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酚生产真空泵排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5216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粗酚生产真空泵排污系统,包括前置排污管、真空排污罐、尾连排污管、真空泵、外接输入管、真空脱水连接管、脱水塔、输出管、重组分罐、刮膜渣管件,所述真空排污罐等间距并列设置,所述前置排污管和尾连排污管连接在真空排污罐的两侧,且尾连排污管侧端连接真空泵,所述脱水塔通过真空脱水连接管连接在真空泵的一侧,所述输出管连接在真空泵的底端,所述重组分罐连接输出管的侧面,所述输出管的末端连接刮膜渣管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了粗酚生产排污系统的设置,改进为一种具备真空排污罐和膜渣管的排污系统,将真空泵内受污染的积液回收到重组分罐内处理,刮膜渣管可以防止阀门内漏将重组分罐抽成负压,宜推广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酚生产真空泵排污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粗酚生产真空泵排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粗酚主要成分为苯酚,无色或白色晶体,有额数气味,在空气中及光线作用下变为粉红色甚至红色,用于进一步提取苯酚、甲酚和二甲酚,也可直接制取酚醛树脂、涂料、医药消毒剂、木材防腐剂、农药乳化剂、香料和炸药等,粗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污水,而在排污过程中,部分真空泵所产生的积液被机油污染,目前的排污全部是通过排污管道排至地罐,在打入粗酚原料大槽,这样长期以来能影响粗酚的质量,增加粗酚中的前馏分含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特此设计一种粗酚生产真空泵排污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酚生产真空泵排污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粗酚生产真空泵排污系统,包括前置排污管、真空排污罐、尾连排污管、真空泵、外接输入管、真空脱水连接管、脱水塔、输出管、重组分罐、刮膜渣管件,所述真空排污罐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真空排污罐等间距并列设置,所述若干组真空排污罐的一侧连接前置排污管,另一侧连接尾连排污管,所述尾连排污管连接在真空泵上,所述外接输入管连接在真空泵的顶侧,所述真空脱水连接管一侧端连接真空泵,所述脱水塔连接在真空脱水连接管的另一侧端,所述输出管连接在真空泵的底端,所述重组分罐设置有多组,多组重组分罐等间距并列设置,且多组重组分罐连接在输出管的一侧,所述输出管的末端连接刮膜渣管件。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刮膜渣管件的末端连接有阀控排渣管,所述重组分罐的顶端通过侧连接管连接在输出管的侧面,且侧连接管上设置有电控阀门,所述重组分罐的底端连接有排出连接管,所述排出连接管上连接有电控阀门,所述输出管上设置有助力泵、电控阀门,所述输出管上的电控阀门设置在侧连接管的连接上侧,所述输出管上的助力泵设置在侧连接管的连接下侧,且助力泵设置在刮膜渣管件的连接上侧。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真空脱水连接管上连接有助力泵和电控阀门,所述外接输入管上设置有电控阀门,所述尾连排污管上设置有助力泵,且尾连排污管上的助力泵设置在真空排污罐的连接下侧。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真空排污罐由真空储存罐体、容积表、前置连接管、后置连接管、内潜排出管组成,所述容积表连接在真空储存罐体的中心,所述前置连接管连接在真空储存罐体的内顶侧,所述内潜排出管设置在真空储存罐体内,且内潜排出管的顶端连接在后置连接管上,所述后置连接管上设置有电控阀门,所述后置连接管后端连接尾连排污管,所述前置连接管的前端连接前置排污管。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优化了粗酚生产排污系
统的设置,改进为一种具备真空排污罐,并且后置设置有刮膜渣管,可以将真空泵内受污染的积液回收到重组分罐内处理,不仅通过刮膜渣管进行除渣,还可以防止阀门内漏将重组分罐抽成负压,减少原料的污染,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系统总体状态图。
[0010]图2为本技术重组分罐和刮膜渣管件连接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脱水塔连接示意图。
