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629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钢箱梁存梁施工:S1.通过中跨侧安装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荡移边跨梁段至运梁平车上,通过运梁轨道运输梁段经两塔柱根部内侧穿过,存梁于吊装位置;S2.利用边跨侧安装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荡移至存梁支架上二次提升落梁再纵移就位,共投入4套液压同步提升系统;S3.搭设塔锚间存梁支架、填筑场地及安装液压同步提升系统、施工塔锚间存梁支架及场地,铺设存梁轨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钢箱梁进行分步分段安装,保证了安装质量和效率,在小空间的工作范围也能够进行很好的操作。作范围也能够进行很好的操作。作范围也能够进行很好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悬索桥边跨侧钢箱梁位于岛上,运输车和运梁船无法直接就位,在实际安装中造成了很大困难和不便,传统的钢箱梁安装施工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当下的使用需求。
[000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结构,包括钢箱梁、吊索、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运输梁段,所述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包括临时索夹、上部底锚支架、千斤顶支架、千斤顶和容绳卷盘,千斤顶支架、千斤顶和容绳卷盘通过支架组合到一起,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6]在上述的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结构,在吊索上记号有M1、M2、N1、N2、N3、N4、N5、N6、N7、N8、N9、N10、N11和N12点位。
[0007]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钢箱梁存梁施工:S1.通过中跨侧安装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荡移边跨梁段至运梁平车上,通过运梁平车运输梁段经两塔柱根部内侧穿过,存梁于吊装位置;S2.利用边跨侧安装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荡移至存梁支架上二次提升落梁再纵移就位,共投入4套液压同步提升系统;S3.搭设塔锚间存梁支架、填筑场地及安装液压同步提升系统:施工塔锚间存梁支架及场地,铺设存梁轨道;在吊索M1、M2之间以及N10、N9之间、N12附近各安装2套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安装荡移牵引系统,运梁驳船就位;S4.中跨侧依次起吊荡移梁段至运梁平车上,通过运梁轨道运输梁段经两塔柱根部内侧穿过,存梁于第三支架前面的场地上;利用30t汽车吊逐段安装钢箱梁风嘴;采用N10、N9之间安装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起吊荡移梁段至第三支架上纵移至吊索N12下方起吊位置;采用N12附近安装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起吊梁段高出活动第二支架顶部30cm,横向牵引活动第二支架至GB2梁段下方,固定活动支架并落梁,牵引纵移GB2梁段至安装位置;重复以上步骤依次完成边跨侧无索区梁段的存梁施工;S5.中跨侧依次起吊荡移梁段至运梁平车上,通过运梁轨道运输梁段经两塔柱根
部内侧穿过,存梁于吊装位置;利用30t汽车吊逐段安装钢箱梁风嘴;钢箱梁安装施工:S6.根据钢箱梁安装顺序,采用液压同步提升系统依次起吊安装边跨侧钢箱梁,单个钢箱梁节段采用四套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进行起吊安装。
[0008]在上述的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的使用方法,所述边跨侧钢箱梁风嘴采用30t汽车吊现场后安的方式进行。
[0009]在上述的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的使用方法,述S1中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吊装钢箱梁施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a.安装临时索夹、上部底锚支架;b.安装千斤顶及支架与钢箱梁吊点相连;c.垂直起吊钢箱梁;d.钢箱梁与吊索连接;e.钢箱梁临时连接件连接;f.解除千斤顶支架与钢箱梁的连接;g.荡移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准备下一梁端吊装。
[0010]在上述的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的使用方法,所述S6中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吊装流程包括如下步骤:(1)安装临时索夹,起吊钢绞线底锚支架与临时索夹连接;(2)安装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至钢箱梁顶面;(3)预紧起重钢绞线;(4)提升系统起吊钢箱梁,提升过程计算机同步控制;(5)手拉葫芦辅助调整吊装梁段与已安装梁段靠拢,将永久吊索与钢箱梁吊耳连接;(6)液压同步提升系统慢速卸载,吊索完全受力后安装临时连接件解除千斤顶支架与钢箱梁临时吊点的连接;(7)拆除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将该设备转移到下一梁段吊装位置;(8)重复上述步骤按顺序完成边跨侧钢箱梁的安装施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钢箱梁安装施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有的钢箱梁、吊索、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液压同步提升系统,整个对钢箱梁的安装施工分为钢箱梁存梁施工和钢箱梁安装施工两个步骤组成,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钢箱梁进行分步分段安装,保证了安装质量和效率,在小空间的工作范围也能够进行很好的操作。
