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顶升装置用力平衡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566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顶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顶升装置用力平衡结构。一种同步顶升装置用力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轴、传动杆、支撑台;顶升轴的外侧表面至少设置有两个互相垂直或平行的传动面,传动面上沿所述顶升轴的轴向方向设置有齿条部;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互为镜像的设置有传动齿轮;传动杆设置于两个所述顶升轴之间,传动齿轮与所述顶升轴的一所述齿条部啮合,所述顶升轴的其他齿条部与平衡齿轮啮合,平衡齿轮固接在平衡转轴的端部,平衡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台转动连接;平衡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顶升轴的轴向中心线互相垂直。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结构重新设计,提高设备数字化采集传输能力,大大降低人力参与度,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顶升装置用力平衡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顶升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同步顶升装置用力平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顶升装置在各种机械设备中是十分常用的层与层之间的转移部件,现有的顶升装置通常采用螺杆配合螺母的传动结构来实现的,当螺母绕着螺杆转动一周后,螺母所在传动平面相对螺杆上升一个步进值,步进值对应的距离由螺距决定,这种将周转转化为线性导程的方式速度较慢,进一步而言,螺杆与螺母之间的螺纹配合是需要一定间隙的,如果紧密配合,则在传动过程中容易卡死,而螺母与螺杆之间的螺纹间隙就导致了传动平台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晃动。加之螺杆的螺距自身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传动杆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平衡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不在同一水平面致使顶升装置不能同步运行。
[0003]又有现有技术设计采用独立驱动顶升部件配合滑动导杆的结构实施,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滑动导杆依靠的表面光滑度来保证顶升一致性,而实际工况环境下,又很难保证滑动导杆的表面的积灰或磨损等影响光滑度的因素发生的一致性,所以这种结构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顶升平台晃动、被顶升表面在顶升过程中水平高度差等问题,这对液体、球体、易碎品等被转运物件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溢出、滚落、破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步顶升装置用力平衡结构,本专利技术进行结构重新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设计顶升轴、传动杆和支撑台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具有齿条部的传动面同时与传动齿轮、平衡齿轮相互啮合,通过传动杆、平衡转轴实现四向同步运行,确保顶升表面在顶升过程中无水平高度差,运行平稳,单体双齿面较单体单齿面的承载力多了一倍。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同步顶升装置用力平衡结构,包括顶升轴、传动杆、支撑台;
[0007]所述的顶升轴的外侧表面至少设置有两个互相垂直或平行的传动面,所述的传动面上沿所述顶升轴的轴向方向设置有齿条部;
[0008]所述的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互为径向的设置有传动齿轮;
[0009]所述的传动杆设置于两个所述顶升轴之间,所述的传动齿轮与所述顶升轴的一所述齿条部啮合,所述顶升轴的其他齿条部与平衡齿轮啮合,所述的平衡齿轮固接在平衡转轴的端部,所述的平衡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台转动连接;
[0010]所述的平衡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顶升轴的轴向中心线互相垂直。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的支撑台包括底座与设置于底座顶部的转动孔,所述的平衡转轴穿过所述转动孔与所述转动孔转动连接,所述的传动杆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平衡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同一所述顶升轴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相邻的所述的齿条部,其
中一所述齿条部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另一所述齿条部与所述平衡齿轮啮合。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同一所述顶升轴上至少径向设置有一组所述齿条部,其中一所述齿条部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另一所述齿条部与所述平衡齿轮啮合。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的转动孔与所述平衡转轴之间设置有轴承。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分别与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的齿条部啮合的所述传动齿轮、所述平衡齿轮的转动轴线互相垂直。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同一所述顶升轴上相邻所述齿条部的齿距相等,且与所述传动齿轮相邻设置的所述平衡齿轮的尺寸与所述传动齿轮的尺寸相同。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同一所述顶升轴上所有所述齿条部的齿距相等,且与同一所述顶升轴啮合的所述平衡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尺寸均相同。
