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黄土高边坡湿陷沉降的智能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464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监测黄土高边坡湿陷沉降的智能监测装置,包括连接盘,连接盘外壁开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活动槽,活动槽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对应滑槽之间均滑动有T字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锥体与第二锥体嵌入接触面内,转动摇柄带动丝杆,驱动连接环移动,推动第一连杆偏转,第一连杆拉动T字块,拉动夹环相互靠近,对分层沉降计夹持固定,防止灌浆中发生倾斜,转动摇柄使螺纹柱移动,将第一锥体嵌入接触面进行初步固定,推动第一楔块使第二连杆偏转,转杆偏转,第二锥体移动嵌入接触面内壁,进行二次固定,第二楔块与第一楔块连接,限位柱插入限位孔内,对第一楔块限制,提高智能监测装置的稳定性。能监测装置的稳定性。能监测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监测黄土高边坡湿陷沉降的智能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沉降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监测黄土高边坡湿陷沉降的智能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广义上的黄土高原即黄土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为能够及时监测黄土高边坡的沉降,需要一种智能监测装置。
[0003]在对智能监测装置上的监测部件进行钻孔预埋时,需要对监测部件进行夹紧固定,防止在灌浆中造成监测部件倾斜,需要保证智能监测装置的稳定性,使监测部件能够竖直沉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黄土高边坡湿陷沉降的智能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监测黄土高边坡湿陷沉降的智能监测装置,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外壁开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活动槽,每个所述活动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每两个位置对应的所述滑槽之间均滑动连接有T字块,每个所述T字块的顶端均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连接盘顶端的中部嵌设的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壁固定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连接耳,每个所述第一连杆外壁的顶部均与位置对应的连接耳的一侧铰接,每个所述T字块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夹环,两个所述夹环之间卡合连接有分层沉降计。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盘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位置对称的螺纹孔,每个所述螺纹孔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每个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均固定设有第一锥体,每个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均开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设置槽,每个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和丝杆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摇柄。
[0007]优选的,每个所述设置槽内壁一侧的底部均开设有移动孔,每个所述设置槽内壁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滑动槽,每个所述滑动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每两个位置对应的所述滑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楔块。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螺纹柱顶端的两个边侧均开设有两个限位孔,每个所述限位孔的内壁均穿插连接有限位柱,每两个位置对应的所述限位柱的顶端分别与第二楔块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二楔块的内壁均与位置对应的第一楔块外壁的中部卡合连接。
[0009]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楔块的底端均铰接有第二连杆,每个所述设置槽的内壁均铰接有转杆,每个所述转杆外壁的底部均开设有移动口,每个所述移动口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每个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均与位置对应的第二锥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连杆外壁的底部均与位置对应的转杆外壁的顶部铰接,每
个所述第二锥体的外壁均与位置对应的移动孔的内壁穿插连接。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通过将第一锥体与第二锥体嵌入接触面内,转动摇柄带动丝杆转动,丝杆驱动连接环上下移动,使连接耳推动第一连杆进行偏转,第一连杆拉动T字块在滑槽内移动,拉动夹环相互靠近,对分层沉降计进行夹持固定,防止灌浆中使分层沉降计发生倾斜,保证分层沉降计能够竖直沉降;
[0013](2)通过转动摇柄使螺纹柱向下移动将第一锥体嵌入接触面进行初步固定,推动第一楔块使第二连杆偏转,推动转杆偏转,使第二锥体移动嵌入接触面内壁,进行二次固定,再使第二楔块与第一楔块连接,将限位柱插入螺纹柱上的限位孔内,对第一楔块进行限制,提高智能监测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夹环与分层沉降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位于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第一楔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连接盘;2、T字块;3、第一连杆;4、丝杆;5、连接环;6、连接耳;7、夹环;8、分层沉降计;9、螺纹柱;10、第一锥体;11、滑块;12、第一楔块;13、限位柱;14、第二楔块;15、第二连杆;16、转杆;17、第二锥体;18、摇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图4所示的一种监测黄土高边坡湿陷沉降的智能监测装置,包括连接盘1,连接盘1的外壁开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活动槽,每个活动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每两个位置对应的滑槽之间均滑动连接有T字块2,每个T字块2的顶端均铰接有第一连杆3,连接盘1顶端的中部嵌设的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丝杆4,丝杆4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连接环5,连接环5的外壁固定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连接耳6,每个第一连杆3外壁的顶部均与位置对应的连接耳6的一侧铰接,每个T字块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夹环7,两个夹环7之间卡合连接有分层沉降计8,可进行长期监测和自动化测量;
[0021]根据图1、图3和图4所示,连接盘1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位置对称的螺纹孔,每个螺纹孔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9,每个螺纹柱9的底端均固定设有第一锥体10,每个螺纹柱9的顶端均开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设置槽,每个螺纹柱9的顶端和丝杆4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摇柄18,每个设置槽内壁一侧的底部均开设有移动孔,每个设置槽内壁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滑动槽,每个滑动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1,每两个位置对应的滑块1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楔块12,每个螺纹柱9顶端的两个边侧均开设有两个限位孔,每个限位孔的内壁均穿插连接有限位柱13,每两个位置对应的限位柱13的顶端分别与第二楔块14底端的两
侧固定连接,每个第二楔块14的内壁均与位置对应的第一楔块12外壁的中部卡合连接,每个第一楔块12的底端均铰接有第二连杆15,每个设置槽的内壁均铰接有转杆16,每个转杆16外壁的底部均开设有移动口,每个移动口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每个移动块的一侧均与位置对应的第二锥体17的一侧固定连接,每个第二连杆15外壁的底部均与位置对应的转杆16外壁的顶部铰接,每个所述第二锥体17的外壁均与位置对应的移动孔的内壁穿插连接。
[0022]本技术工作原理:将分层沉降计8插入钻好的孔内,转动螺纹柱9上的摇柄18,使螺纹柱9向下移动,将螺纹柱9上的第一锥体10嵌入进接触面内,推动螺纹柱9上的设置槽内的第一楔块12进行移动,第一楔块12带动第二连杆15进行偏转,第二连杆15拉动设置槽内的转杆16进行偏转,转杆16使移动块在移动口内移动,移动块带动第二锥体17在移动孔捏移动,嵌入接触面的内壁,对智能监测装置进行二次固定,再将第二楔块14与第一楔块12连接,将第二楔块14上的限位柱13插入螺纹柱9上的限位孔内,对第一楔块12进行限制,提高智能监测装置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测黄土高边坡湿陷沉降的智能监测装置,包括连接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1)的外壁开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活动槽,每个所述活动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每两个位置对应的所述滑槽之间均滑动连接有T字块(2),每个所述T字块(2)的顶端均铰接有第一连杆(3),所述连接盘(1)顶端的中部嵌设的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丝杆(4),所述丝杆(4)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连接环(5),所述连接环(5)的外壁固定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连接耳(6),每个所述第一连杆(3)外壁的顶部均与位置对应的连接耳(6)的一侧铰接,每个所述T字块(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夹环(7),两个所述夹环(7)之间卡合连接有分层沉降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黄土高边坡湿陷沉降的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1)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位置对称的螺纹孔,每个所述螺纹孔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9),每个所述螺纹柱(9)的底端均固定设有第一锥体(10),每个所述螺纹柱(9)的顶端均开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设置槽,每个所述螺纹柱(9)的顶端和丝杆(4)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摇柄(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监测黄土高边坡湿陷沉降的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设置槽内壁一侧的底部均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增旺张勇吕一言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三矿联矿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