[001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钢箱梁进行分步分段安装,保证了安装质量和效率,在小空间的工作范围也能够进行很好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的边跨侧钢箱梁存梁
施工总体布置图;图2为图1中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吊装示意图。
[0014]图中:1、钢箱梁;2、吊索;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第三支架;6、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1、临时索夹;62、上部底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3,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结构,包括钢箱梁1、吊索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第三支架5、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运输梁段,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包括临时索夹61、上部底锚支架62、千斤顶支架、千斤顶和容绳卷盘,千斤顶支架、千斤顶和容绳卷盘通过支架组合到一起,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和第三支架5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7]在吊索2上记号有M1、M2、N1、N2、N3、N4、N5、N6、N7、N8、N9、N10、N11和N12点位。
[0018]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钢箱梁存梁施工:S1.通过中跨侧安装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荡移边跨梁段至运梁平车上,通过运梁轨道运输梁段经两塔柱根部内侧穿过,存梁于吊装位置;S2.利用边跨侧安装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荡移至存梁支架上二次提升落梁再纵移就位,共投入4套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S3.搭设塔锚间存梁支架、填筑场地及安装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施工塔锚间存梁支架及场地,铺设存梁轨道;在吊索2M1、M2之间以及N10、N9之间、N12附近各安装2套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安装荡移牵引系统,运梁驳船就位;S4.中跨侧依次起吊荡移梁段至运梁平车上,通过运梁轨道运输梁段经两塔柱根部内侧穿过,存梁于第三支架5前面的场地上;利用30t汽车吊逐段安装钢箱梁1风嘴;采用N10、N9之间安装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起吊荡移梁段至第三支架5上纵移至吊索2N12下方起吊位置;采用N12附近安装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起吊梁段高出活动第二支架4顶部30cm,横向牵引活动第二支架4至GB2梁段下方,固定活动支架并落梁,牵引纵移GB2梁段至安装位置;重复以上步骤依次完成边跨侧无索区梁段的存梁施工;S5.中跨侧依次起吊荡移梁段至运梁平车上,通过运梁轨道运输梁段经两塔柱根部内侧穿过,存梁于吊装位置;利用30t汽车吊逐段安装钢箱梁1风嘴;钢箱梁安装施工:S6.根据钢箱梁1安装顺序,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结构,包括钢箱梁(1)、吊索(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第三支架(5)、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运输梁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包括临时索夹(61)、上部底锚支架(62)、千斤顶支架、千斤顶和容绳卷盘,千斤顶支架、千斤顶和容绳卷盘通过支架组合到一起,所述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和第三支架(5)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梁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吊索(2)上记号有M1、M2、N1、N2、N3、N4、N5、N6、N7、N8、N9、N10、N11和N12点位。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

2任意一项的钢箱梁安装施工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钢箱梁存梁施工:S1.通过中跨侧安装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荡移边跨梁段至运梁平车上,通过运梁轨道运输梁段经两塔柱根部内侧穿过,存梁于吊装位置;S2.利用边跨侧安装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荡移至存梁支架上二次提升落梁再纵移就位,共投入4套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S3.搭设塔锚间存梁支架、填筑场地及安装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施工塔锚间存梁支架及场地,铺设存梁轨道;在吊索(2)M1、M2之间以及N10、N9之间、N12附近各安装2套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安装荡移牵引系统,运梁驳船就位;S4.中跨侧依次起吊荡移梁段至运梁平车上,通过运梁轨道运输梁段经两塔柱根部内侧穿过,存梁于第三支架(5)前面的场地上;利用30t汽车吊逐段安装钢箱梁(1)风嘴;采用N10、N9之间安装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起吊荡移梁段至第三支架(5)上纵移至吊索(2)N12下方起吊位置;采用N12附近安装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6)起吊梁段高出活动第二支架(4)顶部30cm,横向牵引活动第二支架(4)至GB2梁段下方,固定活动支架并落梁,牵引纵移GB2梁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吉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