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771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属于动力管路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密封系统和放散系统,所述密封系统包括U型管路(10)、水箱(4)、进气口(9),所述U型管路(10)为U型管,一端设置为进气口(9),另一端顶部连通连接水箱(4),所述水箱(4)一侧面上部设置有溢流孔(6),下部设置有补液阀(5),所述放散系统包括放散管路(1)、缓冲箱(2)、旁通管路(3),所述旁通管路(3)为弯管,一端与U型管路(10)一端管路连通连接,另一端顶部连通连接缓冲箱(2),所述放散管路(1)连通连接在缓冲箱(2)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对气体放散的控制,实用场景广泛。实用场景广泛。实用场景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属于动力管路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管道输送系统为了定向隔离气体,防止气体的串漏,常用到水封装置。水封装置主要通过一定高度的静水压力来抵消管内气压的变化,实现隔开两种气体的目的。目前水封装置主要有S型水封、P型水封和U型水封。其中S型水封应用广泛,适用于纵向尺寸宽裕的场景,多用于家庭排水密封。P型水封多用于与排水横管或者排水立管水平直角连接的场所,其应用场景较为受限,U型水封技术成熟,结构简单,但其排水较慢,存水弯不易清理。在实际工业应用场景下,单纯应用一种类型的密封形式,不能够满足现场的需要,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结构简单、排水迅速,不包含机械传动部件和电气元件,在无磨损、无耗电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实现对气体放散的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结构简单、排水迅速,不包含机械传动部件和电气元件,利用对封水的截面积变化,在无磨损、无耗电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实现对气体放散的有效控制。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包括密封系统和放散系统,所述密封系统包括U型管路、水箱、进气口,所述U型管路为U型管,一端设置为进气口,另一端顶部连通连接水箱,所述水箱一侧面上部设置有溢流孔,下部设置有补液阀,所述放散系统包括放散管路、缓冲箱、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为弯管,一端与U型管路一侧管路连通连接,另一端顶部连通连接缓冲箱,所述放散管路连通连接在缓冲箱顶部,所述U型管路、旁通管路、放散管路(为相同截面的通管。
[0005]如上所述的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所述U型管路连接旁通管路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调节阀。
[0006]如上所述的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所述U型管路底部设置有调节阀。
[0007]如上所述的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所述水箱的底部水平位置高于缓冲箱的顶部水平位置80

200毫米。
[0008]如上所述的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所述水箱的投影面积大于缓冲箱的投影面积20%

30%。
[0009]如上所述的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如上所述的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所述水箱、缓冲箱为箱型或筒型。
[0010]如上所述的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所述缓冲箱的截面面积比旁通管路的截面面积大3

6倍。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护方便,应用型强、实用场景广泛的显著特点。同时不包含机械传动部件和电气元件,无磨损、无耗电。该
装置主要应用于对不溶于水的气体进行封闭的场景,利用对封水的截面积变化,可同时实现对气体放散的控制,避免封水的损失,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工业场景。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装置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装置放散时示意图;
[0014]图中标记为:放散管路1、缓冲箱2、旁通管路3、水箱4、补液阀5、溢流孔6、调节阀7、高密度液体8、进气口9、U型管路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如附图所示,一种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包括密封系统和放散系统,所述密封系统包括U型管路10、水箱4、进气口9,所述U型管路10为U型管,一端设置为进气口9,另一端顶部连通连接水箱4,所述水箱4一侧面上部设置有溢流孔6,当内部液体液面过高时,可以用于液体的排除。下部设置有补液阀5,用于补充液体,实现对压力的有效控制。所述放散系统包括放散管路1、缓冲箱2、旁通管路3,所述旁通管路3为弯管,一端与U型管路10一侧管路连通连接,另一端顶部连通连接缓冲箱2,所述放散管路1连通连接在缓冲箱2顶部,所述U型管路10、旁通管路3、放散管路1为相同截面的通管。所述U型管路10连接旁通管路3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调节阀7,所述U型管路10底部设置有调节阀7,实现必要情况下对装置内液体的排出。所述水箱4的底部水平位置高于缓冲箱2的顶部水平位置120毫米。所述水箱4的投影面积大于缓冲箱2的投影面积。所述水箱4、缓冲箱2为箱型。所述缓冲箱的截面面积比旁通管路的截面面积大4倍。
[0017]应用时,在U型管路10内注入一定高度高密度液体8,高密度液体8的密度和高度根据气体的压力控制要求确定。气体自进气管路9进入,高密度液体8位于U型管路U型弯部位。随着进气压力升高,高密度液体8会沿气流方向移动,最终分为两路,一路向水箱4方向,一路向缓冲箱2方向。两路高密度液体8随各自路径逐渐上升,当旁通管路3内高密度液体8进入到缓冲箱2后,由于缓冲箱2的截面面积比旁通管路的截面面积大4倍,高密度液体8在进入缓冲箱2后深度变浅,因此其对煤气的阻力降低,随着液面的上升,反向压力逐渐降低,直到高密度液体8被煤气“击穿”,之后气体进入放散管路1,实现气体的可控放散。
[0018]本技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护方便,应用型强、实用场景广泛的显著特点。同时不包含机械传动部件和电气元件,无磨损、无耗电。该装置主要应用于对不溶于水的气体进行封闭的场景,利用对封水的截面积变化,可同时实现对气体放散的控制,避免封水的损失,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工业场景,实现对放散气体的有效控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密封系统和放散系统,所述密封系统包括U型管路(10)、水箱(4)、进气口(9),所述U型管路(10)为U型管,一端设置为进气口(9),另一端顶部连通连接水箱(4),所述水箱(4)一侧面上部设置有溢流孔(6),下部设置有补液阀(5),所述放散系统包括放散管路(1)、缓冲箱(2)、旁通管路(3),所述旁通管路(3)为弯管,一端与U型管路(10)一侧管路连通连接,另一端顶部连通连接缓冲箱(2),所述放散管路(1)连通连接在缓冲箱(2)顶部,所述U型管路(10)、旁通管路(3)、放散管路(1)为相同截面的通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散可控的水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U型管路(10)连接旁通管路(3)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大明李嘉璇曹瑞荣李国福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钢铁集团重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