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雨伞套的改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收纳器具,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雨伞套的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的伞具于不使用时,为防止所沾附的雨水外滴于地地面,使用者通常是将其卷收后,再以附加的伞套套置,或将伞具套于公共场所提供的塑料袋。习知的伞具所使用的伞套,由于为另外的附属对象,因此并未与伞具结合而需另外携带,故而常因未注意将伞套遗失。而公共场所提供的塑料袋,于使用后即丢弃,又造成资源的浪费及环保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失,而提供一种防水雨伞套的改良结构。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雨伞套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一底套;
[0006]一顶框,位于该底套的上方;
[0007]一可挠性布材,连接而围绕于该底套与该顶框的周边以形成圆筒状且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一侧具有一开口且另一侧为该底套;
[0008]一第一结合部,其设置于该可挠性布材的内侧且位于该开口的旁边;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雨伞套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套;一顶框,位于该底套的上方;一可挠性布材,连接而围绕于该底套与该顶框的周边以形成圆筒状且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一侧具有一开口且另一侧为该底套;一第一结合部,其设置于该可挠性布材的内侧且位于该开口的旁边;一第二结合部,其设置于该可挠性布材的内侧且位于该开口的旁边,其中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彼此为处于结合状态或分离状态;一固定带体,其一端通过该第一结合部连接至该可挠性布材;一扣件部,其设置于该固定带体的另一端;以及一扣环,其连接于该可挠性布材的一延伸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堂宏,杨永文,杨佳颖,
申请(专利权)人:顶铭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