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薄怀来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69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穿刺器,用以解决现有穿刺器在使用中需多人操作,操作不便、不安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现有穿刺器结构为基础,包括穿刺针头、引流管、开关、引流袋,引流管上设有三通,三通游离端上设有可拆卸的塞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于各种浆膜腔积液患者的诊断性穿刺、引流放液以及腔内注射、自发性气胸的抽气治疗。具有操作方便、节省人力,使用安全的优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医用穿刺器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中,各种浆膜腔积液患者的诊断性穿刺、引流放液以及腔内注射、自发性气胸的抽气治疗,需用穿刺器。现有穿刺器主要结构包括穿刺针头、引流管、开关、引流袋,在使用中需多人操作,浪费人力,操作不便;使用不安全,如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时需二人同时操作,若操作不慎可形成气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穿刺器在使用中需多人操作,浪费人力,操作不便、不安全。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以现有穿刺器结构为基础,包括穿刺针头、引流管、开关、引流袋,引流管分为前部引流管和后部引流管,在前、后部引流管之间设有三通,三通的两个开口分别与前部、后部引流管连接,另一个开口为游离端,游离端上设有可拆卸的塞子,后部引流管上依次设有开关、可视管,后部引流管的后端接引流袋。使用时,先按常规程序进行各种穿刺。(1)需诊断性穿刺时可直接用5毫升注射器连接三通游离端进行操作。(2)需放液时先用5毫升注射器连接三通游离端试抽,成功后再放液。当放液过程中出现引流不畅时可用中空针连接三通游离端抽液。(3)治疗自发性气胸时可直接用中或大空针连接三通游离端抽气。本技术与传统穿刺器比较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只需一人操作,无需助手,节省人力。(2)操作安全,如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时需二人同时操作,若操作不慎可形成气胸。(3)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图中1是穿刺针头,穿刺针头1为12号针,与前部引流管2连接,三通3与前部、后部引流管连接,9是三通的游离端,其上设有插接于游离端上的塞子8,为橡胶塞,后部引流管4上依次设有开关5、可视管6,后部引流管4的后端接引流袋7,引流袋容量为500m1并标有刻度,穿刺器总长度为60cm。权利要求一种医用穿刺器,包括穿刺针头(1)、引流管、开关(5)、引流袋(7),其特征在于引流管分为前部引流管(2)和后部引流管(4),在前、后部引流管之间设有三通(3),三通的两个开口分别与前部、后部引流管连接,另一个开口为游离端(9),游离端上设有可拆卸的塞子(8),后部引流管上依次设有开关(5)、可视管(6),后部引流管(4)的后端接引流袋(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穿刺器,用以解决现有穿刺器在使用中需多人操作,操作不便、不安全的问题。本技术以现有穿刺器结构为基础,包括穿刺针头、引流管、开关、引流袋,引流管上设有三通,三通游离端上设有可拆卸的塞子。本技术适于各种浆膜腔积液患者的诊断性穿刺、引流放液以及腔内注射、自发性气胸的抽气治疗。具有操作方便、节省人力,使用安全的优点。文档编号A61B17/34GK2610854SQ03216210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7日专利技术者薄怀来, 张金芬, 胡顺菊 申请人:薄怀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穿刺器,包括穿刺针头(1)、引流管、开关(5)、引流袋(7),其特征在于引流管分为前部引流管(2)和后部引流管(4),在前、后部引流管之间设有三通(3),三通的两个开口分别与前部、后部引流管连接,另一个开口为游离端(9),游离端上设有可拆卸的塞子(8),后部引流管上依次设有开关(5)、可视管(6),后部引流管(4)的后端接引流袋(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怀来张金芬胡顺菊
申请(专利权)人:薄怀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