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统专利>正文

一种脊髓损伤下肢康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68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髓损伤下肢康复设备,涉及下肢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握把,底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框,U形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座板,两个握把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的右侧设置有康复训练装置,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壳体,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它通过U形框、调节装置和康复训练装置之间的配合,利用U形框和调节装置可便于对座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使不同身高的患者都可以使用本设备进行康复训练,利用康复训练装置可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对训练的强度进行调节,从而有效增加了本设备的适用性。适用性。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髓损伤下肢康复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下肢康复设备
,具体是一种脊髓损伤下肢康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脊髓损伤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严重伤害,还会对整个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多数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肌肉会萎靡,严重的还会丧失运动能力,因此需要借助一些下肢康复设备来对患者下肢进行训练。
[0003]现有的脊髓损伤下肢康复设备大多无法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对训练的强度进行调节,适用性较差;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脊髓损伤下肢康复设备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脊髓损伤下肢康复设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脊髓损伤下肢康复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握把,所述底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框,所述U形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座板,两个所述握把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右侧设置有康复训练装置,所述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壳体,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与两个第一壳体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与两个第一壳体的内部均放置有配重块。
[000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在底板内部的第一矩形板,所述第一矩形板的一侧面贯穿底板并延伸至底板的外部,所述第一矩形板的内部开设有一组限位孔,所述座板靠近底板的一面与第一矩形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000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底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远离拉杆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插接在其中一个限位孔的内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远离限位杆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移动板的一端与U形板的内顶壁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康复训练装置还包括开设在底板内部的两个第一矩形槽,两个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圆柱轴,两个所述圆柱轴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脚板,两个所述脚板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束带,两个所述脚板远离两个弹性束带的一面分别与两个第一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脚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与两个脚板相互靠近的一面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壳体远离两个脚板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两个
所述第二弹簧远离两个第一壳体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板,两个所述第二矩形板的底面均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脊髓损伤下肢康复设备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U形框、调节装置和康复训练装置之间的配合,利用U形框和调节装置可便于对座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使不同身高的患者都可以使用本设备进行康复训练,利用康复训练装置可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对训练的强度进行调节,从而有效增加了本设备的适用性。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弹性束带,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可防止患者的脚发生大范围移动,影响训练效果,通过设置隔板,可对放置在第二壳体内部和第一壳体内部的配重块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底板、握把、U形框、第一矩形槽和圆柱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康复训练装置隐藏第一矩形槽、圆柱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座板和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板;2、握把;3、U形框;4、座板;5、调节装置;501、第一矩形板;502、限位孔;503、拉杆;504、U形板;505、移动板;506、第一弹簧;507、限位杆;6、康复训练装置;601、第一矩形槽;602、圆柱轴;603、脚板;604、弹性束带;605、连接杆;606、第一壳体;607、第二壳体;608、隔板;609、配重块;610、第二弹簧;611、第二矩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脊髓损伤下肢康复设备,该设备用于患者的下肢肌肉进行康复训练,通过设置的康复训练装置6,可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对训练的强度进行调节,从而有效增加了本设备的适用性。
[0022]参见图1~图4,一种脊髓损伤下肢康复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握把2,底板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框3,U形框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座板4,两个握把2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5,调节装置5的右侧设置有康复训练装置6,康复训练装置6包括两个第一壳体606,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607,第二壳体607的内部与两个第一壳体606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隔板608,第二壳体607的内部与两个第一壳体606的内部均放置有配重块609。
[0023]U形框3的内部开设有与座板4相适配的第一滑槽,两个第一壳体606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三个隔板608,最多放置四块配重块609,第二壳体60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七个隔板608,最多放置八块配重块609,需要将第二壳体607内部的配重块609分别放入两个第一壳体606的内部时,可根据所要训练的强度来决定放入配重块609的数量,放入两个第一壳体606内部的配重块609越多,则代表训练的强度越大。
[0024]调节装置5包括滑动连接在底板1内部的第一矩形板501,第一矩形板501的一侧面
贯穿底板1并延伸至底板1的外部,第一矩形板501的内部开设有一组限位孔502,座板4靠近底板1的一面与第一矩形板50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矩形板501相适配的第二矩形槽,限位孔50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限位孔502成等差数列分布在第一矩形板501的内部。
[0025]调节装置5还包括拉杆503,拉杆50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U形板504,U形板504的底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拉杆5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505,移动板505远离拉杆503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07,限位杆507远离移动板505的一端插接在其中一个限位孔502的内部,移动板505的外表面与U形板504的内壁滑动连接,U形板504的内壁开设有与移动板505相适配的第二滑槽。
[0026]移动板505远离限位杆507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06,第一弹簧506远离移动板505的一端与U形板504的内顶壁固定连接,向远离第一矩形板501的方向拉动拉杆503,拉杆503可带动移动板505和限位杆507向远离第一矩形板501的方向移动并压缩第一弹簧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髓损伤下肢康复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握把(2),所述底板(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框(3),所述U形框(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座板(4),两个所述握把(2)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5),所述调节装置(5)的右侧设置有康复训练装置(6),所述康复训练装置(6)包括两个第一壳体(606),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607),所述第二壳体(607)的内部与两个第一壳体(606)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隔板(608),所述第二壳体(607)的内部与两个第一壳体(606)的内部均放置有配重块(6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髓损伤下肢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5)包括滑动连接在底板(1)内部的第一矩形板(501),所述第一矩形板(501)的一侧面贯穿底板(1)并延伸至底板(1)的外部,所述第一矩形板(501)的内部开设有一组限位孔(502),所述座板(4)靠近底板(1)的一面与第一矩形板(50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髓损伤下肢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5)还包括拉杆(503),所述拉杆(50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U形板(504),所述U形板(504)的底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杆(5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505),所述移动板(505)远离拉杆(503)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统王一然
申请(专利权)人:李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