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膜的无菌存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59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膜的无菌存储设备,属于无菌存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生物膜的无菌存储设备,包括无菌冷藏箱,所述无菌冷藏箱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机柜,且操作机柜与无菌冷藏箱电性连接。为解决传统的无菌培养箱在进行储存的过程中无法进行独立区域的温度调整的问题,生物膜培养管是由生物膜腔和换热气流腔组成,其中上方的生物膜腔主要用来放置生物膜的培养皿,而下方的换热气流腔则与换热机箱相连,每个生物膜培养管的内部都有独立的温度检测模块,这样每个生物膜培养管的温度情况都可以独立获取,方便实验人员收集不通过温度情况下的生物膜生培养数据。收集不通过温度情况下的生物膜生培养数据。收集不通过温度情况下的生物膜生培养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物膜的无菌存储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无菌存储
,具体为一种用于生物膜的无菌存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膜也称为生物被膜,是指附着于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被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生物膜细菌对抗生素和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的抗性很强,生物膜中存在各种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 DNA、RNA、肽聚糖、脂和磷脂等物质。
[0003]生物膜培养对于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标准,现有的生物膜并没有独立的储存培养设备,而传统的无菌培养箱在进行储存的过程中无法进行独立区域的温度调整;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生物膜的无菌存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膜的无菌存储设备,生物膜培养管是由生物膜腔和换热气流腔组成,其中上方的生物膜腔主要用来放置生物膜的培养皿,而下方的换热气流腔则与换热机箱相连,每个生物膜培养管的内部都有独立的温度检测模块,这样每个生物膜培养管的温度情况都可以独立获取,方便实验人员收集不通过温度情况下的生物膜生培养数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物膜的无菌存储设备,包括无菌冷藏箱,所述无菌冷藏箱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机柜,且操作机柜与无菌冷藏箱电性连接,所述操作机柜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控制台,且外控制台与操作机柜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无菌冷藏箱的外表面设置有玻璃观测箱盖,且玻璃观测箱盖与无菌冷藏箱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无菌冷藏箱的底部设置有换热机箱,且换热机箱与无菌冷藏箱组合连接,所述无菌冷藏箱的内部设置有培养舱,所述培养舱的内部设置有内胆箱体,且内胆箱体与无菌冷藏箱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内胆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生物膜培养管,且生物膜培养管与内胆箱体通过支架连接,所述生物膜培养管的内部设置有生物膜腔,且生物膜腔的下方设置有换热气流腔,所述换热气流腔与生物膜腔之间设置有隔断。
[0006]优选的,所述内胆箱体的上方设置有机械轴臂,且机械轴臂与无菌冷藏箱滑动连接,所述机械轴臂一端的下方设置有机械爪具,且机械爪具与机械轴臂伸缩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生物膜腔的外表面设置有玻璃轴盖,且玻璃轴盖与生物膜培养管滑动连接,所述换热气流腔的两端均设置有金属风窗,且金属风窗与换热机箱通过管道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1、本技术,生物膜培养管是由生物膜腔和换热气流腔组成,其中上方的生物膜腔主要用来放置生物膜的培养皿,而下方的换热气流腔则与换热机箱相连,每个生物膜培养管的内部都有独立的温度检测模块,这样每个生物膜培养管的温度情况都可以独立获取,方便实验人员收集不通过温度情况下的生物膜生培养数据;
[0010]2、本技术,内胆箱体的上方设置有机械轴臂,且机械轴臂一端的下方设置有
