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脱毒种薯育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32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8
一种马铃薯脱毒种薯育苗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育苗设备技术领域,培养皿分别活动抵触设置在数个培养槽内,培养皿下部的开孔内固定设置有海绵条,海绵条的下端穿过开孔后位于培养皿的下方位置处,进水管固定设置在箱体的后侧壁上,排水管分别矩阵式分布固定穿设在箱体的后侧壁上,排水管下部等间距分布开设有数个排水孔,放置板上位于相邻两组培养槽之间均开设有数个排水槽,储液板活动插设在蓄水槽内,储液板内设有海绵板,日光灯分别固定设置在箱体左右内侧壁上位于数个放置板的上方位置处,不仅可以实现对数颗马铃薯脱毒苗的均匀供水,还能够保证在育苗器发生倾倒时避免水源的流失。够保证在育苗器发生倾倒时避免水源的流失。够保证在育苗器发生倾倒时避免水源的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脱毒种薯育苗器


[0001]本技术涉及育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脱毒种薯育苗器。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脱毒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将马铃薯种薯内的病毒清除后获得无毒或含有病毒较少的种薯,这样的种薯种出的马铃薯具有早熟、品质好以及产量高等优点,现有的育苗装置大多都采用喷头或蓄水的方式对育苗进行灌溉,而喷头的喷洒方式是扩散形的,并不能对各个育苗的施水量均保持一致,若是直接采用蓄水的方式进行灌溉,虽然能够保证各个育苗的施水量平均,但是育苗装置一旦发生倾斜或摔倒,蓄水设施内的水源就会全部倾倒流出,因此亟需一种马铃薯脱毒种薯育苗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马铃薯脱毒种薯育苗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箱体和放置板,箱体的左右内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等间距分布开设有数个插槽,箱体内设有数个放置板,放置板的左右两侧分别插设在左右对应的两个插槽内,放置板上从左至右依次等间距分布开设有数组培养槽;
[0005]它还包含:
[0006]培养皿,所述培养皿为数个,分别活动抵触设置在数个培养槽内,培养皿下部的开孔内固定设置有海绵条,海绵条的下端穿过开孔后位于培养皿的下方位置处;
[0007]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固定设置在箱体的后侧壁上,进水管的一端与外部供水装置连接,进水管为数个首尾相接的“U”形结构;
[0008]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为数个,分别矩阵式分布固定穿设在箱体的后侧壁上,排水管的前端为封闭式结构,排水管的后端与进水管贯通连接,排水管下部等间距分布开设有数个排水孔,放置板上位于相邻两组培养槽之间均开设有数个排水槽,排水管的前端插设在排水槽内,放置板上位于排水槽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蓄水槽,排水槽和培养槽均与蓄水槽相贯通设置;
[0009]储液板,所述储液板活动插设在蓄水槽内,储液板内设有海绵板,海绵板上矩阵式分布开设有数个凹槽,海绵条的下端抵触设置在凹槽内;
[0010]日光灯,所述日光灯为数个,分别固定设置在箱体左右内侧壁上位于数个放置板的上方位置处,日光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数个放置板上均设有限位机构。
[0011]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均包含:
[0012]弹簧,所述弹簧为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放置板左右两侧壁上开设的活动槽内,弹簧的外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外端穿过活动槽后抵触设置在插槽内开设的限位槽内;
[0013]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储液板上开设的嵌槽内,密封圈的外侧壁与蓄水槽的内侧壁相抵触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箱体上位于数个插槽的前侧开口处均开设有倾斜槽,限位块与倾斜槽相配合设置。
[0015]优选地,所述放置板上部前侧开设有把手槽。
[0016]优选地,所述箱体下部的四个角均固定设置有防滑垫。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马铃薯脱毒种薯育苗器,不仅可以实现对数颗马铃薯脱毒苗的均匀供水,还能够保证在育苗器发生倾倒时避免水源的流失。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的A

A向剖视图。
[0020]图3是图2中的B部放大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进水管和排水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中储液板、海绵板和密封圈的零件爆炸图。
[0023]图6是本技术中培养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箱体1、放置板2、插槽3、培养槽4、培养皿5、海绵条6、进水管7、排水管8、排水孔9、排水槽10、蓄水槽11、储液板12、海绵板13、凹槽14、限位机构15、弹簧15

