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设备、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64647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当待识别区域检测到存在待识别对象,判断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是否满足识别要求,当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未满足识别要求,执行步骤S2;当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满足识别要求,执行步骤S3;步骤S2、获取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参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调整待识别区域,直至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参数满足识别要求;步骤S3、进行人脸识别;当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后,打开智能门锁。本方法识别准确率高、提高智能门锁使用的可靠性及用户的体验感。锁使用的可靠性及用户的体验感。锁使用的可靠性及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门锁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安防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门锁逐步进入千家万户,在智能家居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通过声、指纹、人脸等指令开启。目前的人脸识别门锁在识别时多需要用户弯腰,且光线不可调节,光线较暗的走廊或者室内场所难以快速识别,识别准确率低,降低智能门锁使用的可靠性及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识别准确率高、提高智能门锁使用的可靠性及用户的体验感。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执行上述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识别准确率高、提高智能门锁使用的可靠性及用户的体验感。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执行上述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识别准确率高、提高智能门锁使用的可靠性及用户的体验感。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S1、当待识别区域检测到存在待识别对象,判断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是否满足识别要求,当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未满足识别要求,执行步骤S2;当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满足识别要求,执行步骤S3;
[0009]步骤S2、获取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参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调整待识别区域,直至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参数满足识别要求;
[0010]步骤S3、进行人脸识别;当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后,打开智能门锁。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S21、获取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包括光照参数及障碍物;
[0013]步骤S22、当存在障碍物时,发出障碍物提醒,直至障碍物消除;
[0014]步骤S22、当所述光照参数不在预设范围内时,通过光线调整算法调整所述待识别区域拍摄的人脸图像,直至所述人脸图像满足预设要求。
[0015]进一步地,所述光线调整算法具体为,所述人脸图像中人脸区域预设范围内灰度级的像素占比,比较所述灰度级的像素占比与识别成功所需像素占比,调整所述人脸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亮度,直至所述人脸区域预设范围内灰度级的像素占比大于所述识别成功所需像素占比。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进行人脸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S31、通过人脸活体检测算法检测所述待识别区域的检测对象是否为活体,当所述待识别区域的检测对象为活体时,进行人脸识别。
[0018]进一步地,所述人脸活体检测算法具体为,
[0019]收集人脸图像构成的正样本集合与假冒人脸的负样本集合,构建人脸活体检测数据库,通过卷积神经网路提取正样本集合与负样本集合的特征,对所述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自动分辨的人脸活体检测算法。
[00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S32、提取人脸活体数据检测库中人脸图像的特征,获取遮挡物的模型,将所述遮挡物的模型与所述人脸图像进行合并得到具有遮挡物的人脸图像;
[0022]步骤S33、获取待识别的人脸图像,识别人脸图像上的遮挡物,去除待识别人脸图像中的遮挡物区域;
[0023]步骤S34、将去除遮挡物后的人脸图像与人脸活体数据检测库中人脸图像进行第一次比较,将待识别的人脸图像与所述具有遮挡物的人脸图像进行第二次比较,在第一次比较与第二次比较的相似度均达到预设值时,人脸识别验证通过;所述第一次比较与第二次比较的相似度均达到的预设值为90%。
[0024]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门锁顶部设置有摄像机,且所述智能门锁的顶部呈一斜面,所述摄像机的拍摄范围为智能门锁上方。
[0025]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门锁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通过所述红外传感器检测所述待识别区域是否存在待识别对象。
[002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27]一种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
[002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2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
[0030]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在待识别区域检测到存在待识别对象时,优先待识别区域的环境是否满足识别要求,在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未满足识别要求时调整环境参数,直至待识别区域的环境参数满足识别要求,进行人脸识别。在调整环境参数后的人脸识别方法识别准确率高、提高智能门锁使用的可靠性及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实施例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实施例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步骤S2的流程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实施例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步骤S3的流程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识别准确率高、提高智能门锁使用的可靠性及用户的体验感。
[0037]如图1所示,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步骤S1、当待识别区域检测到存在待识别对象,判断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是否满足识别要求,当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未满足识别要求,执行步骤S2;当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满足识别要求,执行步骤S3。待识别区域一般智能门锁摄像机所拍摄的位置,而摄像机设置于所述智能门锁顶部,且所述智能门锁的顶部呈一斜面,使得所述摄像机朝上,拍摄范围为智能门锁上方,使得用户在人脸识过程中无需弯腰靠近所述人脸识别区域,方便用户使用。同时所述智能门锁设置有红外传感器,通过所述红外传感器检测所述待识别区域是否存在待识别对象。当用户进入待识别区域时,快速启动摄像机进行人脸识别。
[0039]一般的,楼道光线较暗,或者户外阴天或晚上的情况,人脸识别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在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待识别区域存在待识别对象时,需要首先检测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是否满足识别要求。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要求包括光线、安全因素等,以便于能够快速安全地人脸识别、打开门锁
[0040]步骤S2、获取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参数,根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当待识别区域检测到存在待识别对象,判断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是否满足识别要求,当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未满足识别要求,执行步骤S2;当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满足识别要求,执行步骤S3;步骤S2、获取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参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调整待识别区域,直至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参数满足识别要求;步骤S3、进行人脸识别;当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后,打开智能门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获取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包括光照参数及障碍物;步骤S22、当存在障碍物时,发出障碍物提醒,直至障碍物消除;步骤S22、当所述光照参数不在预设范围内时,通过光线调整算法调整所述待识别区域拍摄的人脸图像,直至所述人脸图像满足预设要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调整算法具体为,所述人脸图像中人脸区域预设范围内灰度级的像素占比,比较所述灰度级的像素占比与识别成功所需像素占比,调整所述人脸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亮度,直至所述人脸区域预设范围内灰度级的像素占比大于所述识别成功所需像素占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进行人脸识别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1、通过人脸活体检测算法检测所述待识别区域的检测对象是否为活体,当所述待识别区域的检测对象为活体时,进行人脸识别。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活体检测算法具体为,收集人脸图像构成的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彦明颜专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朗国视觉识别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