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永常专利>正文

果袋用防水透气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9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果袋用防水透气膜,在现有技术薄膜的基础上,在高分子薄膜上打有孔径为30~300μm微孔,其相邻微孔的孔间距小于2300μ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人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检测和大田生产试验,得出防水透气膜上需要打上30~300μm微孔,且其孔间距小于2300μm,其防水、透气性才好,才能保持果袋内外温度、湿度平衡,生产出表面无果锈的优质水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水果表面的光洁,是果袋薄膜的突破性产品。(*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膜,具体来讲,涉及果袋用防水透气膜
技术介绍
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栽培优质水果,如黄金梨,要使其表面光洁无果锈,最大的问题是必须解决“水气”矛盾,即袋外雨水和农药不能渗入袋内,而袋内水果的生理水和冷凝水必须适时排出袋外,否则袋内温度和湿度差过高,影响水果的品质。现有果袋材料分为两种一、纸质材料,它作成的果袋有良好的透气性,袋内外温、湿平衡性好,但其防水性差,水容易进入袋内在果面形成大量果锈,生产出的水果内质好而外观差,经济价值低;二、高分子薄膜材料,这类材料作的水果袋防水性很好,但由于其透气性不足,袋内水分不易排出,袋内袋外温湿度长期不平衡,又严重影响了果品的内质和耐贮性,也不具备生产价值。国内有专利申请涉及防水透气膜,如2002年9月4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 2508550Y、名称为“药膜微孔果品套袋”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到采用刺辊在袋体上扎出透气微孔,未对微孔孔径大小作定量化描述,微孔间距为2.5~10毫米,间距太大,透气性差,更没有针对性地解决高温高湿地区的生产问题,用这种膜也不能在南方地区进行黄金梨优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防水和透气的矛盾,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果袋用防水透气膜,其特征在于,在高分子薄膜上打有孔径为30~300μm微孔,其相邻微孔的孔间距小于23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袋用防水透气膜,其特征在于,在高分子薄膜上打有孔径为30~300μm微孔,其相邻微孔的孔间距小于230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永常
申请(专利权)人:肖永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