1、限位块15

2、密封圈15

3、倾斜槽16、把手槽17、防滑垫18、日光灯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

图6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箱体1和放置板2,箱体1的左右内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等间距分布开设有数个插槽3,箱体1内设有数个放置板2,放置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插设在左右对应的两个插槽3内,放置板2上从左至右依次等间距分布开设有数组培养槽4,箱体1下部的四个角均固定设置有防滑垫18,防滑垫18可增加育苗器与地面接触时的摩擦力,减少育苗器受外力影响发生位置偏移的现象;
[0029]它还包含:
[0030]培养皿5,所述培养皿5为数个,分别活动抵触设置在数个培养槽4内,培养皿5相较于其它根部无法结果农作物的育苗容器,其内部具有较大的一定容纳空间,当马铃薯脱毒苗根部已经结出小型的尚未成熟的马铃薯时,也无需担心培养皿5无法容纳,可继续培育实验,培养皿5下部的开孔内粘接固定设置有海绵条6,海绵条6的下端穿过开孔后位于培养皿5的下方位置处;
[0031]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焊接固定设置在箱体1的后侧壁上,进水管7的一端与外部供水装置连接,进水管7为数个首尾相接的“U”形结构;
[0032]排水管8,所述排水管8为数个,分别矩阵式分布固定穿设在箱体1的后侧壁上,排
水管8的前端为封闭式结构,排水管8的后端与进水管7贯通连接,排水管8下部等间距分布开设有数个排水孔9,放置板2上位于相邻两组培养槽4之间均开设有数个排水槽10,排水管8的前端插设在排水槽10内,放置板2上位于排水槽10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蓄水槽11,排水槽10和培养槽4均与蓄水槽11相贯通设置;
[0033]储液板12,所述储液板12活动插设在蓄水槽11内,储液板12内设有海绵板13,海绵板13可将供给至储液板12内的水源吸收储存,避免育苗器发生倾倒时,储液板12内的水源会全部流失,且通过数个排水孔9的均匀分布位置配合海绵板13的结构特性,可保证海绵板13内各处位置的水源存储含量都保持一致,海绵板13上矩阵式分布开设有数个凹槽14,海绵条6的下端抵触设置在凹槽14内,数个海绵条6可将海绵板13内的各处水分吸收,实现对数个培养皿5内马铃薯脱毒苗的均匀水源供给;
[0034]日光灯19,所述日光灯19为数个,分别固定设置在箱体1左右内侧壁上位于数个放置板2的上方位置处,日光灯19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数个放置板2上均设有限位机构15,放置板2上部前侧开设有把手槽17,通过开设的把手槽17可便于将放置板2取出,用以观察或重新调整育苗实验的进行过程。
[0035]实施例二:
[0036]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所述限位机构15均包含:
[0037]弹簧15

1,所述弹簧15

1为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脱毒种薯育苗器,它包含箱体(1)和放置板(2),箱体(1)的左右内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等间距分布开设有数个插槽(3),箱体(1)内设有数个放置板(2),放置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插设在左右对应的两个插槽(3)内,放置板(2)上从左至右依次等间距分布开设有数组培养槽(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培养皿(5),所述培养皿(5)为数个,分别活动抵触设置在数个培养槽(4)内,培养皿(5)下部的开孔内固定设置有海绵条(6),海绵条(6)的下端穿过开孔后位于培养皿(5)的下方位置处;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固定设置在箱体(1)的后侧壁上,进水管(7)的一端与外部供水装置连接,进水管(7)为数个首尾相接的“U”形结构;排水管(8),所述排水管(8)为数个,分别矩阵式分布固定穿设在箱体(1)的后侧壁上,排水管(8)的前端为封闭式结构,排水管(8)的后端与进水管(7)贯通连接,排水管(8)下部等间距分布开设有数个排水孔(9),放置板(2)上位于相邻两组培养槽(4)之间均开设有数个排水槽(10),排水管(8)的前端插设在排水槽(10)内,放置板(2)上位于排水槽(10)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蓄水槽(11),排水槽(10)和培养槽(4)均与蓄水槽(11)相贯通设置;储液板(12),所述储液板(12)活动插设在蓄水槽(11)内,储液板(12)内设有海绵板(13),海绵板(13)上矩阵式分布开设有数个凹槽(14),海绵条(6)的下端抵触设置在凹槽(14)内;日光灯(19),所述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锐路战远程玉臣张向前赵小庆金晓蕾韩志刚苏少锋郭斌煜郭景山魏淑丽刘亚楠陈立宇韩平安方静王良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