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簧端子及光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89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冠簧端子,包括母端子、公端子及冠簧;母端子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具有包夹片A,外壁处嵌套配合有第一防退环;冠簧嵌套配合于母端子第二端部的内壁处;公端子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第三端部插配于冠簧内,第四端部具有包夹片B,外壁处嵌套配合有第二防退环;还涉及一种光伏连接器,包括上述冠簧端子,用于安装母端子的正极胶芯,以及用于安装公端子的负极胶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母端子与公端子外壁处分别增设了第一防退环及第二防退环,不影响公端子与母端子的独立成型,当第一防退环与第二防退环安装完成后,通过止动结构防转,连接紧固;当与正极胶芯及负极胶芯装配时,直接卡合,连接灵活,使用不受限。受限。受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冠簧端子及光伏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端子及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冠簧端子及光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冠簧端子是连接器端子的一种常用类型,冠簧端子的母端子连接端内插入有冠簧,冠簧呈筒状,母端子的开口处向内形成圆角状的收口,使冠簧卡入母端子内,公端子的连接端插入冠簧中,使冠簧向外发生弹性变形并将公端子紧固在冠簧内,实现公端子与母端子的连接。而关于公母端子与主体结构的装配,一般采用公母端子预埋的方式实现主体的注塑成型,此种方式使得注塑工艺相对繁杂,同时两者之间的连接不灵活;因此本技术研制了一种冠簧端子及光伏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冠簧端子及光伏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端子与连接器主体之间装配相对繁杂且连接不灵活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冠簧端子,包括:
[0005]母端子,所述母端子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包夹片A,靠近包夹片A的所述母端子外壁处嵌套配合有第一防退环;
[0006]冠簧,所述冠簧嵌套配合于母端子第二端部的内壁处;
[0007]公端子,所述公端子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插配于冠簧内,所述第四端部具有包夹片B,靠近包夹片B的所述公端子外壁处嵌套配合有第二防退环;
[0008]其中,所述第一防退环与母端子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防退环与公端子之间分别设置有止动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母端子及公端子外壁处分别具有供第一防退环及第二防退环配合的嵌槽,所述嵌槽对应的外壁处具有止动槽;
[0010]所述第一防退环及第二防退环折弯呈环形,经折弯后相贴合的端面两侧分别具有向内折弯的止动件,所述止动件嵌合于止动槽内;所述止动槽及止动件构成所述止动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防退环及所述第二防退环均包括若干呈环形分布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折弯处具有用于增强弹性的加强筋。
[0012]优选的,呈环形分布的所述弹性片经折弯呈外射状,安装于所述母端子上的弹性片翘起端偏向包夹片A一侧,安装于所述公端子上的弹性片翘起端偏向包夹片B一侧。
[0013]优选的,所述母端子的第二端部内壁处具有呈环形分布的限位凸块,供所述冠簧一侧端部相抵;所述母端子的第二端部的端口处内缩形成限位凸台,供所述冠簧的另一侧端部相抵。
[0014]基于一种冠簧端子,本技术还研制了一种光伏连接器,包括上述的一种冠簧端子,以及正极胶芯、负极胶芯;
[0015]所述母端子装配于正极胶芯内,所述公端子装配于负极胶芯内,所述正极胶芯与
