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应线圈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802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33
本申请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应线圈;其中,感应线圈被布置成螺线管线圈,包括沿轴向方向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靠近第一端的第一部分、靠近第二端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中每单位长度的匝数小于第一部分中每单位长度的匝数。以上感应线圈,在由第二部分环绕的区域比第一部分环绕的区域内具有更低的磁通量密度,具有差异的温度分布是有利的。分布是有利的。分布是有利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应线圈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气雾生成
,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应线圈。

技术介绍

[0002]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
[0003]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已知的加热装置,通过匝数均匀分布的感应线圈产生磁场,诱导感受性的加热元件发热以加热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0005]腔室,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0006]加热元件,能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所述加热元件被构造成是沿所述腔室的长度方向延伸;
[0007]感应线圈,围绕所述腔室和/或加热元件设置,并且沿着所述腔室和/或加热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腔室,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加热元件,能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所述加热元件被构造成是沿所述腔室的长度方向延伸;感应线圈,围绕所述腔室和/或加热元件设置,并且沿着所述腔室和/或加热元件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延伸;所述感应线圈被配置为产生变化的磁场,以使所述加热元件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感应线圈包括沿轴向方向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第一部分、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中每单位长度的匝数小于所述第一部分中每单位长度的匝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中每单位长度的匝数沿靠近所述第二端方向是逐渐减小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延伸长度;和/或,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感应线圈的长度的1/2;和/或,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感应线圈的长度的1/2。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仅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和/或,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由同一根导线材料绕制的。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近端和远端;接收口,在使用中气溶胶生成制品能通过该接收口至少部分地接收于所述腔室或从所述腔室移除;所述第一部分比所述第二部分更靠近所述接收口。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匝数小于3个。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界定有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所述第一部分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并避开所述第二加热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并避开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以在第一时间阶段中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保持于第一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二时间阶段中使所述第二加热区域保持于第二目标温度。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是由所述加热元件的不同部位界定的;或,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彼此分离的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进而由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界定所述第一加热区域、以及由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界定所述第二加热区域。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至少位于部分位于所述感应线圈内,并支撑所述感应线圈;所述支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围绕该支架的螺旋形的凹槽,所述感应线圈至少部分被容
纳和保持于所述凹槽内。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气凝胶层,至少部分围绕或包裹所述加热元件,以用于在所述加热元件外提供绝热;和/或,至少一层第二气凝胶层,至少部分围绕或包裹所述感应线圈,以用于在所感应线圈外提供绝热。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界定有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所述第一部分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并避开所述第二加热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并避开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以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与第二加热区域具有或存在温度差。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以在第一时间阶段中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与第二加热区域具有第一温度差,以及在第二时间阶段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与第二加热区域具有第二温度差。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差大于所述第二温度差;和/或,所述第一温度差大于100度;和/或,所述第二温度差大于50度。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的长度为20~50mm;和/或,所述感应线圈具有6~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泽鑫徐中立李永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