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频宽带单馈点全向高增益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95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频宽带单馈点全向高增益天线,它包括基板和四组对称设置的偶极子天线组。四组偶极子天线组等间距地设置在基板上,每组偶极子天线组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2.4GHz偶极子天线A1、A2和一对对称设置的5GHz&6GHz偶极子天线B1、B2。每组偶极子天线组中2.4GHz偶极子天线A1和5GHz&6GHz偶极子天线B1设置在基板的一面,与该面基板上的信号线相连;每组偶极子天线组中2.4GHz偶极子天线A2和5GHz&6GHz偶极子天线B2设置在基板的另一面,与该面基板上的地线相连;基板上的地线和信号线分别与同轴电缆的地线和芯线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使用低损耗基板,以小尺寸的结构实现2.4GHz、5GHz、6GHz宽频带、高增益、全向辐射的性能特点;并且具有防雷电、防静电功能。防静电功能。防静电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频宽带单馈点全向高增益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三频宽带单馈点全向高增益天线,属于天线设计制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天线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各种宽带设备、无线路由等终端设备中,天线的样式及规格大多根据终端设备的性能要求而设计。目前WIFI网络的广泛应用和不断的更新发展,终端设备对天线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要求天线长度最大限度缩短的同时,要求天线具有多频段特性以支持WIFI5、WIFI6、WIFI6E等多种的通信模式;而且还要求具有全向、高增益的特点,以满足更远的通信距离和流畅的通信体验,尤其在室外或大型的公共场所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原因,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三频宽带单馈点全向高增益天线。该天线以小尺寸结构实现2.4GHz、5GHz、6GHz三频宽带、信号全向辐射、高增益的天线性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三频宽带单馈点全向高增益天线,它包括基板和四组对称设置的偶极子天线组;
[0005]所述基板的长度为210~225mm,宽度为14~18mm;
[0006]所述四组对称设置的偶极子天线组等间距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相邻两组偶极子天线组之间的距离为52~58mm;
[0007]所述每组对称设置的偶极子天线组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2.4GHz偶极子天线A1、A2和一对对称设置的5GHz&6GHz偶极子天线B1、B2;
[0008]所述2.4GHz偶极子天线A1和A2结构相同,均为对称的双臂结构;所述每支臂均为L形,每支臂的长度为18~25mm,每支臂最窄处宽度为0.8~1.6mm,每支臂最宽处宽度为3.5~5mm,两支臂的最窄端相连;
[0009]所述5GHz&6GHz偶极子天线B1和B2结构相同,均为呈梯形的单臂结构;所述每支单臂最窄处线宽为0.5~1mm,最宽处线宽为2~3.5mm;所述呈梯形的5GHz&6GHz偶极子天线B1和B2的长度为9~14mm,梯形的两条斜边夹角θ为10~30
°

[0010]所述每组偶极子天线组中2.4GHz偶极子天线A1和5GHz&6GHz偶极子天线B1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面,与该面基板上的信号线相连;所述每组偶极子天线组中2.4GHz偶极子天线A2和5GHz&6GHz偶极子天线B2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另一面,与该面基板上的地线相连;
[0011]所述基板上的地线与同轴电缆的地线相连;所述基板上的信号线与同轴线缆芯线连接。
[0012]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的信号线的线宽为0.5~1.8mm,阻值为50Ω;所述基板上的地线的线宽为2~2.5mm。
[0013]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为低损耗PCB板,其损耗角正切值为0.001
~0.005。
[0014]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基板的正面和背面各设有一根分别与所述信号线和地线相连的短路线;所述短路线的长度为15~23mm,所述短路线的线宽与所在面上的所述信号线或地线的线宽相同;所述两根短路线通过短路线金属过孔连接,所述短路线金属过孔的直径为过孔特性阻抗为50Ω。
