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笋加工用转移堆放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84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芦笋加工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芦笋加工用转移堆放支架,包括立板,所述立板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立板一侧设置有四个堆放板,且所述立板一侧表面内外侧均设置有四个限位杆,八个所述限位杆外侧均套设有限位筒,八个所述限位筒顶端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八个所述限位杆顶端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凹槽,八个所述第二凹槽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八个所述弹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八个所述卡块一端均横穿于八个所述第一凹槽延伸至八个所述限位筒顶端;通过设计了限位杆、限位筒、堆放板、立板、万向轮,工作人员可以将芦笋移动到指定位置,且移动过程中,堆放板不易发生位移,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且操作方便。作方便。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芦笋加工用转移堆放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芦笋加工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芦笋加工用转移堆放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属于百合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殊的营养和食疗功效。我国栽培、食用芦笋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芦笋的嫩茎鲜美芳香、柔软可口,既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又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现代营养专家分析,芦笋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多种氨基酸,其含量比一般蔬菜高5倍以上,被誉为“蔬菜之王”。无公害芦笋加工的工艺流程是:绿芦笋原料收购与验收

加工清洗

分级切割

过秤捆扎

装箱

成品

贮存保鲜

运输销售。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转移堆放支架。
[0003]但是现有装置中,堆放芦笋的堆放板无法拆卸移动,取放芦笋不方便,搬运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芦笋加工用转移堆放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芦笋加工用转移堆放支架,通过设计了限位杆、限位筒、堆放板、立板、万向轮,工作人员可以将芦笋移动到指定位置,且移动过程中,堆放板不易发生位移,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且操作方便。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芦笋加工用转移堆放支架,包括立板,所述立板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立板一侧设置有四个堆放板,且所述立板一侧表面内外侧均设置有四个限位杆,八个所述限位杆外侧均套设有限位筒,八个所述限位筒顶端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八个所述限位杆顶端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凹槽,八个所述第二凹槽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八个所述弹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八个所述卡块一端均横穿于八个所述第一凹槽延伸至八个所述限位筒顶端。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板顶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顶端表面开设有螺纹槽,且所述套筒顶端设置有伞体,所述伞体底侧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底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螺纹槽内部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一端延伸至套筒顶端与轴承转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堆放板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八个所述限位杆均为不锈钢结构,且八个所述限位杆与立板均为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底端设置有四个万向轮,所述立板另一侧表面设置有把手。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杆通过轴承与螺柱转动连接,所述套筒与立板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计了限位杆、限位筒、堆放板、立板、万向轮,工作人员可以将芦笋移动到
指定位置,且移动过程中,堆放板不易发生位移,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且操作方便。
[0013]2、通过设计了立杆、轴承、伞体,在转移芦笋过程中,遇到阴雨天气,保证芦笋不淋到雨,为芦笋的后续加工提供保障,且装置结构简单实用,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底板;2、立板;3、万向轮;4、把手;5、限位杆;6、限位筒;7、立杆;8、伞体;9、堆放板;10、套筒;11、轴承;12、通孔;13、卡块;14、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16、弹簧;17、螺纹槽;18、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芦笋加工用转移堆放支架,包括立板2,立板2底端设置有底板1,立板2一侧设置有四个堆放板9,且立板2一侧表面内外侧均设置有四个限位杆5,八个限位杆5外侧均套设有限位筒6,八个限位筒6顶端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4,八个限位杆5顶端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5,八个第二凹槽1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6,八个弹簧16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3,八个卡块13一端均横穿于八个第一凹槽14延伸至八个限位筒6顶端;当需要使用支架时,首先将两个限位杆5缓缓插入两个限位筒6内腔,至卡块13顶端延伸至限位筒6顶端,放上芦笋至堆放板9顶侧,手扶住把手4,通过万向轮3,将芦笋移动到指定位置,操作完成;现有装置中,堆放芦笋的堆放板9无法拆卸移动,取放芦笋不方便,搬运效率低;通过设计了限位杆5、限位筒6、堆放板9、立板2、万向轮3,工作人员可以将芦笋移动到指定位置,且移动过程中,堆放板9不易发生位移,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且操作方便。
[0023]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1、图5所示,立板2顶端设置有套筒10,套筒10顶端表面开设有螺纹槽17,且套筒10顶端设置有伞体8,伞体8底侧设置有立杆7,立杆7底端设置有轴承11,螺纹槽17内部设置有螺柱18,螺柱18一端延伸至套筒10顶端与轴承11转动连接;当需要安装伞体8时,将螺柱18从螺纹槽17正上方缓缓放下至指定位置,旋转螺柱18至指定位置,操作完成;通过设计了立杆7、轴承11、伞体8,在转移芦笋过程中,遇到阴雨天气,保证芦笋不淋到雨,为芦笋的后续加工提供保障,且装置结构简单实用,适合推
广。
[0024]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3所示,四个堆放板9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2;使得芦笋在加工之前通风透气,有利于后续加工。
[0025]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1、图2、图3所示,八个限位杆5均为不锈钢结构,且八个限位杆5与立板2均为固定连接;结构更加结实耐用,延长了使用寿命。
[0026]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1、图2、图3所示,底板1底端设置有四个万向轮3,立板2另一侧表面设置有把手4;方便工作人员对于芦笋的转移。
[0027]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5所示,立杆7通过轴承11与螺柱18转动连接,套筒10与立板2固定连接,套筒10与立板2固定连接;遇到刮风情况下,伞体8能保持平衡,保证了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笋加工用转移堆放支架,包括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底端设置有底板(1),所述立板(2)一侧设置有四个堆放板(9),且所述立板(2)一侧表面内外侧均设置有四个限位杆(5),八个所述限位杆(5)外侧均套设有限位筒(6),八个所述限位筒(6)顶端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4),八个所述限位杆(5)顶端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5),八个所述第二凹槽(1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6),八个所述弹簧(16)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3),八个所述卡块(13)一端均横穿于八个所述第一凹槽(14)延伸至八个所述限位筒(6)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加工用转移堆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顶端设置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顶端表面开设有螺纹槽(17),且所述套筒(10)顶端设置有伞体(8),所述伞体(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勇白尔各方明敏
申请(专利权)人:雷波县沃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