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暖两用舒适型智能助眠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53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暖两用舒适型智能助眠枕,具体涉及家纺用品技术领域,包括枕套,所述枕套的内部套有枕芯,所述枕芯的顶端加工成凸起区和凹陷区,所述枕芯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音乐机构和提示机构,所述音乐机构和提示机构均位于枕套凹陷区的正下方,所述枕芯的顶端设置有发热件;所述提示机构包括微型压力传感器,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的顶端设置有施力板,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和施力板均设于空腔的内部,所述施力板的顶端与空腔的顶端内壁接触,所述施力板的底端设置有导向机构。该智能助眠枕主动帮助使用者矫正睡姿,避免睡姿不正而造成颈椎易扭曲、落枕、肌肉酸痛等情况,带给使用者舒适的睡眠。带给使用者舒适的睡眠。带给使用者舒适的睡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暖两用舒适型智能助眠枕


[0001]本技术涉及家纺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冷暖两用舒适型智能助眠枕。

技术介绍

[0002]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现有枕头如荞麦枕、木棉枕、化纤枕、乳胶枕、羽绒枕等,在夏季使用时,因枕头散热不好,且人的头部嵌入枕体的情况下,容易使人的头部和面部产生闷热的感觉。在冬季使用时,枕面温度随环境温度下降,带给人一种冰凉的感觉。不利于人快速入眠。
[0003]人的颈椎是往前凸的,躺下的时候,由于头部和肩部的支撑,导致脖子下面空空如也,长此以往便会导致颈椎的肌肉、韧带、椎间盘、关节等压力过大,出现刺激和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冷暖两用舒适型智能助眠枕,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暖两用舒适型智能助眠枕,包括枕套,所述枕套的内部套有枕芯,所述枕芯的顶端加工成凸起区和凹陷区,所述枕芯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音乐机构和提示机构,所述音乐机构和提示机构均位于枕套凹陷区的正下方,所述枕芯的顶端设置有发热件;
[0006]所述提示机构包括微型压力传感器,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的顶端设置有施力板,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和施力板均设于空腔的内部,所述施力板的顶端与空腔的顶端内壁接触,所述施力板的底端设置有导向机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音乐机构包括一组微型扬声器,一组所述微型扬声器设于空腔的内部,所述微型扬声器的一端贯穿枕套和枕芯延伸出枕套的外侧,一组所述微型扬声器之间固定连接有音频线,所述音频线的一端贯穿枕套和枕芯延伸出枕套的外侧,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设于音频线的外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枕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圈,所述卡圈的外侧贯穿枕套,所述微型扬声器的外侧与卡圈的内侧卡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施力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枕套的内壁底端与枕芯外侧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垫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端与垫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枕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贯穿枕套,所述音频线贯穿定位圈,所述枕套的外侧覆盖有降温件,所述定位圈贯穿降温件,与人体颈椎平行的方向的所述降温件两端与枕套的外侧通过粘胶粘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枕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面板和第二控制面板,所述第一控制面板和第二控制面板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面板用于音乐机构的开关以及音
量控制,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第一控制面板内部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面板用于对发热件的开关以及温度控制。
[0012]进一步的,所述枕芯的材质是天然乳胶或记忆海绵。
[0013]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件为石墨烯、碳纳米管、碳丝、复合发热丝发热片其中一种。
[0014]进一步的,所述枕套的外侧缝制有收纳袋,所述收纳袋设于音频线的一侧。
[0015]进一步的,所述枕套的底部缝制有拉链,所述拉链覆盖于枕套的内侧。
[0016]有益效果
[0017]1、人体躺下时,此时其头部后侧落在枕芯上的凹陷区,头部的重力使得枕芯下陷,而施力板的顶端受到来自头部的重力下降,使得两个弹簧被压缩,此时微型压力传感器顶端的电阻元件受到施力板的机械压力而变形发生电阻应变效应,从而使阻抗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第一控制面板内部的控制器,此时由该控制器控制微型扬声器播放音乐,该智能助眠枕主动帮助使用者矫正睡姿,避免睡姿不正而造成颈椎易扭曲、落枕、肌肉酸痛等情况,带给使用者舒适的睡眠。
