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浸式电力设备无源油循环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色谱分析
,具体地,涉及一种油浸式电力设备无源油循环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力转换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输配电环节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目前在互感器取油口取油样进行溶解气体分析,是应用最广泛的运行状态监测方法。其通过取油样进行油色谱分析,检测互感器内部发生绝缘故障时释放的氢气等故障气体的溶解含量,来判断互感器运行状态。此外,诸如光纤气敏传感器等的在线监测方法也逐渐被应用。
[0003]然而,无论上述哪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均受到故障气体随绝缘油扩散水平的影响。目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通常不配备油循环装置,故障气体主要靠自由扩散到达取油口。实际上,电力设备发生在一次绕组上,离溶解气体含量检测点处的距离较远;而且其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绝缘油的流动受阻,甚至会存在流动死区。这些原因将导致互感器状态检测系统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0004]现有技术中也有安装了强迫循环装置的,但是其需要使用额外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浸式电力设备无源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缸,所述热缸用于放置绝缘油区域内;冷缸,所述冷缸用于放置于空气域内;冷热缸连接件,所述冷热缸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热缸和冷缸,提供工质气体在所述热缸和冷缸之间的流通气道;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热缸和所述冷缸连接,将所述热缸和冷缸中进行的活塞往复直线运动转化为圆周旋转运动,为绝缘油提供循环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浸式电力设备无源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缸,包括:热缸壳体,所述热缸壳体位于所述热缸整体外部;热缸活塞,所述热缸活塞位于所述热缸壳体内并与其保持同轴;热缸活塞杆,所述热缸活塞杆与所述热缸活塞连接,通过所述热缸活塞杆向外界传输所述热缸活塞的直线运动;热缸置气开口,所述热缸置气开口位于所述热缸壳体的一侧,经过所述热缸置气开口,工质气体从所述热缸内部流出,或,从所述热缸外部流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浸式电力设备无源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橡胶密封口,其中心被所述热缸活塞杆穿过并相互粘连固定,其四周边缘固定于所述热缸壳体端面上,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口为折叠弯曲的橡皮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浸式电力设备无源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缸,包括:冷缸壳体,所述冷缸壳体位于所述冷缸整体外部;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为环形结构,其阵列排布于所述冷缸壳体的外侧,用于加速所述冷缸内部的工质气体与外界环境的换热;冷缸活塞,所述冷缸活塞位于所述冷缸壳体内并与其保持同轴;冷缸活塞杆,所述冷缸活塞杆与所述冷缸活塞连接,通过所述冷缸活塞杆向外界传输所述冷缸活塞的直线运动;冷缸置气开口,所述冷缸置气开口设置于所述冷缸壳体的一侧,经过所述冷缸置气开口,工质气体从所述冷缸内部流出,或,从所述冷缸外部流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浸式电力设备无源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缸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冷缸活塞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该端还包括:启动杆,所述启动杆垂直于所述冷缸活塞杆,用作初次启动;运动转换基座,所述运动转换基座为冷缸活塞杆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提供旋转支撑;冷缸活塞杆销,所述冷缸活塞杆销呈圆柱体,设置于所述运动转换基座内,其与所述冷缸活塞杆连接,并将所述将冷缸活塞杆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化为自身的旋转运动;连杆开槽,所述连杆开槽开设于所述运动转换基座上,其提供所述传动机构以所述冷缸活塞杆销为中心的摇动的空间,并对所述传动机构在所述冷缸活塞杆销上的位置进行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浸式电力设备无源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
缸连接件,包括:热缸固定平台,所述热缸固定平台一端处于所述绝缘油内,固定所述热缸;圆柱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雅君,沈畅,江俊杰,金之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