机械爪具,且机械爪具与机械轴臂伸缩连接,通过操作机柜可以直接控制机械轴臂和机械爪具进行移动升降操作,这样可以在不开启无菌冷藏箱的情况下对生物膜培养管进行摄取操作或者其他实验操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无菌冷藏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生物膜培养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无菌冷藏箱;2、操作机柜;3、机械轴臂;4、生物膜培养管;101、玻璃观测箱盖;102、换热机箱;103、培养舱;104、内胆箱体; 201、外控制台;301、机械爪具;401、玻璃轴盖;402、生物膜腔;403、换热气流腔;404、金属风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生物膜的无菌存储设备,包括无菌冷藏箱1,无菌冷藏箱1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机柜2,且操作机柜2与无菌冷藏箱1电性连接,操作机柜2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控制台201,且外控制台201与操作机柜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无菌冷藏箱 1的外表面设置有玻璃观测箱盖101,且玻璃观测箱盖101与无菌冷藏箱 1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无菌冷藏箱1的底部设置有换热机箱102,且换热机箱102与无菌冷藏箱1组合连接,换热机箱102可以控制无菌冷藏箱1 内部的温度以及独立生物膜培养管4内部的温度情况。
[0017]请参阅图2,无菌冷藏箱1的内部设置有培养舱103,培养舱103的内部设置有内胆箱体104,且内胆箱体104与无菌冷藏箱1通过卡槽连接,内胆箱体104的内部设置有生物膜培养管4,且生物膜培养管4与内胆箱体104通过支架连接,内胆箱体104的上方设置有机械轴臂3,且机械轴臂3与无菌冷藏箱1滑动连接,机械轴臂3一端的下方设置有机械爪具 301,且机械爪具301与机械轴臂3伸缩连接,通过操作机柜2可以直接控制机械轴臂3和机械爪具301进行移动升降操作,这样可以在不开启无菌冷藏箱1的情况下对生物膜培养管4进行摄取操作或者其他实验操作。
[0018]请参阅图3,生物膜培养管4的内部设置有生物膜腔402,且生物膜腔402的下方设置有换热气流腔403,换热气流腔403与生物膜腔402之间设置有隔断,生物膜腔402的外表面设置有玻璃轴盖401,且玻璃轴盖 401与生物膜培养管4滑动连接,换热气流腔403的两端均设置有金属风窗404,且金属风窗404与换热机箱102通过管道连接,生物膜培养管4 是由生物膜腔402和换热气流腔403组成,其中上方的生物膜腔402主要用来放置生物膜的培养皿,而下方的换热气流腔403则与换热机箱102 相连,每个生物膜培养管4的内部都有独立的温度检测模块,这样每个生物膜培养管4的温度情况都可以独立获取,方便实验人员收集不通过温度情况下的生物膜生培养数据。
[0019]综上,无菌冷藏箱1的内部设置有培养舱103,培养舱103的内部设置有内胆箱体104,且内胆箱体104与无菌冷藏箱1通过卡槽连接,内胆箱体104的内部设置有生物膜培养管4,且生物膜培养管4与内胆箱体104 通过支架连接,该生物膜培养管4是由生物膜腔402和换热气流腔403 组成,其中上方的生物膜腔402主要用来放置生物膜的培养皿,而下方的换热气流腔403则与换热机箱102相连,每个生物膜培养管4的内部都有独立的温度检测模块,这样每个生物膜培养管4的温度情况都可以独立获取,方便实验人员收集不通过温度情况下的生物膜生培养数,在内胆箱体 104的上方设置有机械轴臂3,而机械轴臂3一端的下方设置有机械爪具 301,且机械爪具301与机械轴臂3伸缩连接,通过操作机柜2可以直接控制机械轴臂3和机械爪具301进行移动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膜的无菌存储设备,包括无菌冷藏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冷藏箱(1)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机柜(2),且操作机柜(2)与无菌冷藏箱(1)电性连接,所述操作机柜(2)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控制台(201),且外控制台(201)与操作机柜(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无菌冷藏箱(1)的外表面设置有玻璃观测箱盖(101),且玻璃观测箱盖(101)与无菌冷藏箱(1)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无菌冷藏箱(1)的底部设置有换热机箱(102),且换热机箱(102)与无菌冷藏箱(1)组合连接,所述无菌冷藏箱(1)的内部设置有培养舱(103),所述培养舱(103)的内部设置有内胆箱体(104),且内胆箱体(104)与无菌冷藏箱(1)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内胆箱体(104)的内部设置有生物膜培养管(4),且生物膜培养管(4)与内胆箱体(104)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鸿刘婉姝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懿鸿珩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