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养殖池清理系统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清理机器
,尤其是一种鱼类养殖池清理系统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鱼类养殖池内壁易附着污物,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导致养殖池内的鱼患病。目前清理养鱼类养殖池内壁完全依赖人工清理,即清理工人穿防水叉裤进入池内,用长柄刷子对池底、池内壁进行清理。人工清理劳动强度大、耗时长,且清洗过程易因水泥池底湿滑而摔伤或溺水;第二,人工清洗过程易损伤鱼体,造成鱼体继发感染疾病;第三,人工清洗下来的池壁污物悬浮在水中,不仅污染循环水养殖水体,也增大了污物与养殖鱼接触的机会。而污物中的病原体则增加了养殖鱼染病的机率。
[0003]因此,亟需一种或几种新的鱼类养殖池清理系统。
[0004]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鱼类养殖池清理系统及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鱼类养殖池清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养殖池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轨道、平移升降装置和清理机器人,所述轨道沿水平方向设置,该轨道设置于鱼类养殖系统的上方,鱼类养殖系统设置多个,每个鱼类养殖系统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鱼类养殖池,所述平移升降装置与轨道相连接设置,该平移升降装置能够在轨道上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清理机器人与平移升降装置可拆卸相连接设置,该清理机器人能够在鱼类养殖池的池底上移动,清理池底和/或池内壁的污物,所述平移升降装置能够带动清理机器人沿轨道在多个鱼类养殖池之间移动,且该平移升降装置能够带动清理机器人沿竖直方向下降、上升,当平移升降装置带动清理机器人下降至池底时,清理机器人能够与平移升降装置分离设置,清理机器人能够在池底移动,清理池底和池内壁的污物,当清理结束后,清理机器人能够与平移升降装置相连接设置,平移升降装置带动清理机器人上升至池体上方,然后沿轨道移动至下一个鱼类养殖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养殖池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采用UWB定位原理控制平移升降装置在轨道上的运转;基于PLC技术,采用同步开关控制平移升降装置的运转;采用电磁波定位和二维平面坐标系结合,控制清理机器人在鱼类养殖池底部的行进路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养殖池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设置为双向轨道,平移升降装置能够沿轨道自由来回移动;或者,所述鱼类养殖池为鱼类养殖水泥池;或者,所述鱼类养殖系统包括8
‑
10个相邻设置的鱼类养殖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养殖池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升降装置包括电动葫芦和平移升降平台,所述电动葫芦与平移升降平台相连接设置,电动葫芦与轨道相连接设置,该电动葫芦能够沿轨道来回滑动,所述平移升降平台能够与清理机器人可拆卸连接设置,电动葫芦能够带动平移升降平台和清理机器人沿轨道滑动;或者,所述平移升降平台包括清理机器人安装箱,该清理机器人安装箱内呈中空设置,该中空内部能够盛装清理机器人,该清理机器人安装箱包括设置在其底部的多孔底板,该多孔底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沿竖直方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养殖池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器人包括池底表面清理装置、池内壁清理装置、机械臂和履带,所述履带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池底表面清理装置下方与履带相连接设置,履带能够带动池底表面清理装置、池内壁清理装置和机械臂移动,所述池内壁清理装置通过机械臂与池底表面清理装置相连接设置;所述池底表面清理装置能够对鱼类养殖池的池底污物进行清理,所述池内壁清理装置能够对鱼类养殖池的池内壁污物进行清理。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奎,单慧勇,李国军,张萍萍,刘佳奇,代敏,郑硕,周鸣轩,陈诗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农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