[0015]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的地线与同轴电缆的地线相连;所述基板上的信号线通过信号线金属过孔、信号输出端与同轴线缆芯线连接;所述信号线金属过孔的直径为过孔特性阻抗为50Ω。
[0016]本技术的优点:使用低损耗基板,在有限的面积内,以小尺寸的结构实现2.4GHz、5GHz、6GHz宽频带、高增益、全向辐射的性能特点;并且具有防雷电、防静电功能;易于量产,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腐蚀有偶极天线组的基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腐蚀有偶极天线组的基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A为本技术单组偶极子天线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B为本技术单组偶极子天线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驻波图;
[0022]图5为本技术2.4GHz频段的信号辐射图;
[0023]图6为本技术5GHz频段的信号辐射图;
[0024]图7为本技术6GHz频段的信号辐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及特征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其目的是使本技术的特征显而易见。
[0026]如图1~图3B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三频宽带单馈点全向高增益天线包括基板1和四组对称设置的偶极子天线组。
[0027]所述基板1为低损耗PCB板,其损耗角正切值为0.001~0.005,其长度L3为210~225mm,宽度W3为14~18mm。
[0028]四组对称设置的偶极子天线组等间距地设置在基板1上,相邻两组偶极子天线组之间的距离L1为52~58mm。
[0029]每组对称设置的偶极子天线组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2.4GHz偶极子天线A1、A2和一对对称设置的5GHz&6GHz偶极子天线B1、B2。
[0030]2.4GHz偶极子天线A1和A2结构相同,均为对称的双臂结构;每支臂均为L形,每支臂的长度LA为18~25mm,每支臂最窄处宽度W4为0.8~1.6mm,每支臂最宽处宽度W5为3.5~5mm,两支臂的最窄端相连。
[0031]5GHz&6GHz偶极子天线B1和B2结构相同,均为呈梯形的单臂结构,每支单臂最窄处线宽W6为0.5~1mm,最宽处线宽W7为2~3.5mm。呈梯形的5GHz&6GHz偶极子天线B1和B2的长
度LB为9~14mm,梯形的两条斜边夹角θ为10~30
°

[0032]每组偶极子天线组中2.4GHz偶极子天线A1和5GHz&6GHz偶极子天线B1设置在基板1的一面,与该面基板上的信号线11相连,信号线11的线宽W2=0.5~1.8mm,阻值为50Ω。每组偶极子天线组中2.4GHz偶极子天线A2和5GHz&6GHz偶极子天线B2设置在基板1的另一面,与该面基板上的地线12相连,地线12的线宽W1=2~2.5mm。
[0033]基板1上的地线12与同轴电缆的地线相连;基板1上的信号线11通过信号线金属过孔13与信号输出端14相连,信号输出端14与同轴线缆芯线连接。信号线金属过孔13的直径为过孔特性阻抗为50Ω。
[0034]为使本技术具有防雷电、防静电功能,本技术在基板1的正面和背面各设有一根分别与基板信号线1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频宽带单馈点全向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板和四组对称设置的偶极子天线组;所述基板的长度为210~225mm,宽度为14~18mm;所述四组对称设置的偶极子天线组等间距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相邻两组偶极子天线组之间的距离为52~58mm;所述每组对称设置的偶极子天线组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2.4GHz偶极子天线A1、A2和一对对称设置的5GHz&6GHz偶极子天线B1、B2;所述2.4GHz偶极子天线A1和A2结构相同,均为对称的双臂结构;所述每支臂均为L形,每支臂的长度为18~25mm,每支臂最窄处宽度为0.8~1.6mm,每支臂最宽处宽度为3.5~5mm,两支臂的最窄端相连;所述5GHz&6GHz偶极子天线B1和B2结构相同,均为呈梯形的单臂结构;所述每支单臂最窄处线宽为0.5~1mm,最宽处线宽为2~3.5mm;所述呈梯形的5GHz&6GHz偶极子天线B1和B2的长度为9~14mm,梯形的两条斜边夹角θ为10~30
°
;所述每组偶极子天线组中2.4GHz偶极子天线A1和5GHz&6GHz偶极子天线B1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面,与该面基板上的信号线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张剑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偶极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