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杂交水稻制种赶粉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6204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田杂交水稻制种赶粉系统及方法,该赶粉系统包括轨道、设置在轨道上的赶粉车,所述赶粉车上设置有赶粉件,所述赶粉件用于对赶粉件下方的水稻进行赶粉,所述赶粉系统还包括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通过云服务器向赶粉车发送指令进行赶粉;还提供了一种农田杂交水稻制种赶粉方法。该系统可实现远程控制自动赶粉,运行状态和数据信息终端可视化,从而大大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作业效率。高作业效率。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杂交水稻制种赶粉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杂交水稻制种
,具体涉及一种农田杂交水稻制种赶粉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杂交水稻的生产过程包括育种、制种、育秧、插秧、田间管理及收割等。其中,制种是杂交水稻重要的生产环节。赶粉过程是将处于抽穗扬花时期的水稻父本和母本,采用竹竿或长绳拉动的方式将父本的花粉传播到母本的柱头上的过程。该工序可增加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授粉率,有效提高杂交制种产量,是制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0003]传统的赶粉方法主要采用人力式方法,即人工使用赶粉件拉粉或使用竹竿推粉。该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劳动力迁移和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不断凸显,急需研发一种适应于杂交水稻制种的自动化赶粉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田杂交水稻制种赶粉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可实现远程控制自动赶粉,运行状态和数据信息终端可视化,从而大大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田杂交水稻制种赶粉系统,包括设置在稻田两侧的轨道、设置在轨道上的赶粉车,所述赶粉车上设置有赶粉件,所述赶粉件用于对赶粉件下方的水稻进行赶粉,所述赶粉系统还包括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通过云服务器向赶粉车发送指令进行赶粉。
[0006]进一步地,所述赶粉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控制系统以及向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供电的电源,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赶粉车在轨道上运动,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指令并控制驱动装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网关、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驱动器,所述网关用于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网关接收到的信号并向驱动器发送信号,所述驱动器用于接收信号并向驱动装置发送电信号。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车身上还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升降机构传动连接以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法兰,所述赶粉件的端部通过球铰链、吊环与法兰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与地面之间设置有高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驱动轮、限位轮以及第一驱动机构,所述限位轮设置在轨道的两侧,所述驱动轮设置在轨道顶部,所述驱动轮与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由驱动器控制。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轨道顶部设置有齿条,所述驱动轮包括两个平行圆盘以及设置在两个圆盘之间的多个圆柱体,所述圆柱体沿圆盘环向均匀布置,多个所述圆柱体与齿条相配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赶粉系统包括设置在轨道端部的无线充电桩,所述无线充电桩用于对电源进行无线充电。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农田杂交水稻制种赶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发送升降指令,调节赶粉件的高度;
[0014]发送启动指令,控制稻田两侧的赶粉车根据预设程序同步运动。
[0015]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指令和启动指令均由用户终端发出并通过云服务器发送给赶粉车。
[0016]进一步地,稻田两侧的赶粉车同步运动的控制方法为:赶粉车通过网关实时将运行数据传输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通过比较稻田两侧的赶粉车的运行数据向赶粉车发送加速或者减速指令,使得稻田两侧的赶粉车同步运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本专利技术以赶粉车代替传统的人工赶粉,与传统的人工赶粉方式相比,赶粉车效率高、速度稳定、赶粉更加均匀,实现机械化作业。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用户终端通过云服务器向赶粉车发送赶粉指令,实现了赶粉过程的远程操控,运行状态和过程参数均可在在PC端、手机端实现可视化。
[0020]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驱动机构以及升降机构,将赶粉件设置在升降机构上,实现了赶粉件的升降,可根据水稻品种改变赶粉件的高度,适用于不同品种水稻的赶粉作业,通过云服务器控制赶粉车的速度,通过改变赶粉件的高度以及赶粉车的四度降低稻谷秸秆的折断率,有利于提高赶粉效果。
[0021]4.本专利技术赶粉件的端部通过球绞链的方式与赶粉车的升降机构进行连接,使得在赶粉过程中即使发生载荷方向变换也不会发生机械部分卡死的现象。
[0022]5.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器对第一驱动机构进行控制,能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驱动器对电机的过载、短路、欠压均能进行有效保护。
[0023]6.本专利技术赶粉车的驱动轮有两个圆盘以及多个圆柱体组成,结构简单,不易磨损,传动可靠且运行平稳,与非标准齿轮相比,加工费用低,使用寿命长。
[0024]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轮,第一驱动机构与驱动轮采用链条传动,户外工作环境适应性好,运行平稳,且有稳定的传动比和较高的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赶粉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赶粉车与轨道配合的侧视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赶粉车与轨道配合的正视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驱动轮和后轮与轨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丝杆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驱动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示意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赶粉件的运动示意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原理图;
[0034]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参数表;
[0035]附图标记:
[0036]1‑
轨道;2

赶粉车;3

无线充电桩;4

水稻;5

赶粉件;6

摄像头;7
‑ꢀ
云服务器;8

用户终端;9

电源;10

网关;11

第一驱动机构;12

第二驱动机构;13

减速器;14

控制器;15

驱动链轮;16

链条;17

从动链轮;18
‑ꢀ
底板;19

驱动轮;20

轴承支座;21

驱动器;22

散热风扇;23

升降机构; 24

联轴器;25

天线;26

后轮;27

限位轮;28

法兰;29

球铰链;30

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杂交水稻制种赶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稻田两侧的轨道(1)、设置在轨道(1)上的赶粉车(2),所述赶粉车(2)上设置有赶粉件(5),所述赶粉件(5)用于对赶粉件(5)下方的水稻(4)进行赶粉,所述赶粉系统还包括云服务器(7)和用户终端(8),所述用户终端(8)用于通过云服务器(7)向赶粉车(2)发送指令进行赶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杂交水稻制种赶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赶粉车(2)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控制系统以及向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供电的电源(9),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赶粉车(2)在轨道(1)上运动,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云服务器(7)发送的指令并控制驱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田杂交水稻制种赶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网关(10)、控制器(14)以及与控制器(14)电连接的驱动器(21),所述网关(10)用于接收云服务器(7)发送的信号,所述控制器(14)用于接收网关(10)接收到的信号并向驱动器(21)发送信号,所述驱动器(21)用于接收信号并向驱动装置发送电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田杂交水稻制种赶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上还设置有升降机构(23),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第二驱动机构(1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2)与升降机构(23)传动连接以控制升降机构(23)的升降,所述升降机构(23)上设置有法兰(28),所述赶粉件(5)的端部通过球铰链(29)、吊环(30)与法兰(28)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田杂交水稻制种赶粉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伟刘晓鹏周劲张永林韩逍王雷史子昂段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