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堆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277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堆叠结构,包括相适配的板端连接器和线端连接器,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板端塑胶壳体、金属耳扣,板端导电端子,所述板端塑胶壳体一面设有两个堆叠布置的连接腔,另一面设有两个互相对称卡扣腔,所述线端连接器包括线端塑胶壳体、线端导电端子,所述线端连接器设有插接部所述线端塑胶壳体两侧面设有卡钩。连接腔呈堆叠方式排布,实现一个板端连接器可与多个线端连接器耦合,横向布局空间占用小,且插接部插入连接腔中,其卡钩与金属耳扣扣合连接,耦合力由金属耳扣和卡扣承担,避免了在插拔操作过程中对连接腔内壁造成损坏。过程中对连接腔内壁造成损坏。过程中对连接腔内壁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堆叠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的堆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线对板的连接器或母端子元件,其是几个公端子与母端子相连接,受电路板或机壳空间限制无法做到多电流集成连接,使用多电路连接时必须分多组连接器分开承担,操作繁琐且占用电路板横向布局空间过大,限制了电路板的小型化设计应用。
[0003]另外,两个连接器配端联接,其卡扣大多使用塑胶卡扣配塑胶孔方式扣接,塑胶孔受结构位置限制浇筑后的强度,插拔过程中容易造成塑胶孔壁损坏,减少两个连接器之间的耦合力,受到振动或冲击时,容易造成接触不良或电性连接断开,甚至公端连接器从母端连接器中脱落,使连接模块之间通讯失效,造成返工,影响工作效率。
[0004]此外,受横向多个连接器排布空间影响,母端连接器连接导线分布跨度过大不便于导线的集束整理和固定,如果对整体结构进行拆装分体集束,其连接安装后,也会影响母端子与公端子的整体的稳固性及连接效果,且其母端数量增加,连接器与线束同时占用更多的分布空间,连接的实用性或应用性较低。
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堆叠结构,包括相适配的板端连接器和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板端塑胶壳体(1)、金属耳扣(3),板端导电端子(4),所述板端塑胶壳体(1)一面设有两个堆叠布置的连接腔(11),所述两个连接腔(11)之间设有隔板(12)分隔,另一面设有两个互相对称卡扣腔(13),所述两个卡扣腔(13)之间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端子腔一(14),所述卡扣腔(13)、端子腔一(14)均与连接腔(11)贯通,所述板端导电端子(4)插入端子腔一(14)中,所述金属耳扣(3)插入卡扣腔(13)中固定;所述线端连接器包括线端塑胶壳体(2)、线端导电端子(5),所述线端连接器设有插接部(21),所述插接部(21)一面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端子腔二(22),所述端子腔二(22)贯穿插接部(21)另一面形成插接口(23),所述线端塑胶壳体(2)两侧面设有卡钩(24),所述线端导电端子(5)插入端子腔二(22)中,所述插接部(21)插入连接腔(11)中,其卡钩(24)与金属耳扣(3)扣合连接,形成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的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耳扣(3)两侧设有卡脚,所述卡脚上设有防退卡钩(31)和卡窗(32),所述卡脚之间设有定位柱(33),所述定位柱(33)上两侧设有对称的尖刺卡点一(34);所述卡扣腔(13)贯通两个连接腔(11),所述卡扣腔(13)内设有定位槽(131),所述卡扣腔(13)内还设有防退凸台(132);两个卡扣腔(13)内均插入金属耳扣(3),金属耳扣(3)的定位柱(33)插入定位槽(131)中,防退卡钩(31)扣住防退凸台(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大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联索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