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牢度超声浸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769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色牢度超声浸润装置,包括壳体、内胆、托盘和超声波模块,所述壳体呈方形中空结构设置,所述内胆呈直角状的U型结构设置,所述内胆两侧的顶部四周分别通过拉伸弹簧固定在壳体内侧壁,所述内胆的底部四周通过支撑弹簧固定在壳体内底面,所述内胆的外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多个超声波模块,所述内胆的两相对内侧壁上纵向等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横向分布的长条状的支撑托块,所述托盘设置有多个并分别叠放设置于支撑托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同时完成多组实验有利于成批量测试,上下料便捷,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对人员时间的占用,提升实验室摩擦色牢度的测试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牢度超声浸润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色牢度超声浸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为人工操作手动砸样,在现有技术占用测试效率低,还浪费人工。耐溶液色牢度是纺织品检测中最常见的项目之一,其中浸润样品的步骤十分关键;部分样品及贴衬织物由于纤维本身的特性难以被浸润(如羊毛表面张力约45mN/m,而纯水为72.8mN/m;当固体表面张力小于液体表面张力时,难以被浸润。),此时就需要借助外力来辅助浸润。
[0003]目前行业内仍普遍采用人工砸样的方式使织物浸润,达到标准要求的完全润湿状态,但是人工砸样使力度和砸样时间难以把握的好,容易导致浸润不完全,砸样时容易导致液体溅出进一步影响了浴比。
[0004]纺织品在进行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等项目测试时,样品及贴衬织物均需要完全润湿,目前使用的浸湿方法大多是手动砸样,需要通过人工不停地拍打并通过肉眼观察样品及贴衬织物是否完全浸湿,但如果遇到疏水性较好的样品及贴衬织物时,操作人员需要更长的拍打时间,当样品及贴衬织物量增多就需要耗时更久,样品及贴衬织物浸湿效果会变得不稳定,工作效率降低。
[0005]通过搜索发现,现有部分新的设计方案,有的采用超声+传送带组合的形式设计,显然这种方案会占用人工,耗时长效率低;也有靠真空浸润的设备,但实用效果不理想,不能很快浸润样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色牢度超声浸润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同时完成多组实验有利于成批量测试,上下料便捷,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对人员时间的占用,提升实验室摩擦色牢度的测试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色牢度超声浸润装置,包括壳体、内胆、托盘和超声波模块,所述壳体呈方形中空结构设置,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电控箱,所述壳体的底部螺纹固定设置有四个脚垫,所述内胆呈直角状的U型结构设置,所述内胆两侧的顶部四周分别通过拉伸弹簧固定在壳体内侧壁,所述内胆的底部四周通过支撑弹簧固定在壳体内底面,所述内胆的外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多个超声波模块,所述内胆的两相对内侧壁上纵向等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横向分布的长条状的支撑托块,所述托盘设置有多个并分别叠放设置于支撑托块上。
[0008]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前部铰接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上设置有门把手,所述壳体在门板上方还设置有触摸屏和启停开关。
[0009]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侧部采用螺栓固定设置有侧挡门,所述壳体在侧挡门上方还设置有散热孔和提手。
[0010]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托盘包括底板和上压板。
[0011]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表面等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内凹的试液盒定位槽,所述底板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板把手。
[0012]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压板表面通过固定外框设置有方形的金属网兜,所述金属网兜的顶部呈开口设置,所述金属网兜等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并与试液盒定位槽一一对应。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指出的一种色牢度超声浸润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同时完成多组实验有利于成批量测试,上下料便捷,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对人员时间的占用,提升实验室摩擦色牢度的测试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色牢度超声浸润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色牢度超声浸润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色牢度超声浸润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底板的俯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色牢度超声浸润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上压板和网兜的立体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一种色牢度超声浸润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固定外框和金属网兜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结合图2

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
[0022]一种色牢度超声浸润装置,包括壳体1、内胆2、托盘和超声波模块3。
[0023]其中,所述壳体1呈方形中空结构设置,用以方便内部元件的安装。
[0024]所述壳体1前部铰接设置有门板4,用以开启方便放入和取出物品。所述门板4上设置有门把手5,用以方便开闭门板4。所述壳体1在门板4上方还设置有触摸屏6和启停开关7,用以设置参数和开启或关闭设备的运行。
[0025]所述壳体1的侧部采用螺栓固定设置有侧挡门8,用以方便检修。所述壳体1在侧挡门8上方还设置有散热孔9和提手10,方便散热和提取搬运整个装置。
[0026]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电控箱11,用于整个装置的电控集成。
[0027]所述壳体1的底部螺纹固定设置有四个脚垫12,用以调节壳体1的水平稳定性。
[0028]所述内胆2呈直角状的U型结构设置,用以方便测试物品的放置。
[0029]所述内胆2两侧的顶部四周分别通过拉伸弹簧13固定在壳体1内侧壁,用于保证内胆2上部的稳定性。所述内胆2的底部四周通过支撑弹簧14固定在壳体1内底面,用以提供足够的弹性强度支撑。
[0030]所述内胆2的外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多个超声波模块3,用以提供超声波对布料试样进行浸润。
[0031]所述内胆2的两相对内侧壁上纵向等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横向分布的长条状的支撑托块15,用于对托盘提供支撑。
[0032]所述托盘设置有多个并分别叠放设置于支撑托块15上,托盘上设置有待检验检测物品,放置于支撑托块15上进行超声波处理。
[0033]所述托盘包括底板16和上压板17。
[0034]所述底板16上表面等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内凹的试液盒定位槽18,用以稳定放置试液盒。所述底板16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板把手19,用以方便提拉底板16。
[0035]所述上压板17表面通过固定外框20设置有方形的金属网兜21,所述金属网兜21的顶部呈开口设置,内凹形状可以贴合试液盒。所述金属网兜21等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并与试液盒定位槽18一一对应,金属网兜21压在试液盒上,为了将布料试样放入试液盒后防止布料试样漂浮在液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牢度超声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胆、托盘和超声波模块,所述壳体呈方形中空结构设置,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电控箱,所述壳体的底部螺纹固定设置有四个脚垫,所述内胆呈直角状的U型结构设置,所述内胆两侧的顶部四周分别通过拉伸弹簧固定在壳体内侧壁,所述内胆的底部四周通过支撑弹簧固定在壳体内底面,所述内胆的外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多个超声波模块,所述内胆的两相对内侧壁上纵向等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横向分布的长条状的支撑托块,所述托盘设置有多个并分别叠放设置于支撑托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牢度超声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部铰接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上设置有门把手,所述壳体在门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平兰金霞张嘉胜盛欢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中纺联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