所述负极胶芯插配后,对应的所述公端子插配于所述母端子内。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7]本技术在母端子与公端子外壁处分别增设了第一防退环及第二防退环,不影响公端子与母端子的独立成型,当第一防退环与第二防退环安装完成后,通过止动结构防转,连接紧固;当与正极胶芯及负极胶芯装配时,直接卡合,连接灵活,使用不受限。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9]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冠簧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冠簧端子的爆炸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冠簧端子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所述第一防退环/第二防退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光伏连接器的剖视图。
[0024]其中:1、母端子,11、第一端部,12、第二端部,13、包夹片A,14、限位凸块,15、限位凸台;
[0025]2、公端子,21、第三端部,22、第四端部,23、包夹片B;
[0026]3、冠簧;
[0027]4、嵌槽,41、止动槽;
[0028]5、第一防退环,6、第二防退环,7、弹性片,71、加强筋,8、止动件;01、正极胶芯,02、负极胶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0]如图1

3所示,一种冠簧3端子,包括母端子1、公端子2及冠簧3。
[0031]如图2所示,母端子1具有第一端部11及第二端部12,第一端部11具有包夹片A13,靠近包夹片A13的母端子1外壁处具有呈环形设置的嵌槽4,且嵌槽4对应的外壁处具有止动槽41;该嵌槽4内配合有第一防退环5,用于防止母端子1安装时的脱落;如图4所示,关于第一防退环5,折弯呈环形,经折弯后相贴合的端面两侧分别具有向内折弯的止动件8,止动件8嵌合于止动槽41内,止动槽41及止动件8构成止动结构。
[0032]如图3所示,冠簧3嵌套配合于母端子1第二端部12的内壁处,对应的母端子1的第二端部12内壁处具有呈环形分布的若干限位凸块14,供冠簧3一侧端部相抵;母端子1的第二端部12的端口处采用缩口工艺,经内缩形成限位凸台15,供冠簧3的另一侧端部相抵,进而实现冠簧3的定位安装。
[0033]如图2所示,公端子2具有第三端部21及第四端部22,第三端部21插配于冠簧3内,第四端部22具有包夹片B23,靠近包夹片B23的公端子2外壁处具有呈环形设置的嵌槽4,且嵌槽4对应的外壁处具有止动槽41;该嵌槽4内配合有第二防退环6,用于防止公端子2安装时的脱落;第二防退环6的结构与第一防退环5的结构相同,折弯呈环形,经折弯后相贴合的端面两侧分别具有向内折弯的止动件8,止动件8嵌合于公端子2的止动槽41内,止动槽41及止动件8构成止动结构。
[0034]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第一防退环5及第二防退环6均包括若干呈环形分布的弹性片7,弹性片7折弯处具有用于增强弹性的加强筋71。结合图1所示,呈环形分布的弹性片7经折弯呈外射状,安装于母端子1上的弹性片7翘起端偏向包夹片A13一侧,安装于公端子2上的弹性片7翘起端偏向包夹片B23一侧。
[0035]本技术在母端子1与公端子2外壁处分别增设了第一防退环5及第二防退环6,不影响公端子2与母端子1的独立成型,当第一防退环5与第二防退环6安装完成后,通过止动结构防转,连接紧固。
[0036]基于一种冠簧3端子,如图5所示,本技术还研制了一种光伏连接器,包括上述的一种冠簧3端子,以及正极胶芯01、负极胶芯02;正极胶芯01与负极胶芯02内壁处均具有台阶面,用于供弹性片7相抵;其中,母端子1装配于正极胶芯01内,公端子2装配于负极胶芯02内,装配时直接卡合,连接灵活,使用不受限;当正极胶芯01与负极胶芯02插配后,对应的公端子2插配于母端子1内。
[0037]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簧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端子,所述母端子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包夹片A,靠近包夹片A的所述母端子外壁处嵌套配合有第一防退环;冠簧,所述冠簧嵌套配合于母端子第二端部的内壁处;公端子,所述公端子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插配于冠簧内,所述第四端部具有包夹片B,靠近包夹片B的所述公端子外壁处嵌套配合有第二防退环;其中,所述第一防退环与母端子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防退环与公端子之间分别设置有止动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及公端子外壁处分别具有供第一防退环及第二防退环配合的嵌槽,所述嵌槽对应的外壁处具有止动槽;所述第一防退环及第二防退环折弯呈环形,经折弯后相贴合的端面两侧分别具有向内折弯的止动件,所述止动件嵌合于止动槽内;所述止动槽及止动件构成所述止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冠簧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保军刘国勋潘晓瑶洪京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意华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