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式旋转跟踪联动光伏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605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轴式旋转跟踪联动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装置腔,所述底座的上端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柱,且转柱的下端延伸至装置腔的内侧,所述装置腔的内底壁上转动连接有位于转柱下方的转杆,所述转柱的下端设有转槽,所述转杆插装在转槽内侧,所述转杆的上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设有锁定机构,所述装置腔内部设有与转杆连接的旋转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灵活调节光伏发电机构朝向方位和倾斜角度,进而能够实现光伏发电机构能够对准太阳光,提高装置的发电效率,最大化利用太阳能资源,且具备恶劣天气条件下自我防护的效果,进而降低装置损害的情况。况。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轴式旋转跟踪联动光伏发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双轴式旋转跟踪联动光伏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0003]目前光伏发电装置很多为固定式设计,其不能随着时间的变换自动追踪太阳光,导致其发电效率低下,且现有的光伏发电装置缺乏防护和防风的功能,尤其在一些大风、冰雹常发的地区,光伏发电装置极易造成损坏,增加更换的成本且光伏发电装置的维护、维修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轴式旋转跟踪联动光伏发电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轴式旋转跟踪联动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装置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式旋转跟踪联动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装置腔(2),所述底座(1)的上端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柱(6),且转柱(6)的下端延伸至装置腔(2)的内侧,所述装置腔(2)的内底壁上转动连接有位于转柱(6)下方的转杆(4),所述转柱(6)的下端设有转槽(21),所述转杆(4)插装在转槽(21)内侧,所述转杆(4)的上端设有安装槽(25),所述安装槽(25)内侧设有锁定机构,所述装置腔(2)内部设有与转杆(4)连接的旋转机构,所述转柱(6)位于装置腔(2)内部的侧壁上设有矫正机构,所述转柱(6)的上方设有顶架(11),所述顶架(11)与转柱(6)之间通过倾斜机构连接,所述顶架(11)的内侧设有光伏发电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式旋转跟踪联动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槽(25)内底壁上的第二电动伸缩杆(26),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6)的伸缩端朝上并固定连接有移动块(24),所述移动块(2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锁定块(23),所述转槽(21)的内顶壁上设有与锁定块(23)对应的锁定槽(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式旋转跟踪联动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装置腔(2)内底壁上的第二电机(27),所述第二电机(27)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9),所述第一连接轴(9)远离第二电机(27)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装置腔(2)的内顶壁上,所述第一连接轴(9)上固定套接有蜗杆(31),所述装置腔(2)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29),所述第二连接轴(29)上固定套接有蜗轮(30),所述蜗轮(30)与蜗杆(31)啮合,所述第二连接轴(29)远离装置腔(2)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28),所述转杆(4)上固定套接有第一斜齿轮(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子华王利李贺新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