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685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1
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包括有注液罐和与注液罐相连接的收液罐,所述注液罐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有和注液罐滑动连接的第一推杆,所述收液罐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固定连接有和收液罐滑动连接的第二推杆,所述注液罐前端设有出液管,收液罐前端设有和出液管相连通的回液管,所述出液管前端设有软管,软管连接有插管,所述软管和插管的连接处设有挡片,挡片内设有展开结构,展开结构连接有铺垫,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未用灌肠液浪费以及部分灌肠液流出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处理的问题。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化内科用灌肠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消化内科用灌肠器。

技术介绍

[0002]灌肠是一种通过患者肛门向患者肠道内灌入药液,便于疏通患者肠道、协助患者通便的医疗手段,在消化内科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经常会采用灌肠的治疗方式来进行消化道的疏通以及消化道炎症的治疗。
[0003]一般的灌肠器在在使用时,通常利用注液罐内的灌肠液对患者进行灌肠,完成后,灌肠的废液会重新回流至注液罐内,造成剩余未用灌肠液的浪费,而且在对患者进行灌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灌肠液经患者的肛门流出,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对患者造成不适,为此提出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消化内科用灌肠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未用灌肠液浪费以及部分灌肠液流出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包括有注液罐和与注液罐相连接的收液罐,所述注液罐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有和注液罐滑动连接的第一推杆,所述收液罐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固定连接有和收液罐滑动连接的第二推杆,所述注液罐前端设有出液管,收液罐前端设有和出液管相连通的回液管,所述出液管前端设有软管,软管连接有插管,所述软管和插管的连接处设有挡片,挡片内设有展开结构,展开结构连接有铺垫。
[0007]进一步地,所述注液罐上端设有加液口,收液罐下端设有出液口。
[0008]进一步地,所述展开结构包括有和挡片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轴,固定轴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复位弹簧,所述挡片内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容纳铺垫的储物槽,铺垫一侧设有和复位弹簧相连接的连接圈。
[0009]进一步地,所述挡片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和铺垫相对应的胶贴。
[0010]进一步地,所述铺垫采用无纱布面料材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回液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回液管和出液管相连接处位于第一控制阀的前端。
[0012]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展开结构,利用展开结构将挡片内的铺垫推出,展开铺垫垫于患者的臀部下侧,铺垫可及时将肛门流出的部分灌肠液进行吸收、清理,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0014]2.本技术通过在注液罐上连接收液罐,和注液罐相连接的出液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和收液罐相连接的回液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之间的开合,将冲洗后的废弃灌肠液回收至收液罐内,由收液罐及时排出,有效的避免灌肠的废液重新回流至注液罐内,造成剩余未用灌肠液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消化内科用灌肠器的第一轴侧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消化内科用灌肠器的第二轴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消化内科用灌肠器的注液罐和收液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消化内科用灌肠器的挡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消化内科用灌肠器的铺垫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注液罐;2、收液罐;3、第一推柄;4、第二推柄;5、加液口;6、刻度线;7、软管;8、挡片;9、插管;10、胶贴;11、第一控制阀;12、出液管;13、回液管;14、第二控制阀;15、出液口;16、第一推杆;17、第一活塞;18、第二推杆;19、第二活塞;20、复位弹簧;21、固定轴;22、铺垫;23、储物槽;24、连接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2]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如图1

5所示,包括有注液罐1和与注液罐1相连接的收液罐2,所述注液罐1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17,第一活塞17固定连接有和注液罐1滑动连接的第一推杆16,所述收液罐2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19,第二活塞19固定连接有和收液罐2滑动连接的第二推杆18,所述注液罐1前端设有出液管12,收液罐2前端设有和出液管12相连通的回液管13,所述出液管12前端设有软管7,软管7连接有插管9,所述软管7和插管9的连接处设有挡片8,挡片8内设有展开结构,展开结构连接有铺垫22。
[0023]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推杆16将第一活塞17移动至注液罐1的后端,通过第二推杆18将第二活塞19移动至收液罐2的前端,将灌肠液加入注液罐1内,通过展开结构,将挡片8内的铺垫22推出,展开铺垫22,将下侧铺垫22放置在患者的肛门下侧,和患者的臀部相挨,将上侧铺垫22用于遮挡患者的私处,将插管9插入患者的肛门内,所述第一推杆16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柄3,推动第一推柄3,第一推柄3通过第一推杆16带动第一活塞17沿着注液罐1内壁向前滑动,所述注液罐上设有刻度线6,根据刻度线6可以判断输入的灌肠液的量,将注液罐1内的灌肠液经出液管12移动至软管7后至插管9内,由插管9输送至患者的肠道内,对患者进行洗肠,洗肠完成后,所述第二推杆1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柄4,向后拉动第二推柄4,第二推柄4通过第二推杆18带动第二活塞19沿着收液罐2内壁向后滑动,肠道内的冲洗废液经软管7流动至回液管13内,经回液管13流至收液罐2内,由收液罐2将废液排出。
[0024]如图1和2所示,注液罐1上端设有加液口5,收液罐2下端设有出液口15。
[0025]优选地,灌肠液经加液口5注入注液罐1内,灌肠后的废液经出液口15从收液罐2内排出。
[0026]如图4和5所示,展开结构包括有和挡片8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轴21,固定轴21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复位弹簧20,所述挡片8内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容纳铺垫22的储
物槽23,铺垫22一侧设有和复位弹簧20相连接的连接圈24。
[0027]优选地,固定轴21两侧的复位弹簧20由于弹力的原因将铺垫22由储物槽23内推出,连接圈24用于连接铺垫22和复位弹簧20,防止铺垫22展开后,灌肠过程中患者臀部扭动,导致铺垫22的位置改变,无法完全收纳漏出的灌肠液。
[0028]如图2所示,挡片8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和铺垫22相对应的胶贴10。
[0029]优选地,平常胶贴10用于阻挡铺垫22由储物槽23内排出,对铺垫22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医院的细菌对铺垫22造成污染,对患者进行灌肠前,通常需要将胶贴10从挡片8上揭下,由于铺垫22在储物槽23内属于折叠状态,因此储物槽23的内体积足够容纳折叠后的铺垫22。
[0030]如图5所示,铺垫22采用无纱布面料材质。
[0031]优选地,无纺布能够有效的吸收漏出的灌肠液,减少患者臀部湿疹的发生。
[0032]如图2所示,出液管12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1,回液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注液罐(1)和与注液罐(1)相连接的收液罐(2),所述注液罐(1)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17),第一活塞(17)固定连接有和注液罐(1)滑动连接的第一推杆(16),所述收液罐(2)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19),第二活塞(19)固定连接有和收液罐(2)滑动连接的第二推杆(18),所述注液罐(1)前端设有出液管(12),收液罐(2)前端设有和出液管(12)相连通的回液管(13),所述出液管(12)前端设有软管(7),软管(7)连接有插管(9),所述软管(7)和插管(9)的连接处设有挡片(8),挡片(8)内设有展开结构,展开结构连接有铺垫(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罐(1)上端设有加液口(5),收液罐(2)下端设有出液口(15)。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延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