定及安全性,整个结构简单、施工操作方便。
[0018]2、本技术的地下管路连接系统,外密封组件与连接管之间和/或内密封组件与连接管之间和/或安装通孔的内壁与连接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防水材料。通过填涂防水材料,以减小外密封组件与连接管之间和/或内密封组件与连接管之间和/或安装通孔的内壁与连接管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且防水材料防水性能好,进一步增强检查井的安装通孔处的密封性,降低漏水风险。
[0019]3、本技术的地下管路连接系统,防水材料为砂浆。通过将砂浆灌注于外密封组件与连接管之间和/或内密封组件与连接管之间和/或安装通孔的内壁与连接管的外壁之间,既起到很好的防水密封作用,同时砂浆还能增强检查井安装通孔处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
[0020]4、本技术的地下管路连接系统,外密封组件包括连接的外封板和外套筒,外封板与检查井的外壁连接,外套筒套接于连接管的外周且外套筒远离检查井的中心延伸;内密封组件包括连接的内封板和内套筒,内封板与检查井的内壁连接,内套筒套接于连接管的外周且内套筒朝向检查井的中心延伸。通过外套筒和内套管一同对连接管穿设安装通孔的两端进行套接固定,且外封板和内封板分别连接于检查井的外壁和内壁,整个连接紧密性强,实现对连接管的安装定位,避免连接管安装过程中发生偏移导致排水不畅,确保了连接管的安装位置及稳定性,确保地下管路系统正常排水。
[0021]5、本技术的地下管路连接系统,外封板和内封板均为弧形板,且外封板的弧度与检查井外壁的弧度一致,内封板的弧度与检查井内壁的弧度一致。以此提高外封板与检查井外壁之间以及内封板与检查井内壁之间的贴合度,进而增强抵接稳定性、可靠性,同时贴合度较好还能提高检查井整体美观性。
[0022]6、本技术的地下管路连接系统,外密封组件和/或内密封组件上设置有与安装通孔连通的第一浇注孔。第一浇注孔便于向安装通孔内浇注防水材料,且第一浇注孔可
随外密封组件和/或内密封组件一体加工,无需后续单独开设、节省施工工序。
[0023]7、本技术的地下管路连接系统,外密封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外封部和第二外封部,第一外封部和第二外封部配合卡接于连接管的相对两侧;内密封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内封部和第二内封部,第一内封部和第二内封部配合卡接于连接管的相对两侧。通过将外密封组件和内密封组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两部分,通过两部分配合卡接于连接管的相对两侧实现对连接管的安装定位、安装方便,同时两部分配合卡接连接管的方式能够适应具有一定生产误差的连接管的安装,降低对连接管的生产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路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查井(1),具有安装通孔(11);连接管(2),穿设所述安装通孔(11);外密封组件(3),套接于所述连接管(2)的外周且安装于所述检查井(1)的外壁,以对所述安装通孔(11)的外端口密封;内密封组件(4),套接于所述连接管(2)的外周且安装于所述检查井(1)的内壁,以对所述安装通孔(11)的内端口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路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组件(3)与所述连接管(2)之间和/或所述内密封组件(4)与所述连接管(2)之间和/或所述安装通孔(11)的内壁与所述连接管(2)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防水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路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材料为砂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路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组件(3)包括连接的外封板(31)和外套筒(32),所述外封板(31)与所述检查井(1)的外壁连接,所述外套筒(32)套接于所述连接管(2)的外周且所述外套筒(32)远离所述检查井(1)的中心延伸;所述内密封组件(4)包括连接的内封板(41)和内套筒(42),所述内封板(41)与所述检查井(1)的内壁连接,所述内套筒(42)套接于所述连接管(2)的外周且所述内套筒(42)朝向所述检查井(1)的中心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管路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板(31)和所述内封板(41)均为弧形板,且所述外封板(31)的弧度与所述检查井(1)外壁的弧度一致,所述内封板(41)的弧度与所述检查井(1)内壁的弧度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地下管路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组件(3)和/或所述内密封组件(4)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通孔(11)连通的第一浇注孔(33)。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地下管路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艳宏徐晓明李健王宏义王佑天常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