[0018]2、若人体躺下时,其头部后侧未落在枕芯上的凹陷区,此时提示机构未能被触发,此时音乐机构不会播放音乐,表明睡姿不正确,使用者自行调整睡姿,直到睡姿正确后,音乐机构被触发播放音乐,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头部正确下压枕芯时的重力触发提示机构,进而启动音乐机构,更加智能化。
[0019]3、根据人体的温度感觉,操作第二控制面板上的按钮启动发热件,发热件工作发热,枕芯凸起区温度升高,进而对人体的颈部进升温,降温件可从枕套上揭下,当需要进行升温时,也可将降温件掀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设计的助眠枕便于清洁,使用冷暖功能时相对便捷。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冷暖两用舒适型智能助眠枕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空腔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导向机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收纳袋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图6仰视示意图。
[0027]图中:1、枕套;2、枕芯;3、空腔;4、微型扬声器;5、卡圈;6、第一控制面板;7、第二控制面板;8、音频线;9、微型压力传感器;10、支撑座;11、垫板;12、施力板;13、定位圈;14、弹簧;15、发热件;16、降温件;17、收纳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
的范围。
[0029]实施例1
[0030]参照说明书附图1-7,该实施例的一种冷暖两用舒适型智能助眠枕,包括枕套1,所述枕套1的内部套有枕芯2,所述枕芯2的顶端加工成凸起区和凹陷区,所述枕芯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的内部设置有音乐机构和提示机构,所述音乐机构和提示机构均位于枕套1凹陷区的正下方,枕套1凹陷区为人体躺下时头颅后侧正确的摆放位置,通过头部正确下压枕芯2时的重力触发提示机构,进而启动音乐机构,所述枕芯2的顶端设置有发热件15;
[0031]所述提示机构包括微型压力传感器9,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9的顶端设置有施力板12,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9和施力板12均设于空腔3的内部,所述施力板12的顶端与空腔3的顶端内壁接触,所述施力板12的底端设置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的设置使得施力板12平稳升降,保障了提示机构正常运行。
[0032]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枕套1的底部缝制有拉链,所述拉链覆盖于枕套1的内侧,便于将枕套1从枕芯2上拆下清洗。
[0033]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音乐机构包括一组微型扬声器4,一组所述微型扬声器4设于空腔3的内部,所述微型扬声器4的一端贯穿枕套1和枕芯2延伸出枕套1的外侧,一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暖两用舒适型智能助眠枕,包括枕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1)的内部套有枕芯(2),所述枕芯(2)的顶端加工成凸起区和凹陷区,所述枕芯(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的内部设置有音乐机构和提示机构,所述音乐机构和提示机构均位于枕套(1)凹陷区的正下方,所述枕芯(2)的顶端设置有发热件(15);所述提示机构包括微型压力传感器(9),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9)的顶端设置有施力板(12),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9)和施力板(12)均设于空腔(3)的内部,所述施力板(12)的顶端与空腔(3)的顶端内壁接触,所述施力板(12)的底端设置有导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暖两用舒适型智能助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乐机构包括一组微型扬声器(4),一组所述微型扬声器(4)设于空腔(3)的内部,所述微型扬声器(4)的一端贯穿枕套(1)和枕芯(2)延伸出枕套(1)的外侧,一组所述微型扬声器(4)之间固定连接有音频线(8),所述音频线(8)的一端贯穿枕套(1)和枕芯(2)延伸出枕套(1)的外侧,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9)设于音频线(8)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暖两用舒适型智能助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圈(5),所述卡圈(5)的外侧贯穿枕套(1),所述微型扬声器(4)的外侧与卡圈(5)的内侧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暖两用舒适型智能助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弹簧(14),两个所述弹簧(14)的顶端与施力板(1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枕套(1)的内壁底端与枕芯(2)外侧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垫板(11),所述弹簧(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爱民杨存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舜特斯普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