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636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池,污水处理池设置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污水处理池内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厌氧单元、第一好氧单元、第二厌氧单元、第二好氧单元以及沉淀单元,第一厌氧单元与进水端连通,沉淀单元与出水端连通,污水处理池内设有多个用于推动污水流动的推流搅拌器,第一好氧单元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好氧单元中的混合液回流至第一厌氧单元的回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体化处理装置,将生物处理单元和沉淀单元串联,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简单、运行灵活等优点,将好氧单元分隔成多个好氧区,延长污水处理时间,且对污水以及污泥进行回流,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铁路快速发展,全国高铁网基本形成,越来越多的大型车站及动车段、所投入使用,列车在大型车站、动车段、所或客车整备所等地将集便器污水采用真空方式抽吸至地面污水接收系统。集便污水与常规的生活污水有较大不同,主要体现在高有机物、高SS、高氨氮、高磷、低碳氮比等“四高一低”的特点,因此处理难度大。
[0003]目前集便污水常采用厌氧池处理或者厌氧池与好氧池交替处理,存在占地面积大、能耗大等问题,且处理效率低,出水水质无法满足环保要求。因此,亟需一种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设置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污水处理池内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厌氧单元、第一好氧单元、第二厌氧单元、第二好氧单元以及沉淀单元,所述第一厌氧单元与所述进水端连通,所述沉淀单元与所述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厌氧单元和第二厌氧单元内均设有至少一个厌氧区,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第二好氧单元内均设有至少一个好氧区,所述污水处理池内设有多个用于推动污水流动的推流搅拌器,所述第一好氧单元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好氧单元中的混合液回流至所述第一厌氧单元的回流装置。
[0005]进一步地,还包括厌氧池,经所述厌氧池预处理后的集便污水进入所述第一厌氧单元。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第二好氧单元内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为软性填料、半软性填料、悬浮填料中的至少一种。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所述第二好氧单元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鼓风曝气的曝气装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好氧单元与所述第一厌氧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好氧单元中的混合液回流至所述第一厌氧单元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单元与所述厌氧池连接用于将所述沉淀单元中的污泥回流至所述厌氧池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厌氧单元的进水端设置有用于补充碳源的补碳装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池内设置有多个导流墙。
[0012]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池采用钢板、玻璃钢或钢筋混凝土制成。
[0014]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提供的集便污水处理装置,为一体化处理装置,将生物处理单元和
沉淀单元串联,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简单、运行灵活等优点,将好氧单元分隔成多个好氧区,延长污水处理时间,且对污水以及污泥进行回流,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0016]2)本技术提供的集便污水处理装置,为多级AO处理工艺,处理低C/N比污水有较强优势,可以显著提供氨氮及COD的去除效能,在好氧单元设置填料,可有利于硝化菌优先附着生长,解决了活性污泥法中聚磷菌和硝化菌的污泥龄矛盾问题,提高菌群的处理效率;
[0017]3)本技术提供的集便污水处理装置,可根据污水的成分设置厌氧区与好氧区的比例,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且可埋地设置,也可设置在地面上,可适用于不同的安装场合。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氧化沟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氧化沟模式)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非氧化沟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非氧化沟模式)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图3的A

A剖面图;
[0024]图7为本技术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图3的B

B剖面图。
[0025]1‑
污水处理池;2

进水端;3

出水端;4

第一厌氧单元;5

第一好氧单元;6

第二厌氧单元;7

第二好氧单元;8

沉淀单元;9

推流搅拌器;10

回流装置;11

填料;12

出水槽;13

导流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附图中,为清晰可见,可能放大了某部分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应做广义解释,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中心”、“水平”、“竖直”、“顶”、“底”、“内”、“外”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30]如说明书附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本实施例中的集便污水处理装置为一体化装置或构筑物,包括污水处理池1,所述污水处理池1设置有进水端2和出水端3,集便污水由污水处理池1的进水端2排入,在污水处理池1内处理后,再由出水端3排出,所述污水处理池1内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厌氧单元4、第一好氧单元5、第二厌氧单元6、第二好氧单元7以及沉淀单元8,所述第一厌氧单元4与所述进水端2连通,所述沉淀单元8与所述出水端3连通,所述第一厌氧单元4和第二厌氧单元6内均设有至少一个厌氧区,所述第一好氧单元5和第二好氧单元7内均设有至少一个好氧区,所述污水处理池1内设有多个用于推动污水流动的推流搅拌器9,各厌氧区和好氧区依次串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设置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污水处理池内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厌氧单元、第一好氧单元、第二厌氧单元、第二好氧单元以及沉淀单元,所述第一厌氧单元与所述进水端连通,所述沉淀单元与所述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厌氧单元和第二厌氧单元内均设有至少一个厌氧区,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第二好氧单元内均设有至少一个好氧区,所述污水处理池内设有多个用于推动污水流动的推流搅拌器,所述第一好氧单元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好氧单元中的混合液回流至所述第一厌氧单元的回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厌氧池,经所述厌氧池预处理后的集便污水进入所述第一厌氧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便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第二好氧单元内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为软性填料、半软性填料、悬浮填料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王松林刘飞刘志然史义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