[001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设计采用设计顶升轴、传动杆和支撑台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具有齿条部的传动面同时与传动齿轮、平衡齿轮相互啮合,通过传动杆、平衡转轴实现四向同步运行的结构实施方法具有运行平稳、顶升过程无水平高度差、实现高承载,更好的保护顶升物品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同步顶升装置用力平衡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同步顶升装置用力平衡结构一侧除去直线轴承与支撑台后的结构图。
[0021]其中,1、顶升轴;101、传动面;102、齿条部;2、传动杆;3、支撑台;301、底座;302、转动孔;4、平衡齿轮;5、传动齿轮;6、平衡转轴;7、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同步顶升装置用力平衡结构,包括顶升轴1、传动杆2、支撑台3。
[0023]顶升轴1的外侧表面至少设置有两个互相垂直或平行的传动面101,传动面101上沿顶升轴1的轴向方向设置有齿条部102。
[0024]传动杆2的两端分别互为镜像的设置有传动齿轮5。
[0025]传动杆2设置于两个顶升轴1之间,传动齿轮5与顶升轴1的一齿条部102啮合,顶升轴1的其他齿条部102与平衡齿轮4啮合,平衡齿轮4固接在平衡转轴6的端部,平衡转轴6的另一端与支撑台3转动连接,本申请中使用铝合金壳体将传动齿轮5、平衡齿轮4容纳,铝合金壳体设置有专门的齿轮槽,其中齿轮槽在附图中未画出,实际生产中规格大小根据传动齿轮5与平衡齿轮4的规格大小来适应性设置,用于容纳传动齿轮5与平衡齿轮4,铝合金壳体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通过顶升轴1的穿过孔,齿轮槽与穿过孔联通用于使得传动齿轮5、平衡齿轮4与齿条部102啮合。
[0026]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设计采用设计顶升轴1、传动杆2和支撑台3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具有齿条部102的传动面101同时与传动齿轮5、平衡齿轮4相互啮合,通过传动杆2、平衡转轴6实现四向同步运行的结构实施方法具有运行平稳、顶升过程无水平高度差、更好的保护顶升物品的优点。其中支撑台3的材质为铝合金、碳钢、球墨铸体的支撑台。
[0027]平衡转轴6的轴向中心线与顶升轴1的轴向中心线互相垂直,本申请中平衡齿轮4配合平衡转轴6用于对顶升轴1的受力进行平衡,由于顶升轴1只有一个齿条部102与传动用的传动齿轮5啮合,所以当齿轮转动时,顶升轴1只有一侧受力,其他侧有没任何力量去平衡传动齿轮5,这就导致了顶升轴1会因为单侧受力的关系降低使用寿命,且由于只有单侧与传动齿轮5啮合,所有顶升轴1的顶升能力完全由传动齿轮5与顶升轴1的啮合结构提供,这就导致了顶升能力不足,而本申请使用平衡齿轮4配合平衡转轴6的方式使得顶升轴1的顶升能力得到补偿,从而提升了最大顶升能力,具体提升量则有平衡轴与平衡齿轮4的设置数量决定,通常最大设置三组平衡轴与平衡齿轮4,使得顶升轴1的对称四面的齿条部102均有齿轮啮合。
[0028]支撑台3包括底座301与设置于底座301顶部的转动孔302,平衡转轴6穿过转动孔302与转动孔302转动连接,为了有效平衡顶升轴1的受力,将传动杆2与平衡转轴6的位置限定为传动杆2的轴向中心线与平衡转轴6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
[0029]同一顶升轴1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相邻的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顶升装置用力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轴、传动杆、支撑台;所述的顶升轴的外侧表面至少设置有两个互相垂直或平行的传动面,所述的传动面上沿所述顶升轴的轴向方向设置有齿条部;所述的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互为径向的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杆设置于两个所述顶升轴之间,所述的传动齿轮与所述顶升轴的一所述齿条部啮合,所述顶升轴的其他齿条部与平衡齿轮啮合,所述的平衡齿轮固接在平衡转轴的端部,所述的平衡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台转动连接;所述的平衡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顶升轴的轴向中心线互相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顶升装置用力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台包括底座与设置于底座顶部的转动孔,所述的平衡转轴穿过所述转动孔与所述转动孔转动连接,所述的传动杆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平衡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顶升装置用力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顶升轴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相邻的所述的齿条部,其中一所述齿条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尉盛
申请(专利权)人:鼎升湖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