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防沉降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486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坑降水防沉降的施工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基坑降水防沉降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在基坑区域内布置若干个间隔排布的降水井,若干个降水井的疏干面积覆盖基坑面积;降水井的深度和分布位置结合三维渗流模型进行降水模拟,获得降水后的基坑区域内外的地下水位高度,以及不同水位高度的地下水的分布位置的降水预测结果;根据降水预测结果在基坑区域外布置若干个间隔排布的回灌井以及观测井;往回灌井内注水与排出降水井内的地下水同步进行;本方案可实现回灌井采用精准定位的方式布置在基坑外,对应不同地下水位分别进行回灌,并通过不同回灌井相互配合提升区域范围内的整体回灌效果。区域范围内的整体回灌效果。区域范围内的整体回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降水防沉降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降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降水防沉降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基坑开挖作业中,降水工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施工环节,防止地下 水渗入基坑内和造成基坑浸水,提高现场施工条件和地基承载力,避免引 起流砂、管涌和边坡失稳等现象,常规做法是在基坑布置降水井,通过抽 取降水井内的地下水的方式,减少基坑下方土层的含水量,但在基坑内抽 降地下水,会引起基坑外的地下水的同步变化,导致基坑外环境的地面沉 降加剧。
[0003]为了避免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在基坑外布置回灌井,通过将水注入 回灌井的方式,人为抬升地下水水位,减缓沉降变形,但由于回灌井布置 的方式及方位均为人工经验计算所得,而不同位置的地下水位各不相同, 无法通过精准定位的方式布置回灌井,导致每口回灌井对地下水的实际回 灌质量不可控,不同的回灌井也无法通过相互配合的方式形成较好的片区 回灌效果,存在抬升效果缓慢、不及时、效果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基坑降水防沉降的施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坑降水防沉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在基坑区域内布置若干个间隔排布的降水井,若干个降水井的疏干面积覆盖基坑面积;降水井的深度和分布位置结合三维渗流模型进行降水模拟,获得降水后的基坑区域内外的地下水位高度,以及不同水位高度的地下水的分布位置的降水预测结果;根据降水预测结果在基坑区域外布置若干个间隔排布的回灌井以及观测井;往回灌井内注水与排出降水井内的地下水同步进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降水防沉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得降水后的基坑区域内外的地下水高度,以及不同水位高度的地下水的分布位置的降水预测结果之后,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标记不同高度水位的地下水位的分布位置,并构建以基坑为中心向外间隔排布的多根地下水降深梯度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降水防沉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降水预测结果在基坑区域外布置若干个间隔排布的回灌井以及观测井时,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若干个回灌井排布在对应的降深梯度线上,且与基坑的直线距离不少于六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降水防沉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得降水后的基坑区域内外的地下水高度,以及不同高位水位的地下水的分布位置的降水预测结果之后,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标记基坑区域内外的地下水位高度,并构建以基坑为中心向外间隔排布的多根地下水埋深梯度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降水防沉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降水预测结果在基坑区域外布置若干个间隔排布的回灌井以及观测井时,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以基坑为中心向外排布的回灌井的深度值依次减少并形成井深梯度,井深梯度与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弦赵吉善刘伟李传威苏哲宋磊罗强张恒陈一夫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