[0012]图4为本技术真空排污罐半剖示意图。
[0013]图中:前置排污管1、真空排污罐2、尾连排污管3、真空泵4、外接输入管5、真空脱水连接管6、脱水塔7、输出管8、重组分罐9、刮膜渣管件10、阀控排渣管11、侧连接管12、电控阀门13、排出连接管14、助力泵15、真空储存罐体16、容积表17、前置连接管18、后置连接管19、内潜排出管20。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0015]一种粗酚生产真空泵排污系统,包括前置排污管1、真空排污罐2、尾连排污管3、真空泵4、外接输入管5、真空脱水连接管6、脱水塔7、输出管8、重组分罐9、刮膜渣管件10,所述真空排污罐2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真空排污罐2等间距并列设置,所述若干组真空排污罐2的一侧连接前置排污管1,另一侧连接尾连排污管3,所述尾连排污管3连接在真空泵4上,所述外接输入管5连接在真空泵4的顶侧,所述真空脱水连接管6一侧端连接真空泵4,所述脱水塔7连接在真空脱水连接管6的另一侧端,所述输出管8连接在真空泵4的底端,所述重组分罐9设置有多组,多组重组分罐9等间距并列设置,且多组重组分罐9连接在输出管8的一侧,所述输出管8的末端连接刮膜渣管件10。
[0016]所述刮膜渣管件10的末端连接有阀控排渣管11,所述重组分罐9的顶端通过侧连接管12连接在输出管8的侧面,且侧连接管12上设置有电控阀门13,所述重组分罐9的底端连接有排出连接管14,所述排出连接管14上连接有电控阀门13,所述输出管8上设置有助力泵15、电控阀门13,所述输出管8上的电控阀门13设置在侧连接管12的连接上侧,所述输出管8上的助力泵15设置在侧连接管12的连接下侧,且助力泵15设置在刮膜渣管件10的连接上侧。
[0017]所述真空脱水连接管6上连接有助力泵15和电控阀门13,所述外接输入管5上设置有电控阀门13,所述尾连排污管3上设置有助力泵15,且尾连排污管3上的助力泵15设置在真空排污罐2的连接下侧。
[0018]所述真空排污罐2由真空储存罐体16、容积表17、前置连接管18、后置连接管19、内潜排出管20组成,所述容积表17连接在真空储存罐体16的中心,所述前置连接管18连接在真空储存罐体16的内顶侧,所述内潜排出管20设置在真空储存罐体16内,且内潜排出管20的顶端连接在后置连接管19上,所述后置连接管19上设置有电控阀门13,所述后置连接管19后端连接尾连排污管3,所述前置连接管18的前端连接前置排污管1。
[0019]本技术工作原理:将带有粗酚以及具有杂质的原料通过前置排污管1回收至
真空排污罐2内,在真空排污罐2内一方面可以进行储存,另一方面方便真空泵4直接抽取,避免管线中不稳定的压力造成真空泵4的效率下降,在真空泵内的液体可以通过输出管8和刮膜渣管件10排出进入储存罐,如果受到污染还可以进入重组分罐9,在重组分罐9内的积液可以进行处理,在真空泵4内的液体如果水分含量太高,可以抽至脱水塔7进行处理水含量,多方面保证真空泵4的工作稳定。
[0020]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酚生产真空泵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排污管(1)、真空排污罐(2)、尾连排污管(3)、真空泵(4)、外接输入管(5)、真空脱水连接管(6)、脱水塔(7)、输出管(8)、重组分罐(9)、刮膜渣管件(10),所述真空排污罐(2)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真空排污罐(2)等间距并列设置,所述若干组真空排污罐(2)的一侧连接前置排污管(1),另一侧连接尾连排污管(3),所述尾连排污管(3)连接在真空泵(4)上,所述外接输入管(5)连接在真空泵(4)的顶侧,所述真空脱水连接管(6)一侧端连接真空泵(4),所述脱水塔(7)连接在真空脱水连接管(6)的另一侧端,所述输出管(8)连接在真空泵(4)的底端,所述重组分罐(9)设置有多组,多组重组分罐(9)等间距并列设置,且多组重组分罐(9)连接在输出管(8)的一侧,所述输出管(8)的末端连接刮膜渣管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酚生产真空泵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膜渣管件(10)的末端连接有阀控排渣管(11),所述重组分罐(9)的顶端通过侧连接管(12)连接在输出管(8)的侧面,且侧连接管(12)上设置有电控阀门(13),所述重组分罐(9)的底端连接有排出连接管(14),所述排出连接管(14)上连接有电控阀门(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厚吴振远李明珺王振李江成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振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